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慰问张金春

 

报告文学 


慰问张金春


作者:原铁道兵二师六团 向德荣

  


 

  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催生演化出不同景色展现在眼前,冷暖轮回中体味那份曾经的岁月。

  2010年,当时正是张金春收集整理援越抗美资料和实物的高峰期。每天全国各地的电话、QQ、电子邮件不断,在退役的老兵中像这种有大量的信息来往还不多见,他在忙碌中专注于自己向往的事情,沉浸在信息处理的成就中,欣喜于收到的每一件战地留下来的物品里,基本上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也是在这一时期,有一部分两参老兵不时聚集到市政府部门上访,提出一些诉求,上访的频率处于高峰期。事情巧合发生在同一个地域之内,一个是个人信息量的高峰,一个是上访的高峰。在物理学中有同频共振的现象,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和自然波长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在社会学里也有不同事件产生同频共振现象,往往指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这两件事情能同频吗?能产生共振吗?

  据了解,两参人员是参战退役人员和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1954年11月1日以后、参加过14类战役的退役人员,包括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和作战指挥人员、作战保障人员”,其中,“作战保障人员”是指在作战环境下进行后勤保障的人员。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包括参加过核试验效应试验的退役人员、执行过核试验保障任务的退役人员、参加过核爆炸条件下军事演习的退役人员、与原8023部队驻同一区域部队的退役人员、曾在核导弹、核潜艇部队涉核岗位服役的退役人员等。

  又据了解,每个省市对两参军人的补助规定都不一样,有人对这种现象用不公正进行解读,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就有两参人员诉求增加补助,不时有类似上访的事情发生。

  这年8月1日,天气特别炎热,中午时分张金春正在家整理收集来的资料,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思路,细听声音同以往相比有些不同,大部分来访者敲门显得温和而舒缓,这次力道稍重且节奏有些短促,这种情况凭经验判断可能是求医问药者急需而来,或许是顽童想看收集来的稀奇物品在门外顽皮使然,仰或是老熟人老朋友热情奔放而来。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客人,总不能拒之门外,放下手中的资料,便抬步迈向大门迎客,开门后展现出来的情形大大出乎意料,几位身着警服的年轻人汗流浃背扛着几箱水果类的东西站立在那里,此情此景在来访者中尚属首次。礼让进屋后,为了给不速之客些许凉意,他打开了空调,然后倒水泡茶,此过程中他如同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思索着来者的动机和意图,请客人坐定之后,开口用平静温和并带有探寻的语气问来人“敢问几位登门有什么事?老夫讨教。”,来人中的一人答道“值此八一建军佳节之际,我们了解到您是参战老兵中的德高望重者,奉上级指示,特来向您表示慰问,祝您节日快乐!捎来一些水果略表心意,敬请收下!同时,听说您这里收集了不少的越战物品,借此机会也想参观一下,增加我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当然前提是要得到您的许可。只是事前没有向您预约,今天唐突而来打扰了您的正常生活节奏有失礼节,还请见谅!”。听起来理由很充分,时间节点也恰当,公务中带着礼节,礼节中深藏着他们的本意,说话有分寸有逻辑有水平,从内心对几位来访者有了几分好感。接着问来人:“是哪个部门的?”来人也回答得干脆:“是市国安局的。”简单几句对话,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难怪在上述回话中有“增加我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内容,看来来者的历练不错,进一步对对方产生了好感,他心里一下也就透亮了,在四个待客程序(即迎客、寒暄落座、端水泡茶、开口叙话)中完成了阿庆嫂想要的结果,也就是摸清了对方的意图。国家安全局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和职能部门,是负责维护国家安全相关工作的执法机构。

  张金春想来访者是一打鼓二拜年,可能把我的信息量的高峰与两参人员上访高峰联想到了一起。但张金春君子坦荡荡,从来做事都没有偏离过正确的方向,没有做亏心事情,无愧于心无愧于行,坦然面对着几位履行职责的小伙子,欣然同意他们参观的请求,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那段烽火岁月的宣传,也是一次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与和平使命的教育,相信他们会吸取到保卫国家安全的营养,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想到这里,面带欢喜开始介绍与讲解,结束时对他们节日来家里慰问表示谢意。

  其实就在前几天,张金春遇到原单位的党委书记。言谈中说到:“最近市国安局到单位来了解过你的情况。”党委书记还说:“我给他们介绍了你的情况,我说张金春一贯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家庭也不困难,他一段时间以来在收集整理援越抗美物品,打算建立博物馆作为爱国教育场所。”党委书记给他们介绍的意思是,不用上门慰问做思想工作。

