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精神的价值判断

 

  铁道兵离开人民军队的序列距今已经38年了,铁道兵之名为什么依然响亮?铁道兵之旗为什么依然高举?铁道兵之歌为什么依然嘹亮?铁道兵之史为什么依然鲜活?铁道兵故事为什么依然传诵?铁道兵战友之情为什么依然热烈?

  这是一个社会之问,也是一个历史之问。

  这个问卷,本人冒昧试答,也期盼昔日的战友们阅卷、品评。

  铁道兵之所以成为一种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为神州大地编织了钢铁经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奉献了赤胆忠心,更重要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培育和涵养了一种文化,锤炼和凝铸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和文化,既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底色,又有人民军队对党绝对忠诚、对国家无限热爱、对人民鱼水情深的特质,更有在国家、社会、时代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正能量。因此,它的坚韧性、永续性、不朽性就成为一种必然。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种精神的伟力进行价值判断。

  一、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铁道兵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1984年元旦那天的日历也是红色的,但相信当年每一个铁道兵指战员对那页日历并非有红色的认同。那天,惜别的泪水随着军旗从我们的脸颊一起滑落;那天,一种阵痛随着军号的呜咽在我们心头噬咬。岁月开启新元,军旅戛然终止,失去血色的绿衣下,一种失落与惆怅成为几十万铁道兵官兵的集体情绪。

  但是,兵团的架构还在,管理的秩序依然,军人的沙场尚存,尤其是兄弟般的战友还在身边,这就注定了军魂依然呼啸,军心依然火红,军人的禀赋所承载的精神和作风,依然是高挂在我们心空的太阳。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就成为我们踏上新征途的豪迈口号。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方式。举两个例子:

  第一例:鏖战引大。

  “找米下锅”,是我们改工初年的共同面对。上世纪90年代初,15、18、 20局组成联合体,承接了甘肃引大(通河)入秦(王川)水利工程,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是甘肃几代人的梦想。

  当时刚刚脱下军装不久,三个难兄难弟在“扬军威、铸军魂、开发大西北、造福秦王川”口号的激励下,高举“铁道兵前无险阻”的旗帜,迅速集结,昼夜西进,分别扎营大通河畔,与日本熊谷组、意大利CMC公司、水电部四局等国内外水利工程施工劲旅,摆开同场竞技的战场。

  由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详,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工期要求紧迫,施工难度特别大。加之这项工程是第一次实行国际招标,第一次实行全面合同制管理,国内基建单位缺乏执行国际上通用的“菲迪克”条款的经验,工程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屡受挫折。

  而日本熊谷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攻克了塌方、流沙、涌水等难关,在短时间内就贯通了盘道岭隧洞,为引大工程率先建功。

  意大利CMC公司使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断面掘进机,仅用13个月就打通了11.65公里的30A隧洞。

  两厢对照,舆论哗然。世界银行出示“黄牌”,要求国内施工队伍限期整顿。甲方单位也紧急磋商,要求参建单位调整兵力,集中精兵,在引大战场上重振国威。

  当时,三个局所属工地,山大沟深,一年只分为两季。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9℃。刚上场的队伍,住在过去“老引大”完而未成的隧洞里,点蜡烛、吃咸菜、喝雨水、烤篝火,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

  由于洞内阴冷潮湿,加之高寒缺氧,存放的粮食长霉,蔬菜长芽,机具长锈,职工也血压不稳,心律不齐,指甲凹陷,脸色菜青,病号层出不穷。

  到了夏天,又是另一番折磨。深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和风丽日的艳阳天,转眼便乌云四合,大风呼啸。接着冰雹如卵,豪雨倾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

  暴雨山洪虽然不时袭来,但总有停歇的时候,蚊子、黄蜂、毒蛇等侵袭就防不胜防了。由于草木繁茂,植被深厚,工地每天日照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蚊子滋生迅速,而且毒性很烈,一旦被叮咬,红肿流脓、奇痒难忍。在山中行走,稍不注意碰了蜂巢,就会付出头青脸肿的代价。毒蛇出没鬼祟,它不但出没于房前屋后,而且有时大模大样地盘踞于厨房灶台,甚至职工们的床铺和衣物里……

  但这些挑战,在老铁道兵面前,自然无从形成障碍。1991年9月23日,担负16号隧洞开掘任务的职工,在洞口整齐列队,个个神色凝重,庄严宣誓:咬紧牙关,坚韧不拔,骑虎不下,背水一战,鏖战引大,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誓毕,人人高举酒碗,仰脖豪饮,场景悲壮,气氛壮烈。依然是军人的气度,军人的胆魄。

  四年后,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的引大入秦工程全面通水,来自地方政府的贺电盛赞:铁道兵雄风犹在,铁道兵精神永存!

