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排长桂晓东抓拍到一张战友曾令华在集市一角卖菜的照片,发到连队群里,众战友议论纷纷,有关心之,认为:过了甲子之年,该享晚年的清福了,应把赚钱的任务交给后代。有“嘲笑”之,认为:没本事做大生意,丢人现眼,出“洋相”。
我不这样认为,这幅照片恰恰说明:曾令华战友“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不畏艰难险阻,不怕艰难困苦的铁道兵精神没有丢;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没有丢;不向贫困屈服的愚公精神没丢。
据我了解,曾令华战友1973年入伍,1976年6月入党,1978年退伍,恰好在我入伍之前离开部队。我虽与他没有相遇过,但据连队战友们反应,他是三排8班卷扬机操作手,9班空压机操作手,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人矮白胖,战友们给他取了个漂亮的绰号“小熊猫”。从排长拍摄照片的场景看,“小熊猫”遇上战友,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立即有意识的捂上装菜的塑料袋。看到此情此景的快照,我在给他一个大大的赞的同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曾令华战友,我想对你说:在你出售的每棵菜里都藏着你劳动的价值,做人的尊严,辛苦的回报。你从农村入伍,退伍回家又入农田,因为有了可自家吃,可出售的蔬菜,你手里有了活儿,心里有了滋润,生活有了目标,生活有了保障。你是自立自强的典范,不是什么见不得战友,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这个售菜的镜头,使我想起了我们在部队时学习铁道兵首任司令员王震将军359旅的南泥湾精神,开展轰轰烈烈的副业大生产运动的情形。记得从新兵连训练后,从吉林桦甸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下班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出操号还未吹响,班长就带领我们开荒种土豆,面对“根深蒂固”的原始草莽,我拿粉笔的手没有退却,(当兵之前,我在白蒲中学代课)一锹、二锹、三锹蹬下去,清理出根连着根,须连着须,茎连着茎的草根,手上的血泡暴起又瘜下,没叫过苦,穿着军装干农活,觉得很光荣。
1979年,我连蔬菜大丰收,不仅有当家菜土豆,而且有大白菜、菠菜、大蒜、西葫芦(茭瓜)、豆角、蒲萝菜等草原上的稀罕菜。土豆吃不下,连队请三排长孙凤山的父亲来连队当师傅,把土豆加工成粉条,满足了自己,还支援全团其他连队,受到团长的表扬。(详见89311部队十连的系列战斗故事之二十一《副业生产的故事》)劳动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在我们心里扎下了根。 今天,我们脱下了军装,退出了现役,再回农田种菜、长菜,性质一样,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卖菜,摆脱贫困,劳动致富,有什么丢人之处?
我还想起了已去世二十年的靠长蔬菜脱贫的岳父,同时也想起了我曾在八小时外的下班时间长菜卖菜,聚钱还建房欠债的一些往事,不禁地热泪盈眶,难以入眠……
我退伍以后,因是下乡知青,国家安排了国营企业的工作。我所在的江苏省如皋食品罐头厂地处如皋市政府所在地的如城镇城外西郊,经人介绍与厂附近的一位乡办企业女工恋爱了,结婚后房子建在岳父房屋的前面,我见证了岳父靠打工,靠长各类时令蔬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情形。记得在拂晓前的黑暗里,岳父在起菜(从田地里铲下)、做菜(去外层的老叶,使蔬菜有卖相)为进城叫卖做准备;在天刚朦朦亮的时候拉着大车,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向城里迈进;在“锄禾日当午”的暴热时段锄草;在下午闷热时段里搭豇豆棚;在太阳落山前的傍晚时分挑水抗旱;在漆黑的夜里挑粪施肥……记得有一年的冬日,傍晚天阴沉沉的,开始零星地飘起了小雪花,在田里劳作的岳父凭几十年自身的天气预报经验,知道要下大雪了,他赶紧到地里去起菜,拉回家再做好品相(去黄叶批叶等)。果然下了一夜大雪,天亮后雪虽停了,但大地一片白茫茫,道路积着厚厚的雪,岳父拉着三轮车向城内走去。进城后,感觉今日菜特别好卖,原来是雪厚路封,外地的蔬菜过不来。岳父的一车菜不仅全卖光,而且价格卖得高,当岳父早早卖完菜回家,路过我家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他难得的笑容,住在前屋的我,从后窗上看到他高高地举起了酒杯……
婚后的我,在岳父的影响和感化下,真正“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我跟着岳父学习长菜,学会了挑粪、犁地、培垅、锄草等农活。青菜种植开始了,要翻土,要落种,要间苗,要浇水,要施肥,要捉虫,要除草;要早晨看一看,傍晚望一望;看着青菜从土里冒出嫩芽,看着它长成一朵朵新苗,看着它腰身变粗,个子变高,颜色变青、变白、变绿,看着青菜慢慢长成自己欢喜的样子。无数棵的青菜,在一畦畦的田垄上,你靠着我,我挤着你。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太阳微笑,齐齐地向着我致敬!
