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湖重相逢,见面尽春风
文/王新明
铁道兵,战友情,同学情,分别了近半个世纪的军校陈庆华同学一行,自驾车从石家庄来长沙。得知信息,我喜出望外,立马告知在长沙的军校同学邱章云
他和夫人(原铁道兵三师女兵)一早来到我家,等候“军魂永驻”同学群群主、原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陈庆华同学大驾光临。
我和章云夫妇,一早就在小区门口等侯,那期待重逢的心情十分迫切。也难怪,毕竟五十年“磨”一见。庆华同学下车后,章云同学急忙迎上去,敬礼握手,深情拥抱 ,我捕捉了见面时这无限深情的镜头。
进屋落座后,一杯清茶过后 ,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情。军旅生涯最难忘、受益最深的是军校同窗共读的岁月。1975年,部队院校率先恢复高考。当时铁道兵在铁路建设中,大量使用机械化作业,引进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大型施工机械。铁道兵兵部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在石家庄铁道兵学院招收部队学员。我们机械系第七学员队80名学员,经过推荐、政审、复习、考试、体检合格后,被批准入学。学员们来自铁道兵十个师、汽车独立团、机械团,肩负着40万铁道兵的重托。走入军校,求学求知。
谈起军校学习的岁月,我们依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军校岁月学习过程,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值得回味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我们当时的校训,德智体全面合格是当时军校培养学员的教育方针。军事素质合格,是我们学习的第一关。学毛主席军事著作,用以提高大家的组织指挥能力,去正定县进行课堂实地“军事演习”和野营拉练,去靶场实弹射击等等,都是围绕军事过硬而行。每天早上的十公里长跑和一个小时的军事科目训练,每个学员人人军事素质合格,是用汗水换来的。专业技术学习,是我们军校学习的重头戏。每天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在教室里听课做作业,晚上还有二个小时自习课。大家如饥似渴,舍死拼命的学习镜头历历在目。在早操军训完后,每天八点吃过早饭,在区队长的率领下,每四十个人一个方队,背着书包,唱着高昂的军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向教员敬礼,入座后,我们象小学生一样,坐的端端正正,目不转睛看着黑板,聚精会神听着教员讲课。在课堂里、在互帮互学中消化知识,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完成每一次作业。课间休息 ,我们还一起研究讨论,弄懂试卷中没有消化的问题。
当时我们的学习方法是边学理论边实习,上午在教室里学完机械理论、电工知识、机械制图等理论知识,下午就到学校实验室、制图室去实习。在机械管理知识学完后,我们去石家庄贮煤厂实地操作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在机械原理、设备维修、电力线路、金属工艺等几十门课学习完后,我们“开门办学”去青海乌兰铁十师实习。我们每四名学员拆卸、修理、安装一台大型工程机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关角隧道,我们全方位实习隧道机械的调控、配置、安装和安全使用管理知识,关角隧道留下我们汗水和脚印。
在学校器械操场、篮球场、游泳池、乒乓球馆留下我们生龙活虎的画面;在学校礼堂的大舞台上,合唱军歌的声音至今在耳边回响。我和章云同学都说:“庆华同学当时是领唱和总指挥。那个时候你还是意气风发的小伙子。”
(左一陈庆华同学亲笔书法。右一王新明夫妇)
最难忘毕业分别的时候,我们八十名学员 ,手捧封面印有毛泽东主席和华国锋主席的毕业证,带着优异的学业成绩,去新疆、去青海、去大兴安岭、去铁路工地、去地铁工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部队建设作贡献。
陈庆华同学, 毕业时留校工作,当秘书、搞行政、当教师、带学生,当领导, 在各个岗位历练,桃李满天下,弟子超三千。此行长沙,我们和他的学生一起共进晚餐,他的学生一再说陈老师师德高尚、能力出众,特别是庆华同学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同学们满含热泪说:“陈导 ,对我们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关怀备至。他亲自带这些学生去学院相关部分申请“绿色通道”,在当时自己不高的工资里节省开支,给没钱买饭菜的学生支援饭菜钱。他赞助的贫困学生几十年加起来有十个、百个。讲着讲着,他的学生当着我们的面,感激的眼泪就留下来了。
邱章云同学铁道兵撤销前就和夫人(铁三师女兵)转业回了湖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带到了地方,把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姿态奉献给了工作岗位,一路走来,业绩突出,章云同学还走上了岳麓区公安局领导岗位。为民办实事,两袖清风,有口皆碑。
(左一,邱章云同学)
笔者王新明同学,军校毕业后去了新疆,在铁五师(中铁十五局)机关工作到退休。几十年里,在机械设备、劳动工资管理里上作出突出贡献,编写教材、办机械汽车训练班,给驾驶员们上课,手把手教操作要令,搞成本核算,足迹踏遍中铁十五局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工地。苦劳疲劳功劳全都有。还荣获铁道建筑总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笔者前右一王新明在铁路建设工地)
相聚的二天时间很短暂,分分秒秒很珍贵,我们陪同庆华同学参观了李自健美术馆,当他看到参观美术馆的年轻人很多,十分高兴,参观结束 ,在观众留言簿上签名写上:“湖南人杰地灵,湖南奋发向上。大有可为。”
参观橘子洲头的人很多,人流涌动,我们在林荫大道上边走边聊。
在毛泽东主席的雕像怀着尊敬的心情久久仰视,合影留念。
在岳麓书院,庆华同学兴致勃勃。他自己酷爱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勤于练习,书法功底就日新月异。战友聚会,朋友门面开业等都留下他的墨宝。
相聚虽然短暂,回味无穷,友谊地久天长,祝我们的同学们战友们晚年幸福,健健康康。
2023年4月18日于长沙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