  本人当年曾几次深入引大工地,采写了一篇题为《铁血浓于水》的长篇报告文学,主旨是:铁道兵的铁血浓于引来的水,同时,我们引来的不仅仅是水,而是刚刚脱下军装的军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鱼水深情。




 

  中铁十五局一公司党委开展“走进引大寻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第二例:子夜诀别。

  当年十五局承建的南昆铁路草庵隧道,开工半年之后,遇上特大塌方和涌水,山体象爆炸一样泥崩石滚,缸口粗的地下水呼啸着喷出十几米远,昼夜流量为7000多立方米,隧道内积水近4米深。20台大功率的抽水机日夜排水,水位却丝毫不见下降,进洞只好划船。

  面对如此凶险的塌方和涌水,各路专家和现场指挥人员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每天零点一过,大面积的塌方渐趋平缓,地下涌水变小,岩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规律。于是决定,抓住这个极其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组织老兵党员突击队,治塌抢险,背水一战。“子夜诀别”的故事从那晚开始流传。

  由18名老铁道兵党员组成的“敢死队”在云贵高原子夜的星空下挺立,每个人在《自愿书》上签名,和平时期的战争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悲壮。

  指挥长谢金康站在队伍前,沙哑的嗓子吼出来的话振聋发聩:要伤先伤党员,要死先死干部!我、宋段长、赵队长、武书记都算“敢死队”一员……”

  “要不要我?”谢金康话音未落,一个怯生生声音传来,大家扭头一看,是李应萱。

  听说队里要组织“敢死队”进洞抢险,因为致残已接到病退通知书的李应萱坐不住了,一瘸一拐也赶来了。

  “不行!”谢金康一口拒绝。

  “我也是老兵党员!全队的老兵党员都上了,为什么就拉下我?”

  李应萱掏出一张纸,展开在谢金康和大伙儿面前,动情地说:“我已经接到病退通知书,明天就要出山回家了,哪怕让我进洞看一看,转一转、坐一坐也好啊!”

  于是,18个敢死队员的队伍里,又多一个李应萱。

  这时,从他们身后传来哭声,那是前来为他们送行的妻子。女人们也知道,那《自愿书》就是生死簿,就是诀别书,她们确切地知道这子夜送郎出征的意味。

  突击队队长赵国臣的妻子捧着丈夫改工后珍藏的一套军装要他穿上,说,洞里冷,多添一件衣服。再不置一词,转身默默离去。

  真的是因为洞里冷吗?送的仅仅是一件御寒衣吗?把一件象征献身的军装送到谁也不敢说不是赴死的丈夫手中,使世上的一切情爱都显得贫荒。

  掘进队党支部书记武治堂的妻子也走上前来,把一包“红塔山”香烟塞进丈夫的口袋,躲闪着丈夫的目光说,“平时我不让你抽烟,今天特意给你买一包好烟,累了就抽一支解解乏。”

  同样,这仅仅是一包好烟吗?这仅仅是一次“解禁”吗?

  老兵们穿着绿军装,揣着“红塔山”,告别满天的星斗,告别云岭的夜风,告别一双双闪着生离死别般牵挂的目光,向死而生,慨然赶赴,走向大山深处,或许是走向生命的终点。18名老兵党员突击队子夜抢险,出奇制胜,在南昆铁路建设史上写下了威武雄壮的一页。



 

  绿军装之爱,“红塔山”之恋,精准的阐述着“铁道兵前无险阻”的精神内涵,也雄辩的实证了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气象。红星的陨落,红旗的飘逝,并没有使兵心褪色,兵性减损,兵味寡淡,反而,铁道兵精神强大的生命张力,在脱下军装的军团里,依旧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二、穿着军便服长大的铁二代——铁道兵精神具有强大的赓续力。

  前不久热播的电影《峰爆》,讲述了一个铁道兵两代人的故事。老铁道兵老洪在危急关头,以自己的身体为支点,支撑着儿子小洪攀上悬崖,自己却隐入茫茫云海之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托举,也实现了一个神圣的交接。这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一个焦点,也是观众的一个泪点,两代人的奉献精神在青峰耸立间爆发出耀眼的光华。