青菜是一畦一畦成熟的,也是一畦一畦割掉的,却是一棵一棵卖掉的。卖掉的是那些饱满的、样子俊朗的、颜色鲜嫩的青菜;那些瘦弱的、单簿的、菜叶与菜梗不配比的青菜,晒了一两个日头后腌制成咸菜了,是自己吃的;那些还未挑过的青菜继续留在田里,它们开始经受寒冷,经受霜雪,一夜风吹,一夜雨淋,像是一个在拳击场被打伤的战士,外貌难看,心灵伟岸。
记得第一年收获土豆的时候,自己吃不完,送给住在城里的姐姐姐夫。吃不完的蔬菜,送往夫妻双方单位的食堂,换点小票子,积少成多还建房债务。那时我在科室工作,属“白领”,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我觉得要“里子”实实在在。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了时间归了自己,养鸡养鸭,勤奋耕作,长好蔬菜,改善生活,不偷不抢,走劳动脱贫的正道心里踏实,岂怕其他职工嘲笑? 岳父说,“勤天”要防“下雨天”。种菜、卖菜是过日子,积累“资本”是防“荒年“,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种菜是个特别辛苦的活计,对于我们夫妇来说,上好自己的八小时班后再忙田更辛苦。虽然辛苦,但我们快乐着,因为生活越过越好。
随着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工厂的“大锅饭”摇摇欲坠,我还主动辞去保卫科消防管理的常日班工作,到警卫班“三班倒”,为的就是利用白天的时间去赶庙会,做生意赚钱。后来我在居住平房上的基础上扩庭院、建楼房,没住几年又遇上了拆迁,交钥匙的最后时刻,我对开发区石局长半真半假“开玩笑”地说:“我这一亩田地,七百多平方的建筑交给你,且不说这块地能建一幢十几、二十几的楼房,你能卖多少钱?就说我这房前屋后能长多少蔬菜……”我心里清楚:从交钥匙那一刻起,我将永远失去这块土地,永远的去住‘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商品房。
石局说:“你们交房后,庆余路西延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大家要从如皋市的市政建设的全局考虑,要为大局作想。”是啊,我们响应政府号召,限时交房了,应拆的也全部撤出,六年多过去了,“庆余西路”还是一片荒僻,今年清明节,我在荷兰小镇自家车库内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遗像前化完了装有冥币的“钱袋子”,再赶紧去邓元东风给岳父上坟,眼前的荒芜,让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交房后,我从“乡下人”变成“城里人”,从种菜、卖菜,变成了买菜,角色虽然转换了,但种菜的辛苦始终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每次买菜我都尽量到老人手里去买,理由是老人岁数大,可比父母;老人老实,不欺生,蔬菜过秤时只多不少;不让老人找零,老人就会展开笑颜,而后说,小弟真好。听到这话就像听到父母的夸奖一样,买菜时刻立马呈现和谐的情形,变成了温暖的光景。绝大部分老人,从没有占人意识,见你不要找零,随手抓一点葱、蒜或者一小把青菜给你,边抓边说:“自家长的,尝尝鲜。”回家一过称,自己还占了“便宜”。 受我影响,老伴买菜常到城乡结合部的庆余市场,专去老人那儿买菜。她更喜欢挑穿着素朴、清爽、不邋遢的老人,桃品相好的青菜。青菜的颜色要绿茵茵,个儿要抱得紧,分量要有沉重感。通常,这样的青菜,好看、好吃;菜梗、菜叶不变色、不起皱、不干瘪,也不会烂掉。这样的菜家里可以放几天,一方面节省时间,一方面也节省钞票。
