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重要铁路干线:嫩林铁路(10)

 

 

“嫩林铁路”系列今天发最后一篇文章,介绍“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以及当地人民群众对铁道兵的深情厚谊。

铁道兵的纪念碑,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异国他乡。凡是铁道兵战斗过的地方,都留下可资纪念之类的碑记,最多的是烈士陵园纪念碑。也有铁道兵参与的铁路及其他工程,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纪念立碑,如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鹰厦铁路移山填海纪念碑等。

但为铁道兵群体建立纪念碑,最著名的仅有两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颇为神秘的是,铁道兵35年历史,不多不少的两座纪念碑,极具象征意义:铁道兵的性质、任务是战时保障铁路、和平时期建设铁路。两座纪念碑,正好寓意战争与建设。

铁道兵的历史,也分为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两座纪念碑,分别代表了铁道兵的两个历史阶段。难道冥冥之中早就预定?

更完美无缺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树立在朝鲜的国土上,设若立在祖国土地上,纪念铁道兵为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那么,他的历史意义,是不及为纪念铁道兵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浴血朝鲜战场而树碑立传的。
 

 

说说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1988年7月28日在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举行隆重落成典礼。

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主碑是两根不锈钢钢轨,宽1.3米,高20米,中部由铁道兵兵徽(“兵徽”有误,军委颁发的铁道兵标识五角星内没有“八一”字样)连接,象征铁道兵志在四方、架桥铺路和大兴安岭开发建设20年。主碑后面是附碑,宽10米,高3米,厚1.3米,花岗岩和大理石结构,下面是“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1964-1984”的题字、2幅反映铁道兵生活的浮雕,背面为碑文。主碑前边是昂首挺立的马鹿雕塑,象征边疆各族人民对铁道兵的无私援助(当年鄂伦春、鄂温克族人赶着马鹿——四不像,为部队运送施工和生活物资)。

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为铁道兵树立的纪念碑碑文:

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进军大兴安岭。广大指战员在举世罕见的高寒禁区爬冰卧雪,宿露餐风,英勇开拓,顽强拼搏,在林区各族人民支援下,到1983年底共修建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缅怀英勇的烈士,特立此碑。

纪念碑由军事博物馆画家高虹、许宝忠设计、修订。中铁十三局和加格达奇相关单位共建。

 

2005年1月,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被省政府列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已成为当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以及重要节日,武警大兴安岭支队以及当地中小学都会组织到纪念碑前开展纪念活动,邀请铁道兵老战士讲述当年开发大兴安岭的英雄事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修路架桥是积德行善的事,每每都有“功德碑”记载,以颂扬、长存其美德与精神。华夏大地,是一片浩瀚的“修路架桥”碑林。

铁道兵生生世世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纪念碑很少。铁道兵修的路、架的桥,就是一座座无字的纪念碑;铁道兵是人民的子弟兵,纪念碑就在人民心中。

这些年,我时常看见铁道兵或个人,或集体,旧地重游昔日战斗过的地方——铁路、战场,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天,我摘编郭金生战友写的文章,感受大兴安岭地区政府和人民对铁道兵的感情……

2011年,铁道兵联谊会组织了200多名铁道兵战友及亲属“走进大兴安岭、重返嫩林铁路”活动。

铁道兵所到之处,当地党政军及人民群众,举行各种各样的欢迎仪式,歌舞迎接,酒会款待,礼品送行;气球高悬,标语张挂……下面是《走进大兴安岭、重返嫩林铁路活动系列报道之二》的部分内容——

参加第二届铁兵之旅活动的200名铁道兵战友及亲属,挤满了2667次列车(除了乘务员宿营车)全部3节硬卧车厢。很多老战友离别多年重新相聚,说不完的离别之情,道不尽的相聚之喜,车厢内充满欢声笑语,火车向大兴安岭进发。

晚点的列车,徐徐驶进加格达奇站,天空飘着小雨,早已迎候在站台上的欢迎人群涌了上来。大兴安岭地区地委、行署、军分区、林管局的领导亲临车站欢迎,五名女青年向前来的铁道兵代表献花,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们忙碌着,百人的女子军乐团奏着欢迎曲,站台上悬挂着“热烈欢迎铁道兵战友回第二故乡探亲”的条幅。铁道兵老战士们在印有铁道兵兵徽、中间有着毛泽东主席手写体“铁道兵”三个大字、下面印有“走进大兴安岭、重返嫩林铁路”红旗的引导下,在三面铁道兵旗帜带领下,分为三个分队缓缓前行。

出站,在警车的引导下,战友们来到下榻的宾馆。沿途悬挂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同住一间房,同吃一锅粮,同开一片荒,同驻一条路的铁道兵战友们!”

地区接待处北山宾馆,外墙竖拉着五个条幅:

“又见亲人,兴安人民没有忘记您”;“大兴安岭军分区热烈欢迎铁道兵老英雄重返兴安”;“热烈欢迎铁道兵联谊团四十七年后重返第二故乡”;“铁道兵勇士们,大兴安岭欢迎您”;“向曾经把热血和青春洒在兴安的铁道兵致敬!”宾馆的房间里,摆放着大兴安岭地区人民赠送的每人一份——胭脂沟纯铂金的“神州北极”纪念礼品,盒上印着“铁道兵重返大兴安岭纪念,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敬赠”;一份2011年8月2日的《大兴安岭日报》。报纸头版右上角红色的八一军旗上醒目地写着:“热烈欢迎全国铁道兵战友联谊会成员走进大兴安岭、重返嫩林铁路!”第三版多半版刊登的是昔日铁道兵的消息。红色通栏上八个大字:“铺路架桥、情洒兴安”,下面一行小字,——欢迎全国铁道兵战友重返大兴安岭。共刊登了《踏遍青山寻烈士》和《致敬、人民的铁道兵——记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会战的铁道兵官兵们》及四幅铁道兵战斗在大兴安岭的老照片。

下午,地委书记肖建春,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单增庆等领导同志在北山宾馆接见了参加活动的铁道兵战友代表。地区领导陪同参加活动的铁道兵战友来到北山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

庄严肃穆的加格达奇北山烈士陵园,20名着装整齐的武警战士肃立,整齐摆放着由大兴安岭地区党政军机关、加格达奇区、全国铁道兵战友联谊会等敬献的6个花圈。参加祭扫活动的全体人员向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英勇献身的铁道兵烈士默哀致礼,深切缅怀铁道兵那段光荣历史和长眠在这片青山厚土的先烈……

 

 


 


 


 


 


 


 


 


 


 


 


 


 

编辑:铁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