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讲述革命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

 


 

       2023年5月25日,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有两场活动。上午九点,朱渭民、李旭亮到泰晤士青年中心参加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上海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大赛》。要求在五分钟内,讲述一个贴近主题的完整故事。

 

 

 

       参赛选手老青少都有,老兵朱渭民的课件是《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他以此文向烈士致敬、并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




 

 

       老兵李旭亮的课件是《中国军人的和平使命》,用几个小故事表达自己“胸怀祖国、严于律己、红心向党,使命必达”的信心和决心。

 

 

 


       当天下午,谢鲁淮老师应上海市党的“四大纪念馆”和虹口区党建服务中心邀请,在纪念馆二楼报告厅讲了一堂《纪念上海解放74周年》的讲座。谢老师出生于革命家庭,父母和岳父都是新四军老战士,父亲谢仁安是中共浙江省慈溪县(现为慈溪市)首任县委书记。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上海的战役。谢老师从小听父母讲述革命故事,讲述解放大上海的艰辛和不易。
       当年,为了把这座国际大都市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党中央下令,市区的战斗不准使用重炮。陈毅司令员提出“三个不打”的原则:即看不见敌人不打、打不中敌人不打、有人民群众不打”,因此,上海战役被比喻为“瓷器店里打老鼠”难度很大。我人民解放军凭一腔热血,靠意志和毅力冲锋陷阵,创造了无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回眸历史,在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守军有20万人,守军司令汤恩伯是蒋介石的铁杆鹰犬,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鲜血。他利用空中打击优势和黄浦江上的军舰封锁,在城市外围筑有四千余座碉堡,市区有林立的高楼群,织成了立体火力网。他还在城市的每一条交叉路口,用碉堡、坦克、重炮、轻重机枪布置了严密的交叉火力奌。尤其苏州河两岸,更是重兵把守、不留空隙。汤恩伯狂妄叫嚷,“大上海固若金汤,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即将诞生”。但我军的铁拳很快粉碎了他的迷梦,5月12日上海战役正式打响,我三路大军从松江出发,一路直插外高桥,切断黄浦江右岸。一路沿虹桥路、南京路,直奔人民广场。还有一路从嘉定向宝山攻击前进,形成关门打狗、逼其投降的高压态势。到 5月27日,国民党20万守军土崩瓦解,汤恩伯仓惶逃窜台湾,上海战役胜利结束,上海这座光荣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怀抱。
       在战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奇迹和情景:前方炮声隆隆、枪声大作,全市仍电话照通、电灯照亮、电车照开、自来水从未间断。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人纠察队、学生纠察队、活跃在大街小巷,护厂护路护校,还为解放军带路、为解放军提供后勤支援。

 


(此图片选于网络)


       最令老百姓惊奇的是,部队纪律严明,严格执行“不入民宅不扰民”的入城纪律,只见成千上万名解放军战士在细雨霏霏、春寒料峭的夜晚,穿着雨衣露营街头。这张照片很快刊登在世界各国报纸的头版头条。这真是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啊、后来这支部队开赴朝鲜,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以劣势装备打残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还全歼敌一个建制团,北极熊团。创造了又一场震惊世界的经典之战。她就是威名赫赫的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当然,这是后话,不详细展开了。  
       故事讲到这里本该结束了,但考虑到听众都是年轻共产党员和在职干部,他们来自虹口区委组织部、四大纪念馆办公室、上海建筑设计院和大同居委会,谢老师又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党史精采片断,在简述中国历史上四个盛世后,他讲述当今中国有2.4亿名大学生,是几千年来文化程度最高的年代,他勉励同志们继承老一辈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天,上海建筑设计院来了45 位年轻干部,想倾听谢老师讲座,因场地小,只留下四位领导听课。宣讲结束后,他们找到谢老师,热诚邀请他到单位开讲座。还有一位女听众全程录音,她说:“儿子是光明集团二级公司的党委书记,她把录音带给儿子听,让儿子来邀请谢老师去讲课。谢老师很高兴,他觉得,听众爱听红色故事,这是赓续红色基因、凝聚信仰力量的好事情。虹口区党建中心和中共四大纪念馆领导也表示,今后要继续深挖红色资源,开发更多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课程,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绚丽光彩。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