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美景抢先看
人生中任何一次山高水远的旅行,都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因此,人们有时会感到迷茫而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有时却因为不经意间的一次偶遇,使人感到眼前的云遮雾障顿时豁然开朗,面临的困惑也会峰回路转,让人迸发出昂扬向上的动力,鼓舞人步入一片新天地。
去年秋天,原铁道兵36团16连战友在彩云之南的红河州聚会时,相约在2024年秋风送爽时,组织一次“陇上行”的活动。准备从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开始,进行一次人与历史和自然的对话,追寻人文始祖伏羲的神奇故事,感受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绚丽多彩的人文风貌和丰富厚重的历史内涵,品味三国文化,畅游诗意陇南。
然而,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聚会活动时值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预计一个近百人参加的团队抵达天水,若不提前预定,势必会出现一店难求的被动局面。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否如期举办这次大家期待已久的战友聚会活动,关键在于各项准备工作是否提前安排到位。特别是解决食宿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对天水的旅游行业不尽了解,正当我处在愁肠百结、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一起入伍的天水市战友李君水、草芽、何忠诚得知情况后,他们立马出动,四处奔波,不辞辛苦,足迹遍及天水市秦城区的大街小巷。他们先后联系了天辰、万达、华辰、华润和杏林春等近10家宾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宾馆不是因离市中心较远,就是因床位价格偏高而没有谈成。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何忠诚战友突然想到在当地交集较广的老朋友、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小车司机李建祖。李师傅虽然没有当过兵,却具有军人情怀。当他听说这些退役老兵聚会遇到的困难时,很快联系上曾给他当过领导的原天水电视台副台长、天水皇城国际饭店总经理宋耀杰,并向其诉苦求援。宋总曾是军人出身,他虽然已经退休,但在房地产开发和旅游业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取得骄人的佳绩,堪称成功人士。当他听到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原铁道兵退役老兵们想在天水举行一次聚会活动,只因遇到住宿困难而发愁的情况后,立即督促李建祖师傅:“赶紧请他们过来,不仅按最优惠的房价入住咱皇城国际饭店,而且在餐饮等方面,也要以最低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接待他们。尤其是当年的铁道兵,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为建设祖国立下汗马功劳,我们更应该盛情款待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和礼遇,”
就这样,几天前曾使人发愁的难题,在宋总的鼎力相助下迎刃而解了。试想一下,如果食宿问题得不到解决,战友们期盼已久的欢乐聚会必将戛然而止,以失败告终。无论如何,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人在旅途,心安即家。9月20日凌晨,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凉意。按照惯例,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战友们经过长途跋涉,找到一处灵魂驻足的空间之后,作为东道主,首先要给初来乍到的战友安排一场欢迎晚宴,为大家接风洗尘。这样的暖心事,怎么也得请为这次战友聚会提供优越条件的宋总与我们共同分享。何况我们曾经都是军人,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是大家的心就像海洋一样,永远不会封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到亲上加亲。就拿我们铁道兵来说,从1984年集体兵改工算起,一转眼已经40年过去了。漫长的不只是岁月,还有战友的守望相助的心路历程。其间没有风光煊赫,没有前呼后拥,只有聚少离多的寂寞和清冷的思念。大家怀着浓厚而热烈的军旅情怀,在分别几十年一遇的聚会中释放思念之情,倾听惦记之意,追寻部队远去的背影,凝聚不散的军魂,以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共同遵循一种不断奋发进取的人生目标,描绘理想中的暮年愿景。我以为这是一种达观的、正心诚意的情感积累,是一种追求精神富足、安妥心灵的善行义举。正如白居易所言“我生本无乡,身安是归处。”先贤的这句至理名言,好像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曾经“志在四方”的铁道兵战士写的,浮躁和肤浅的人生与之相悖。

在丰盛的晚宴开始之前,全体战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以宋总为主的几位特邀嘉宾入席就座。出人意料的是,宋总一眼就认出我来,他大声惊呼“哎呀,这不是30多年前跟我们一起共同拍摄首届祁山艺术节的祁记者吗?”
此时此刻,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我们在推杯换盏中回味30多年来的世事沧桑,感叹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在很大程度上,我和宋耀杰总经理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俩都在青春年少时应征入伍。我们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和建设事业。从部队转业后,都在省市主流媒体从事新闻工作。也许,正是由于际遇相似而又相忘于江湖,从各自的身边消失。经过历时30年的岁月更替和寒暑易节,又犹如两条平行的线交织在一起,怎不令人大发感慨呢!

雨果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爱因斯坦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与宋耀杰总经理邂逅于天水皇城国际饭店,使人感到世界如此之小!
尽管短暂的“陇上行”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战友们又踏上了归途,回到各自温馨的家。但是,大家在天水皇城国际饭店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和舒适感,仍如影随形。许多战友通过微信,对他们的热情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还在离别时给饭店赠送了一面高档锦旗,铭记他们对退役老兵的热情服务和无私奉献。

在素有秦皇祖邑之称的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远道而来的16连战友们还亲切会见了分别近半个世纪的礼县籍原排副长张西彦、老班长张西维和回族战友吴龙。这3位退役老兵为表达心意,他们从离县城一百多里的乡下赶进县城,在秦人广场上拉起“热烈欢迎参加陇上行的铁道兵老战友莅临礼县”的横幅,营造喜庆热烈的气氛。吴龙战友还特意从盐官镇定制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纯手工油煎馓子和麻花,给60多位战友每人馈赠一份。以此表示他们全家人对战友的亲切慰问和衷心祝福。原连长徐龙田还代表全连指战员,给这3位老战友补发了印有“原铁道兵36团16连战友陇上行留念”的军用T恤衫。
定格的画面恒久远,战友的情意重如山。当我擦掉盈满眼眶的热泪,为这些当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战友们拍摄完“全家福”的合影照之后,感悟到唯有经历过炮火硝烟的退役老兵,才不仅会珍惜昔日的光荣,而且能将走远的人一个一个拉近,使不散的军魂与山河同在,让不朽的铁道兵精神与日月同辉!
2024年10月13日夜于西汉水畔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