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红五月”———支援太钢



       晋中平原的五月,麦浪滚滚,丰收在望。太原钢铁厂产量倍增,煤炭告急,我们铁二师后勤汽车营大战红五月,支援太钢。
       告别新疆。在新疆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眨眼便是九年。南疆线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建成交给新管处运营。阿拉沟的军工企业也逐步迁离。同年入伍的战友们发生了很大变化,进疆时基本都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此时都已当了家长,拖家带口。尹绍东由二十二团二营十连连长变成了南疆线新管处燎原站站长,卢仕超和桂宝祺到二十一团任助理员和技术员,黄福财去二十四团后勤仓库当主任,张满德调师后勤修理营,王天友、徐良华调到了新疆军区后勤部。汽车一连最后一任政治指导员袁仕普、副连长李永能,后勤处财务股助理员尹志红、政治处宣传股长王定荣、四营教导员袁洪华、营长马敏都成为了第一批脱下军装,告别新疆的同乡战友。他们转业后,分别安排到云南省昆明市及曲靖市工作,发展得很好。
       看到同乡战友们不断的离开了新疆,我也觉得,自己在新疆奉献了九年,是与新疆说再见的时候了。然而,到哪里去?什么时候走?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铁道兵虽然要撤编,脱下军装换上工装,但为国家修建铁路的总体目标未变。正如总设计师所说:平时中铁建,战时铁道兵。特别是技术力量要保留,二十三团死活不让走。还好有师首长关照,调铁二师,到山西太原。
       告别新疆前夕,分别看望了老战友和老朋友们。老战友告别,心情疑重,大家都不知道今后向何方?场景画面两个字———豪饮,今朝有酒今朝醉,何处黄土不埋人。
       八一公社的蒙古族朋友知道了我要离开阿拉沟的消息后,送来了羊羔皮和驼绒,深情地说;铁道兵每年为他们从巩乃斯牧场转场回八一公社过冬帮助很大,蒙古族牧民的特产,代表牧民朋友的一片心意。我坚决不收,部队有纪律,双方疆持不下。我打了个圆场,提出用付钱买的方法解决。蒙古族朋友更聪明,使出了高招———物物交换,收下了我的一瓶昆明产小清酒和一条云南香烟后握手言和,打破疆局。
       维族朋友艾萨是托克逊县种籽站的职工,曾经帮助我闯风口完成任务,离开新疆前去看望他。艾萨夫妻俩听说我要调到山西太原,忙着煮好吃的为我饯行。艾萨知道我不喜欢吃羊肉,要杀鸡,我无论如何也劝不住他。维族人杀鸡很快,不用拔毛,连皮带毛一并剝掉,鸡头鸡脚不要,肠肚扔掉,加红椒皮芽子爆炒,新疆人称大盘鸡。艾萨的夫人炸好了香喷喷的油饼子,味道远超法国大攴,自制葡萄酒使法园红酒逊色。临别时,我将回内地后再也用不上的“四皮”及多余的军装送给了他们。这些都是当时地方人民群众最渴望的物资,他们也非常高兴的收下了,送给我一顶维族帽和一张全家福留念。巴郎子哭着喊着不让我走,难舍难分。军民魚水情,汉维一家亲的情景至今难忘。
       山西好风光。   在吐鲁番大河沿车站登上了乌鲁木齐开往西安的直达列车,尽管汽车兵比新疆人还熟悉新疆,还是想再看看奉献了九年青春的地方。今日离别后,何时君再来?看累了,眯着眼,勾画着山西的轮廓。在西安转车时,转业到西安市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工作的老战友卢仕超、支娅玲夫妻俩请我品尝了西安特色风味,羊肉泡馍和肉夹馍的味道美极了,至今难忘。西安成了战友们中转乘车和聚会的好地方。
