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浙江姚林宝||春 潮(十五)

  兆春心中不禁暗自叫苦:公司竟然出现如此巨大的漏洞,而且还是在他们眼皮底下悄悄发生的。这让他感到一阵心绞痛,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喉咙。

  此时他焦急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选择与妻子和岳父商量对策。

  “啊,这真是个烂摊子啊!”岳父叹了口气,脸上尽是无奈和焦虑。

  妻子忧心忡忡地说:“我们这么多年辛苦积攒的钱,如果官司输了,那就什么都没了!难道我们真的要假离婚才能保住财产吗?”

  兆春苦笑着摇头:“除了这个办法,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三人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无助和绝望,仿佛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不知如何开路,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说实话,岳父和妻子都是老实庄稼人,平时与田地为伴,对这种世俗纠纷一窍不通。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的难题,更没有过假离婚的经历。他们心里清楚,这种做法有些不光彩,但面对曹槐那个“鬼”一样的人,似乎别无选择。他们深知,恶人终将自食其果。

  这种情况的确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既矛盾又憋闷,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虑。

  何翠秀深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每当看到他在这场民间借贷的纠缠中显得无助,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般,眼眶微微湿润。在她眼中,兆春就像一棵坚实的大树,无论风吹雨打,总是为她遮风挡雨。她默默祈祷着,希望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兆春都能像那棵大树一样挺立不倒。

  夫妻俩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了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他们又走进房屋管理部门,完成了房产过户和财产公证的所有手续。虽然手续都办妥了,但他们的内心却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内心的沉重感就像吞下了绿豆蝇一样,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

  为了逃避内心的煎熬,兆春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整整几天。他的模样令人心疼:脸上的胡须蓬乱不堪,像是没修剪的枯草,头发也乱成了一团,宛如鸡窝。香烟接连不断地燃烧着,浓烟弥漫在整个房间,空气中飘浮着刺鼻的烟味,连老鼠和苍蝇都感到窒息。

  ……

  曹槐觛是江湖上有名的老练收债人,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独特经验,对待欠债不还的老赖有着独到的手法。他不仅擅长物质和精神上的压迫,还深谙舆论和法律的运用,将对手逼入绝境,无法反抗。

  曹槐觛不仅带着几个粗壮的民工到债务人的办公室或家中,反复出没,用咄咄逼人的语气不断上门催讨。这种穷追不舍的方式让债务人心神不宁,烦躁不安,逼使他们想尽办法还款。曹槐觛像是一只坚定不移的猎犬,持续不断地逼迫,直到债务人精疲力竭,无法抵挡。

  当上门催讨无效时,曹槐觛会利用各种司法手段对付债务人。他通过法律途径将对方拖入官司纠纷,让其应接不暇。同时,他会广泛散布债务人的欠款事宜,在社区邻里传播开来,让所有人都知晓。这种“外强中干”的手法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不断逼迫债务人,最终让其无路可走,只能屈服认输。

  曹槐觛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从精神到物质,从舆论到法律,逐步紧逼,让债务人无法逃脱他的掌控。这种全方位的压迫让债务人感到孤立无助,最终不得不低头认命。

  通过这些手法,曹槐觛展现出了他的精明狡诈和严厉果断,同时也体现了他深谙人性和社会规则的一面,使人对他的对手不寒而栗。这种复杂性和多维度的性格刻画,进一步凸显了曹槐觛作为收债人的独特魅力和权术。

  有一天,兆春被传唤到溇港乡司法所。接待他的是一位年约五十的女律师,名叫陈成群。她身穿一袭黑色高领长裙,仿佛是从古老严肃的电视剧中走出的角色。她面无表情,冰冷如霜,目光犀利而坚定,仿佛在暗示兆春:“在这里,没人会给你留面子。”

  她冷冷地开口说:“我受债权人的委托,先来跟你打个招呼。现在社会舆论对你很不利。”她的声音犀利如刀,毫不留情地刺透空气,直达兆春的心中。“赖债的名声可不太好听,不如主动认输官司吧。”她的语气仿佛在宣判什么,令兆春怒火中烧。这种偏颇的公正感让他觉得,连司法所也沦为了曹槐觛的同谋。

  兆春顿时气急败坏,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青筋暴起,仿佛一头愤怒的狮子。他猛地一脚将椅子踹翻,愤怒质问道:“我有不在场证明!借款的字迹也是他们伪造的!这帮人在说谎,简直荒谬至极!”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狂妄,好像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让100个人证明,这帮人还欠我一千万呢……”此时的兆春,恨不得把所有的证据和污点都摊开来,任由众人评判。他的话语让陈律师感到吃惊,心中也隐隐有了一丝不安。

  ……前段时间民间借贷纠纷令兆春焦头烂额,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怎么会卷入这桩借款纠纷案。他反复回忆三年前的行踪,但记忆中的细节却有些模糊。一天,他偶然打开自己的日记本,想寻找任何能证明自己清白的线索。

