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聊吧”故事多

  

 
 

  上海青浦区盈浦街道西部花苑社区有一间铁道兵老战友“聊吧”。当你走进“聊吧”就会发现左侧的墙面上悬挂着铁道兵部分老战友的集体照和反映永远的铁道兵精神一些照片;右侧的墙面上粘贴着体现铁道兵战斗历程和青浦铁道兵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想退休生活的四块版面。还有老战友祝悠书写的一幅“雄风犹在浩气長存”八个大字的条幅以及老战友徐国镇书写的篆体“前半生以苦为荣为国作贡献,后半生知足常乐相聚聊天室”的条幅。中间墙面上“青浦区铁道兵战友联谊会”、“退而不休红色阵地”几个大字和锦旗、奖状更加醒目。当你看完这些就会感受到铁道兵的艰苦,铁道兵的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铁道兵的精神在延续,战友之情更难忘。

  在这里,留存着铁道兵部队的光荣传统。铁道兵老战友“聊吧”有别于其他公共场所茶室。老兵们按照部队光荣传统,每天有一名战友轮流值日,负责开门关门、烧开水、打扫卫生等杂事,义务为大家服务。还议定了聊天内容,大致为:一聊时事政事,关心党和国家大亊;二聊上海、青浦经济发展,看社会进步;三聊在部队时亲身经历,再次体会部队是所大学校是所大熔炉,怀念铁道兵;四聊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五聊个人退休后人生感受,互相鼓励,安度晚年。

  在这里,缔结着铁道兵战友的深厚情谊。每天上午有许多铁道兵老兵来相聚,他们不管酷暑寒冬,不管路远路近都会按时到达。他们在这里喝茶聊天,围绕着各自所见所闻暢所欲言,有时会高谈阔论,各抒已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当一句风趣的妙语说出,又引来满堂笑声,立刻烟消云散。当回忆到在部队的情景时,老兵更是兴致勃勃,讲的有声有色,他们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足迹,心中充满着自豪。

  在这里,关爱着铁道兵老兵的晚年生活。西部花苑党总支为“聊吧”安装了空调、电视机,配备了桌、椅、沙发及生活用具,为老兵们创造了舒适环境。这些1961年入伍的铁道兵老兵都己步入了高龄老人行列,但仍然不忘相互关心帮助,他们从2011年8月起,专门设立了青浦铁道兵战友基金会,有80多人自原参加,毎人每年缴纳会费100元(至2023年停缴),主要用于对因病住院战友和发生特困战友慰问,十年来已慰问100多人次。尽管每次慰问金额很少,却体现了战友情谊。他们在疫情前每年还在八一建軍节、春节时聚会,在一起忆往昔叙友情,每次总有七、八十人到一百五十多人参加,每次都会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之歌,难忘铁道兵,其乐融融。

  在这里,印记着铁道兵老兵的奉献精神。老兵们为街道、社区党员上党课40余次;在青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支持下,制作了“人民的好儿子,永远的铁道兵”展板30块和200份纪念册,宣传铁道兵历程,弘扬铁道兵精神;自2016年以来,创办了陆林根老兵便民服务站,每天上午为居民修理各种小家电1600余件,不收一分维修费,他被青浦区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原从事医务工作的老兵还每周一次为居民们测量血压和医疗健康咨询,深受居民们欢迎和称赞。“聊吧”被青浦区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青浦电视台多次来“聊吧”采访老兵们活动和事跡,多次在青浦电视台、上海综合新闻台、上海东方卫视播放;上海基层党建网和青浦党建网也分别报道“聊吧”成为退而不休红色阵地。老兵们在聊吧相聚人气旺,为社区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也扩大了铁道兵影响。老兵们还每年不忘为“兰天下至爱”捐款,献出一份关爱之心。

  在这里,丰富着铁道兵老兵的精神世界。发动老战友们拟写回忆录;疫情前毎年组织1—2次去外地旅游,自愿报名组团。通过旅游,浏览祖国锦绣山河以及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开阔眼界,增广见闻,陶冶情操,坚定信念。如:2015年10中旬,他们去福建故地重游,到曾经战斗过的鹰厦线看看部队原驻地变化,回访当地老乡,回忆五十多年前軍营里青春往事。还到古田会议会址、長汀红軍遗址接受革命历史教育,汲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聊吧”凝聚了老兵们的心,是一个信息点,发揮了沟通的作用;又是一座桥梁,不仅加强了战友之间联系,而且使老战友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老兵们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

  2023年9月16日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