岳母说,过日子,要防三年风、四年雨。买菜也是过日子,不苟刻别人,也别委屈自己。
但有时也有例外。有一次买青菜,我看中的是靠着墙根的大树底下的一大堆青菜。菜主是一位老爷爷,估计有八十岁的光景。黝黑的脸,下巴的胡须花白、散乱,手指像是枯干的竹子,嶙峋得很。别人家在吆喝,他却一声不响,眼睛一会儿盯着青菜,一会儿盯着路口。我问老爷爷看啥?老爷爷说,我没有买摊位。说完,右手指在右腮上挠了几下。我听后鼻子就酸:这摊位,爷爷买得起吗?我对爷爷说:“老爷爷,你抓紧卖,我替你张罗着,城管来了,我通知你。” 我劝老爷爷喊几声,你的青菜碧绿生青,好。
老爷爷心里踏实了许多,又像受了启发,直起腰板,抬起了头,清了清喉咙,连着喊了几声。他边喊边将脚前头的青菜抓起,侧身将菜甩了又甩,像是掸掉泥土的样子;也狠命呼出一口气,噗噗地吹往菜叶上,也没吹出什么蓬尘来。老爷爷护着青菜,不让菜叶沾上龌龊。我觉得老爷爷的较真苦了自己,这是要卖掉的青菜,卖掉才是目的,即使有点尘土,也在正常范围内,可老爷爷继续吹着青菜。
望着老爷爷,也想起战友曾令华卖菜,我像是看见了他们一颗颗干净的心。 前个礼拜的青菜是老伴买的。老伴告诉我,那天买菜时,她看见一位卖菜的老阿婆被一辆三轮车绊倒了。大家拦住了车,要求三轮车车主马上陪老婆婆去附近医院就诊,车主想去搀扶阿婆,阿婆却自己站了起来,然后拍拍肩,捏捏腿,转转腰,走了几步,说不碍事,边说边问周围的人们:我的青菜还在吗?老阿婆的问话逗笑了大家,有什么可以与自己的老命相比呢,老阿婆笑了:有的,我的青菜!
老阿婆一定被撞昏了吧?妻子回答说,没有,清爽着呢? 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青菜的另一种价值。对于老爷爷、老阿婆,对于我的战友曾令华来讲,几十年来就是因为有了青菜,才有了手里的活儿,有了心里的滋润,是青菜使自己生活有目标,生活有保障,所以在他们的想法和生活里,青菜这个最平常的事物,但恰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尊严所在,甚至如自己的生命一样卑微,一样崇高。这样说来,这青菜重要;这重要,老爷爷相信,老阿婆相信,曾令华战友相信,我相信!
这个时候的青菜,不单单是甜津津了。 想到这里,我就对老爷爷说,你的青菜,我买了。不挑不拣,随手拿,轻拿轻放,轻放轻拿,一棵棵地放在了篮子里,放一棵青菜就像放一样宝物。我知道,这是老爷爷劳动的价值,做人的尊严,辛苦的回报。
曾令华战友,从桂晓东排长拍摄的这张图片中,我看出伟大的铁道兵的精神悄悄地藏在你出售的青菜里,退役军人的志气藏在你的青菜里,愚公移山的韧劲藏在你的青菜里。 我,你的同连战友吴凤祥,理解你,赞扬你!
这就是对我种菜,卖菜、买菜的感怀。正直做人,勤劳致富才是人间正道!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