  翻阅日记,兆春发现在被羁押的那几天,竟然与他记录的借款时间段重叠了。这让他心中一震,难道这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吗?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仔细核对日记上的每一笔记录,试图找到更多的证据。

  通过对比日历和账本,兆春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的时间差。原来在他被拘押的当天,他根本不在公司,不可能参与到那笔借款中。这一发现让兆春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终于,他找到了能证明自己清白的不在场证明。兆春庆幸自己一向谨慎记录生活的习惯,这竟然成为他摆脱困境的关键。他坚信,只要将这份证据提供给律师,就一定能证实自己的清白。

  ……

  楼下的喧闹声响惊动了楼上正在卧案办公的乡领导。乡长胡兆荣是兆春的堂哥,此时他显得格外烦躁,眉头紧锁,走出办公室,跨入陈律师的办公室。他严厉地看着兆春,语气中带着威严:“这里是讲道理的地方,别在这里撒野。你有什么事好好说。”他瞪了兆春一眼,仿佛在暗示乡政府的威严不容挑战。

  陈律师见状,心中一紧,对兆春的激动感到震惊。她摇摇头,心里暗想:“无知者真是可怕。”此时她鬓角青筋微微暴起,脸色铁青却依然不甘示弱,生气地对兆春说道:“你的态度让人很失望,这种方式真的无济于事!砸东西和辱骂能解决问题吗?”她强压下心内的愤怒,尽量平静地补充:“伪造借据和敲诈勒索都是违法行为。既然你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就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会支持你,期待看到最终的结果。”

  陈律师的话语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兆春内心的乌云。新的思路在他的脑海中涌现,让他感到一丝豁然。然而,内心的怒火依然翻腾,像烈焰般随时可能蔓延开来。被侮辱和算计的愤怒情绪让他几乎失控,口不择言地怒吼:“你们这些混蛋,做出这种缺德事,真是不得好死!连喘气都得小心,喝水都得呛着,真是太可笑了!”

  这种情绪的发泄似乎带着某种解脱的力量,愤怒倾泻而出后,兆春的心情轻松了一些,尽管风波仍未平息。

  此时的兆春就像一头沉睡的雄狮,眼下他已经被激活,愤怒的火焰在心中燃烧,一旦觉醒,必定让曹槐觛和蒲青尝到后悔的滋味。

  法律既注重证据,也重视事实,两者在法律实践中密切相关。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在案发时不在现场,就可以进行诉讼。兆春的表哥唐子龙,拥有法院工作经验,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兆春出谋划策。他运用法律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捍卫自己的权利。

  被亲人的信心加持后,兆春心中的火焰又添了几分力量,眼看着这场官司在唐子龙的操盘下迅速启动,法院的受理仿佛是一道破晓的光,照亮了他心中那条艰难的路。

  兆春暗自心想:你们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绝不能低估我的智商!

  当曹槐觛和蒲青得知消息时,顿时心如乱麻,心虚不已。的确借款合同签字不是兆春本人,借款日期还正好对应着他不在场的时间。这下可麻烦了,如果伪造借款合同的秘密被揭穿,恐怕自己和蒲青会为此买单。心想:拔出萝卜带着泥,甚至案件牵涉到民间借贷,曹槐觛叔叔是不愿意看到的,他吓出一身冷汗。

  曹槐觛心虚如猫,被惧怕的情绪折磨得几乎不敢亲自面对兆春,居然让妻子和蒲青的妻子去求情,恳求兆春撤诉。他一边走动,一边急切地指示妻子:“如果兆春不同意,你们就跪在他家门口,绝对不准起身!”

  曹妻显然对此不太情愿,反驳道:“这样做太丢人了!”

  “你这蠢货!难道让你男人坐牢,你乐意?”曹槐觛声调立刻提高,愤怒地训斥道。

  这种卑劣的把戏让人觉得可笑,显然曹槐觛的智慧已经耗尽,再也无计可施。

  而在这一切的幕布之下,正义的光芒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兆春的前路,让他明白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刻。

  不久后,曹槐觛的妻子和蒲青的妻子,脸色愁苦,似乎经历了天大的委屈,来到了兆春家门口。她们敲了敲门,曹槐觛的妻子一边抽泣一边假装恳切地说道:“对不起,我们真的错了,恳求你原谅!”

  说完,她们齐齐跪下,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罪过要忏悔。

  两个女人出乎意料的举动,让兆春都感到错愕不已。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姚林宝,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入伍铁道兵二师十团,笔名:凝思。中国散文家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湖州市文学研究会会员。历任湖州市文学研究会的理事、南浔区善琏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社社长、《铁道兵文化网》《湖州老年教学》杂志的编辑。著有散文《印象岁月》、合著《散文十二家·南浔专辑》。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