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唱歌的保洁员


 
        每日早晚散步,我戏称为”早课””晚课”。去杭州儿子处小住,亦在花园式小区坚持”做功课”。
        那日”晚课”,正悠哉游哉地信步而行,忽听前方传来悠然而深情的歌声。不觉好奇地加快脚步,走近一看,只见在一个翠竹绿树掩映下的“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站“,有位头戴红帽、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保洁员背对着跑道,与四个半人高的垃圾筒“并肩 “而立,手握唱放一体的蓝牙话筒,面对红色危险品收集箱上播放音乐的手机,尽情地歌唱。声音虽然不大,却十分的优美而富有情感。
        兴许感知背后有人驻足欣赏,歌手放下话筒,转身憨厚地一笑,摸出十多元一包的七匹狼香烟,礼貌地向我敬烟。他个头不高,生得墩墩实实,圆圆的脸庞写满沧桑。直觉告诉我,这人有故事。
        他点着香烟,我俩老朋友似地拉起了家常。言谈间,一阵阵异味刺鼻,令我不由得联想起夏日的酷暑、苍蝇,冬日的严寒、冰雪……
        百步之内有芳草。谁能相信,眼前这位“农民工“式的打工仔,竟是一位有着副高职称的中学老师。
        他是武汉人,师专毕业,曾经的武警战士、地方人武部枪械保管员、中学体育老师。因素昧平生,尊重个人隐私,他说得含糊其词,我也未刨根究底,只知他犯过错误,且有深刻的人生感悟,”一个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轻言放弃,否则,一旦爬下便永远站不起来。”1990年大病一场,常年在家养病……
        听到这儿,我的心不由得一揪。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意味着一个家庭遭遇灭顶之灾,贫病交加,债台高筑……
        人生充满变数,谁知他竟能绝处逢生。休养期间,只身南下,在厦门、泉州等地做建筑材料生意。初涉商海,便如鱼得水,风生水起,最多一年赚70万元。2008年停薪留职,每月向校方缴一千元“保职费“。2014年,留德博士的儿子入职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海康威视,他也腰包鼓鼓地上岸,举家定居杭州。先后买了三套房子,两套出租,一套居住。
        如今,儿子是高薪白领、儿媳有稳定而丰厚的收入,退休教师的老伴每月也有六千多元的退休金。他在小区找了份保洁员的工作,白天开着电瓶三轮车在小区收集垃圾,晚上6:30至10:30在投放点值班。月薪五千元。每天收集的硬纸板、酒瓶、易拉罐、旧鞋等废品可卖30-50元。衣食无忧,其乐融融。前两天兴致勃发,网购蓝牙话筒,试图将“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站“变身为”露天歌厅”。
        第二天傍晚,我满话心喜悦走向”歌厅”,只见他神情沮丧地坐在那儿,话筒静悄悄地插在危险品投放口。”怎么不唱啦?”我好奇地问。””有人向社区投诉,说是影响休息。”说着,拿起话筒轻轻地摩挲,颇为无耐地说:”我兴趣爱好广泛,尤爱歌唱,年轻时特别喜欢蒋大为、李谷一。”
        或许心有不甘。我转了两圈,他重新打开话筒、手机,将音量调得低低的,一边弯腰整理可回收垃圾,一边压低嗓门轻轻地啍唱,脸上挂满豆大的汗珠。有人投放,便迅即地站起身笑脸相迎。
        晚上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头脑里满是那保洁员歌唱的画面……
        晨6时许,我俩在跑道上相遇,他正忙着清理散布小区各处的果壳箱。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每天早晨在靖江人民公园散步时见到的一个个保洁阿姨。我曾与其中的一位攀谈。她坦然地说:”扫扫地不苦,譬如锻炼。”保洁老太大多是收入较低的退休职工和乡村老妪。而他,怎么说也是个千万富翁。两者经济状况差距甚殊,居然怀有同一心态:视打工为锻炼。
        ”打工”,当代中国最为时行的社会现象,在城市从事苦脏累活儿的,固然以农民工为主体,同时还有各色人等。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的富裕,他们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观念正在悄然嬗变,日渐从初始的”养家糊口””脱贫致富”而演变为满足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他今年57岁。再过三年,拿到退休金了,他还会打工吗?
 2023年4月16日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