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铁道兵战友相逢巴黎奥运会【原创】
铁道兵乒乓球队运动员李隼与曾志英相逢巴黎奥运会
巴黎奥运会各国代表团乘坐游船入场,智利、中国代表团分在同一艘船上。智利乒乓球运动员曾志英听到中国的乡音激动啊,他让队友照相,背景是中国代表团。
“你是曾志英!”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李隼认出曾志英,曾志英几乎同时也认出李隼,两个人都曾是铁道兵乒乓球队的运动员。于是共忆往事,合影。
我军一向重视体育,铁道兵诞生初期的1957年就成立了体育运动指导委员会,编制定员75人,下设男女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男女排球队等。乒乓球队于1972年组建,队员从部队基层与全国各地和兄弟部队选拔。
曾志英在铁道兵乒乓球队。
曾志英1966年出生,1978年代表河南省体校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拿到第一名,被选入铁道兵女子乒乓球队。李隼1963年生于北京,母亲叶佩琼是中国第一代乒乓球国手,1976年被委派非洲执教乒乓球,将李隼送到铁道兵乒乓球队。他俩当时都是十二三岁的娃娃,在铁道兵乒乓球队战斗了三五个春秋。1980年底,铁道兵体工队(下设乒乓球队)撤编,双双各自离开。
铁道兵是个苦兵种,乒乓球队也不例外。据介绍,当时球队训练场地简陋,在全军乃至全国专业队中最差。队员们除了训练,参加全军、全国的各种比赛外,还经常到施工一线慰问,进行表演赛;男队员参加施工,女队员为战士缝补衣裳。铁道兵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精神,对队员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队员们自觉向一线指战员学习,刻苦训练,参赛的荣誉感特别强,取得了骄人战绩:1975年,全军第三届运动会,铁道兵女子乒乓球获团体冠军、男子乒乓球队获团体第八名;1979年,全军第四届运动会,铁道兵男子乒乓球队获团体冠军、女队获团体亚军。除此之外,铁道兵乒乓球队还为国家队、解放军八一队输送了施之皓、赵卫东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为我国的乒乓球事业做出贡献,李隼、曾志英便是其中的代表。
1979年第四届全军運動會,铁道兵女子乒乓球获团体亞軍。
李隼与国乒队员征战巴黎奥运会
英雄、光荣的铁道兵部队,为青春年少的体育运动员的人生登攀奠定基础。
李隼离开铁道兵,到北京西城区体委工作,几经周折,进入国家队,现为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培养了王楠、张怡宁、李晓霞等大满贯运动员。他填写履历,总要自豪地写上:1979年铁道兵乒乓球队参加第四届全军运动会,与施之皓等队友配合获得了团体冠军,因此立功、提干。曾志英复员先回河南队,再进国家队,因不适应国际乒协修改比赛规则,远赴智利,担任业余兵乒球队教练、经商,结婚生子,也获得成功。2022年,她再次开始打乒乓球,连续夺冠,入选参赛巴黎奥运会,以58岁年纪成为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第二高龄选手,实现参加奥运会的梦想,广受中外媒体的称赞。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曾志英:“为什么58岁了还能够参赛?”她答:“咱们中国培养的底子好……”
这个“底子”,自然也包括他12岁到14岁在铁道兵乒乓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吧。
曾志英以中国代表团为背景照相留念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