        列车在南同蒲铁路上飞驰,车窗外的景色很美,人说山西好风光,我看晋中风光美。第一次进入山西地方,一切都感到新鲜,目光不停的来回搜索,寻找歌词里唱的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汾河水哗啦啦地流过小村旁,只听列车播音,临汾车站到了。临汾往北,看到南同蒲复线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心里想,这可能就是我即将报到的铁二师施工部队了。太原站到了的列车广播叫停了我的联想,匆匆走出车站。对山西省太原市的第一映像就是迎泽大街,非常壮观!我见过的城市街道,北京天安门长安街第一,太原迎泽大街第二。大城市交通方便,叫了辆出租车直接把我送到了迎泽大街上的铁二师机关。见到首长后,首长让我到师后勤部汽车营报到。铁二师后勤汽车营的驻地在太原市西北郊的山坡上,下了公交车再步行半小时即到了。驻城市部队的营房比阿拉沟的营房好多了,砖墙平房,水泥地板操场,烧火墙取暖。山西的煤山煤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房间里温暖舒服。汽车营驻地附近的山坡上,枣树和苹果树连片成林,郁郁葱葱。地里小米黄,树上枣红苹果香,太原西山风景如画!周日休息,到太原市区迎泽公园游览,牡丹芍药成片绽放,不是洛阳,近似洛阳牡丹盛景,国色天香!西山下的晋祠建造工艺精美,游人如织。我在铁二师汽车营服役的时间不长,凭借汽车轮子的优势,饱览了山西的好风光。到太行山娘子关,学习了“抗战精神”,大寨精神!去吕梁地区,交城县,品尝了小米、土鸡等价廉物美的健康长寿食品,弄清了清徐杏花村汾酒好喝不醉的两个要素,一是汾水好,二是五谷杂粮等原料上陈,去平遥古城参观了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色彩和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当年的经济文化及军事重镇,如今有名的旅游胜地。为1977年入伍的雷廷杰、张安平等战友们的故乡喝彩!运送物资到在南同蒲复线施工的铁二师各团,看到榆次、介休、临汾、平遥、候马等地麦浪滚滚闪金光,夏粮丰收在望。
      支援太原钢铁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太原钢铁厂掀起了生产高潮,产量倍增,煤炭告急,请求部队支援。我们铁二师汽车营大战红五月,支援太钢。
       汽车营一连的连长和政治指导员都是同年入伍的江苏、贵洲籍战友,我们很有缘,常在一起聊天。他俩也是以身作则的好干部,亲自驾车到古交煤矿去为太原钢铁厂运煤。我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向他俩要了辆车,加入到运煤队伍里。
       西山上的煤矿星罗棋布,国营大企业西山矿务局的煤炭矿点较多,古交煤矿的路况好一些,装煤的车辆很多。战友们为了赶上连队的午餐,多到古交煤矿装煤。
      当地乡村自办的小煤矿相对偏远,道路较差,运煤车辆稀少。太原市区通往西山的道路上运煤车辆川流不息,尘土飞扬,我们的鼻孔里、口腔内充斥着煤粉的味道。道路旁常有手持方头铁锹的人举手示意,我刚到太原,不熟悉情况,以为是搭便车的煤矿工人。因为要赶时间,沒有停车。这样的情况天天如此,我便留心观察了一下。只见他们伸出五个手指头,好象在暗示什么,并不是招手搭便车。出于好奇心,我停下车,想一探究竟。车刚停稳,煤矿工人将铁锹往货箱上一扔,打开车门,跳进驾驶室,理直气壮地指挥我朝岔道上开。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他这是什么情况?工人师傅见我不知情,忙解释说:他们乡村煤矿较偏远,路况不好,运煤的车辆少。煤炭堆积如山,如果不尽快运走,会发生自燃火灾。改革开放后,乡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比国营大企业灵活,只要到他们煤矿运一吨煤,煤矿便会给司机五元人民币。我听后恍然大悟,到哪里拉煤不是拉,既解了乡村煤矿的煤燃之急,又增加了收入,何乐不为。装好煤,过地磅五吨,工作人员叫签字后,给了25元人民币,心里乐滋滋的。
       太原钢铁厂煤场等待卸煤的车辆排成了长龙,时不我待,拿了一把铁锹自己卸。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一会儿就把煤卸完了。在公路旁的小食馆吃了两碗刀削面,驾车赶到煤矿,复制了一遍上午的运煤过程。
       铁二师汽车营支援太钢,还解了乡村煤矿的燃煤之急,我们也开心!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