  老一代铁道兵视死如归的故事,永远留存在苍山云水间,而作为那些穿着军便服长大的“小洪”们,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活跃在父辈当年的队伍里,而且基本上都成长为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老总、精英和中坚。

  过去每每进入工地现场,总有一些年轻人热情地走上前来,“郭叔”、“郭伯”的亲切招呼。定睛打量,眉宇间有似曾相识之英气,谈吐间也有似曾熟悉之口吻,但扫屏记忆,却不认识。一经探问,才知是某某之“捣蛋包”,某某之“小棉袄”。

  当年那些穿着宽大的军便服的孩子们长大了,成才了,成器了。与生俱来的军人气质,血脉赓续的铁兵性情,不但决定了他们的长相,也决定了他们的气象。他们是发扬光大铁道兵精神的天然传人,更是守护和延续铁道兵精神的自然载体。

  去年枫红橘黄时节,本人应邀前往珠海横琴岛为一个新建项目部文化建设做一些咨询服务工作。抵达当天傍晚,便和一群铁二代和铁三代去海边渔村品尝海鲜。

  就在赴珠海不久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孩子们,你们在他乡还好吗?》的文章,表达了对从机关大院长大的孩子们如今天各一方、打拼生活的挂念。今天与他(她)们相逢在南粤,椰林婆娑,海风阵阵,海浪从远处赶来,海鸥在头顶鸣叫,孩子们在身边簇拥,往事于此刻不再是流烟。席间,美味伴酸涩,海天纵豪情。与那些70、80后谈起企业的前身和自己的父辈,他(她)们感慨万千,泪眼婆娑,席间几闻哽咽之声。

  孩子们当下亦为人父母,对父辈一代的精神、作风、心性、品德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悟,骨子里、血脉里那些关于责任、担当、忠诚、奉献的基因,一直在生长发育并成树成林。同时,他们又把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开始向自己的后代灌输。



 

  我曾读过一位母亲写给她大学毕业、即将入职中国铁建的女儿的一封信,其中写道:

  ……你出生在铁道兵军人家庭,爷爷姥爷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铁道兵战士,红色基因在你的身上得到最完全的体现。那种红色的基因,应该是你生命的胎记,也应该是你成长的底色。而这一点,又是你的同龄人中大多数所不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我曾经多次给你讲过你爷爷和你姥爷的生平和战斗经历。虽然我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但那些铁道兵的故事,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敬仰和钦佩,更应该使你们这一代人珍藏并牢记。他们身上所呈现的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共同特征,也是当今社会时代和今后的历史不能忘却的。

  还有,你的父亲、伯父,以及几个姨夫都是铁道兵出身,我和你的姨姨、舅舅们都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这么一个家庭背景,就注定了你应该具备的性格和气质,那就是:勇于吃苦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甘于奉献的情怀,坚强不屈的意志。中国铁建有铁道兵的根,铁建人这些叶,应该都闪着铁道兵的光。你虽然有这个禀赋,仍然需要时代精神的赋能。

  ……

  我很赞同这位母亲的心声,同时也很感奋。当今,铁二代们已经进入了“不惑”或“天命”之年,但他(她)们军人之后的情结依然牢固,特别是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解依然深切。不但自己守护着铁道兵这个不长荒草的故园,而且把在这个故园的门楣上悬挂的灯笼、燃烧的火炬传递给自己的后代。这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现象,充分证明了铁道兵精神具有强大的赓续力。

  三、没有穿过军装也是一个兵——铁道兵精神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兵改工初年,以从石家庄铁道兵学院、长沙铁道兵学院和苏州师范铁道学院为主的大专院校走出了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加盟到各工程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加盟更为广泛、更具规模。青葱色的方阵给军绿色的营盘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队伍的文化和年龄结构。更为重要的是,铁道兵精神、传统和作风的传承,除了铁二代之外,又有了风华正茂的接棒者。这是昔日军人们的欣慰,也是一个从迷茫到奋起、从蹒跚到坚定、跻身于国内外建筑业强手之林企业的涅槃。

  每年新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走出校门、入职铁建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铁道兵的旗帜;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当年的铁道兵”;开始的第一个体验就是铁道兵文化。鲜活的军队作风、节奏、氛围,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空间,就浸润了他们的身心,洗礼了他们的青春,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自觉地进入了重塑自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成才之路。

  春光明媚,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冬雪温馨。近四十年过去了,那些当年的花季少年、阳光俊彦,经过大江大河的洗礼,崇山峻岭的磨砺,风霜雪雨的吹打,特别是铁道兵旗帜的照拂,铁道兵文化的滋养,铁道兵精神的塑造,使他们后来在不同岗位和任何时空里,都能把忠诚揣在心里,把责任举过头顶,把担当扛在肩上,无怨无悔的奉献,无所畏惧的打拼,成为企业的精英,行业的翘楚,广大职工的领军者和擎旗人。




 

  这种兵味基因的植入,除了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组织、领导和老兵的殷殷关爱和悉心塑造。老兵们知道,加盟这个团队,入职这个行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是一个沉重的选择。艰苦、流动、分居,将会是他们今后生活的常态;艰险、苦痛、眼泪、甚至流血,也会是他们青春期、成长期的基本伴随。所以,牵手相携,扶马上蹬,是组织和老兵们的义务。由此,小到起居饮食、生活习惯,大到职业规划、成长进步,包括婚恋家庭、生儿育女,对他们的一切,老兵都很牵挂和关注。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有父兄般的亲切抚慰;有了业绩,有披红戴花的肯定;有了管理技术成果或者职级的上升,更多的又是敲打和提醒。护犊之情殷殷,盼望成器成才之意切切。也正是因为这种爱以及爱的绵延,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这座大熔炉里淬火加钢之后,又披坚执锐地走向了雪山大漠、莽林江海,去赶赴自己的人生盛宴,也走上为企业奉献的火线。

  在漫长而艰辛的摔打和历练中,他们或斩关夺隘,勇冠三军;或刻苦创研,荣膺桂冠;或造福一方,业绩卓著。劳动模范、先锋战士、文明职工、巾帼英雄、行业工匠、技术精英……金牌,装饰了他们的履历,鲜花,开满了他们的前程。

  我还读过一封信,是一位目前已经统领一方的当年学子写给他入伍不久的儿子的。虽然这是人家父子之间的絮语,但我还是想摘取一段,晒出来与众人分享。因为这是一个父亲的心声,也是一个把铁道兵营盘当胎盘,逐渐成长起来的学子对铁兵之敬、企业之爱的由衷表达。信中写道:

  ……你知道,我们的家庭事实上是在军营组建的,你、我包括妈妈,事实上是从军营成长起来的。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个刚刚由铁道兵部队改建的央企工作。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艰苦奋斗,赋予我人生路上无险阻的坚强性格;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的艰苦实践,成就了我吃苦耐劳、甘愿奉献的优良作风。虽然我没有穿过军装,但我被军旗照拂;虽然我没有扛过枪,但我也有军人的血性。军绿是我生命的底色,军红是我人生的原色。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你,感染着你。所以说,你有当好一个军人的心理基础和性格基因,有一个随时为国家、为人民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基本觉悟和素养。由此,我对你充满信心……

  对于这样一种的认知,这样一腔情怀,我们很欣慰。在后铁道兵时代,正在路上的他们,行走着铁道兵的光芒,传承着铁道兵的作风,创造着新的业绩。

  在这里,我还要讲一个掌灯人的故事。

  大家一定记得,在疫情初起、武汉封城的日子里,武汉长江二桥上那一直闪亮的灯光,还记得由灯光秀描绘的“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向抗疫英雄致敬”那些五彩缤纷、气壮山河的口号,但并不一定知道那个掌灯人是谁。我告诉大家,他叫温瑞,是中国铁建十五局集团电务公司一名入职不久的90后青年员工。

  春节前夕,负责武汉长江二桥亮化、维保任务的中铁十五局集团电务公司,决定留守一人,做好节日期间的值守工作。当领导征询温瑞的意见时,他的回答很朴实:我还没有媳妇,团聚不团聚无所谓,还是让我来吧!

  本来,春节值班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但当一场风暴突然袭来,这个平常便变得始料未及的异常了。

  封城后,大武汉沉寂了,万家灯火黯淡了,一江渔火熄灭了。人们在弊天的乌云下寻找希望的星光,也在沉重的思考中期盼驱散阴霾的光芒。当那天傍晚,长江二桥上那偌大的斜拉索构成的巨型扇面上突然霓虹闪烁、并不时滚动呈现着“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的字样时,武汉振奋了,全国沸腾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古老而年轻的武汉三镇,再次走进全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中国大武汉,以愈挫愈奋的英雄形象,又进入了全世界的视野。而点燃这一天灯火的人,就是27岁的温瑞;摁动武汉重启键的,就是中国铁建人温瑞。

  人如其名,温瑞为长江、为武汉,点燃了一天温暖的祥瑞之光。

  飞鸟敛翅,路断人稀。温瑞独自一人住在大桥下的一间简陋的板房里,头顶是横空重压的桥梁,眼前是滔滔不息的江水。每天,他守望江云,度过寂寥,一日三餐,只有泡面,举目四顾,只见萧瑟,责任和使命是他唯一的伙伴。




 

  中铁十五局集团电务公司90后青年员工温瑞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一个孤独的身影,一直在长江两岸的风雨里徘徊;一场一个人的战斗,一直在武汉二桥上下进行。其实,温瑞本身也是一盏灯火,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也温暖着人们的心房。

  温瑞的事迹,和许许多多参与武汉抗疫的90后医护人员一起,进入了媒体的镜头和版面。“一束光,照亮迷茫与惊悚,带来希望与信任。一个人,不惧危险与孤单,守护责任与使命。”这个点赞,是对中国铁建员工的最美评价,也是对铁道兵精神所塑造的优秀传人最充分的肯定。

  四、铁打的营盘永远的兵——铁道兵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据权威资料披露,中国铁建目前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42位、“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2位。

  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经营范围遍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从以施工承包为主发展成为具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维护和投融资完整的行业产业链,具备了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能力。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44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48项,省部级工法3182项;累计拥有专利19072项。

  中国铁建最新发布的《中国铁建文化纲领》提出的企业愿景是: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口号豪迈,气势恢宏,站位高远,壮志薄天。这是一个愿景,也是一场艰苦而伟大的实践。

  制定这个宏伟目标,是由于一种底气的充盈,也是一种具有根性的自信。这个底气,是由铁道兵精神生发的,这种自信,是由铁道兵军魂所赋能的。

  中国铁建在央企大军中,绝对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来自铁道兵这个家族的背景,来自一种血与火的陶冶和洗礼。改工后,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把秉持和传承铁道兵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改革发展管理的灵魂,以铁道兵精神为母本培育新时代的铁建文化,靠铁道兵精神凝聚新时代的铁建人,形成了传统性和时代性密切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有机统一的管理风格、发展格局和队伍气象。

  为什么从高层到基层甚至项目部,每逢开会,无论大会小会,都要把“全体起立,高唱《铁道兵之歌》”作为第一议程?而且气氛之庄严、神情之凝重并不亚于唱《国歌》或《国际歌》。

  为什么每逢“八一”建军节,各单位都要举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哪怕本单位已经没有铁道兵老员工了,这种纪念活动照样喜庆热烈。

  为什么遍布大江南北城乡的施工工地,从项目部院落到隧道、桥梁现场,都醒目地悬挂或张贴着同一内容的标语:当年铁军雄师,如今开路先锋?

  为什么每逢节假日,从上级发文到基层实施,都要开展慰问老兵活动?并举办不同形式的追思会、座谈会、联谊会?

  为什么在党史教育中,各级领导讲党课的主题都是铁道兵的历史、铁道兵的故事?

  为什么……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道格拉斯·诺斯创立的“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成因,也可以用“往事并不如烟,尤其是硝烟”这句话来进行逻辑推断。



 

  中铁十五局物资公司退休职工谭仁伏荣获股份公司“十佳道德模范”荣誉

  一段历史消失了,但由那段传奇性的历史结晶的精神依然鲜活。中国铁建靠这种精神塑造人、凝聚人、培育人;靠这种精神养风气、布格局、育文化;靠这种精神促改革、抓管理、谋发展;靠这种精神创业绩、闯世界、铸品牌,才形成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才具备了建设“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的自信,才实现了“铁打的营盘永远的兵”的追崇,才在群雄逐鹿的大央企团队中呈现出特立独行的样貌和风采。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对铁道兵精神社会意义的诠释和历史价值的判断。生命力,赓续力,塑造力,凝聚力,构成铁道兵精神的伟力。这种伟力,过去是共和国站起来的重要支撑,现在是新时代强起来的巨大推动。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在郝家桥和乡亲们告别时,总书记回顾这一行,语重心长地说:“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不忘来路,方知何往;鉴往知来,向史而新。铁道兵精神是“来路”上的丰碑,也是“向前向新”的灯塔。铁道兵的名字,祖国不会忘记,人民永远牢记。




 

  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