  他们还是来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介绍结束后张金春说到:“你们公务在身,还要到许多家去慰问,挺忙的,你们辛苦了!”对方说:“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今天非常感谢您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以后在您方便之时,我们可能还要组织更多的人到您这里参观学习!”“欢迎,乐见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张金春老兵风采依旧,言谈举止带有有几分凛然,直视着客人继续说到:“我是个直性子,我就直来直去,不转弯抹角了,你们可能监控我的电话、QQ、电子邮箱,(当时微信还未普及),也不是一两天了,里面有无我支持老兵群体上访的信息?我参加过一次老兵群体上访没有?实事可以说明一切。”看到对方微笑聆听并不说话,张金春接着说到:“我总是劝说战友们不要群体上访,要相信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两参官兵的。”听了张金春开门见山地陈述,来人想如果再加以解释不合时宜,面带微笑洗耳恭听是当下的最好礼节。“我不是责怪你们,你们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履行应尽的职责,应该为你们点赞!我在做对老兵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收集越战的相关资料,少不了与全国各地的战友们进行沟通交流,使用电话、QQ、电子邮箱比平时要多些,没想到引起了你们的关注,今天你们的光临,也就看到了真相,这就是最本真的现实。”张金春接着说:“我曾私下在不同的场合向这些老兵讲,想一想抗美援朝的老兵,参战比我们早,战争比我们更残酷,伤亡比我们更大。他们都未群体上访,我们和这些老兵比起,我们有什么理由群体上访呢?再想一想长眠在越南土地上的战友,我们从战场上回来,娶妻生子,孝敬父母,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这么闹对得起他们吗?”来人听到这些赞许的点头说到:“对于您所做的一切,我们表示敬意,您秉持爱国主义的初心不仅在做越战资料的收集整理,还在老战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成为这个群体的情绪稳定风标。代表国安局向您致敬!”

  说到这里,张金春有些动情。他站起来,走了几步,从桌面上拿着皮开元照片说,“我还给这些老兵讲二等功伤残军人皮开元的故事,因为是我们江陵县太阳村的人,用身边的生动典型事例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典型,你们也许听说过。”来人点了点头,表示听说过。“这样的英雄应该广泛宣传,让本地妇孺皆知。”张金春接着说:“皮开元1946年8月出生,1968年2月入伍,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负伤后被锯掉一条腿,1970年退伍回家乡,安排在手工联社当会计,单位破产倒闭后,他不等不靠,开过餐馆,修过自行车,修过皮鞋,还开过残疾麻木跑运输。有人对他讲:你是二等功臣,又是伤残军人,有困难应当找政府。他讲我回地方娶妻生子,将父母送上山尽了孝。比起长眠在越南的战友,我知足了。想到他们,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对他们讲身边典型,提醒他们要向皮开元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维护安定团结社会环境,应该说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上访的老兵越来越少,以至没有了,这当然是各方面做工作所致,特别是你们国安局做了大量的工作!”

  张金春对来人讲这些,是表明自己在背后默默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军转干部应该做的事。来人误把他当维稳对象“慰问”,心里可能对掌握情况不准处理工作不细感到内疚与惭愧,感觉到来人有些尴尬,张金春温和而善意的续水斟茶,春风化冻般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来人本来是“慰问”的,来做维稳工作的,没有想到发现了一个做维稳工作的典型,临走时,紧紧地握住张金春的手说,“我们不太了解您的实际情况,对不起你,请谅解,也谢谢您用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做了维稳的工作!”来人回去后向领导汇报张金春的情况,之后,就没来“慰问”了!

  “不打不相识。”此话不虚。只有正视,方可正名。来人对张金春所做的事有初步了解,觉得“维稳对象”与张金春根本不沾边,不是这次送苹果慰问的对象。刚进门时,来人站得很笔直伸出一只手与张金春蜻蜓点水般握手,临走时,微微弯着腰伸出双手热烈与张金春握手道别。

  坏事变成好事。是金子总会闪光。多年后,张金春被评为荆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与此不无关系!

  几十年来,张金春是欢迎有人敲门的,因为来敲门的大多人,要么是来送展品的,要么是来参观展品的,也有的亲戚朋友感觉身体不舒服时,来咨询张医生或张院长的,来的都是客人,用得上《论语 》中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张金春身穿当年援越抗美时的服装向参观者讲解。 向德荣拍摄
 


 


 

  张金春向参观者讲解 向德荣拍摄

  真正的慰问来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专门派员了解情况并向张金春表示亲切慰问和高度赞许。2014年9月12日,广州军区联勤部史馆办,给张金春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道:“赠张金春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存史扬威,资政育人”。

  2019年7月31日,建军节前夕,荆州市委书记、荆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何光中等领导上门走访慰问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金春在自己家中建起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何光中参观了军功章、战地装备和老战士用敌机残骸自制的生活用具等藏品,了解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表示深受教育启发,希望张金春同志保持这份热情,教育影响更多的人。当场指示今后不仅干部、军人要组织参观,更要组织共青团员和学生参观。
 


 

  2019年10月14日,荆州市沙市区史志研究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访慰问援越抗美军人张金春,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并送上慰问品,参观家庭博物馆,聆听了老人的革命历史和博物馆展品的故事。慰问过后,大家纷纷表示,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战士艰苦奋斗、英勇奉献的优良作风,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图片来源荆州网

 


 

  2021年7月30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领导开展“八一”慰问活动,区委书记、区长黄勇一行走访慰问参战退役军人张金春。 图片来源荆州网
 

  目前,张金春免费接待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观者约3万多人次。张金春的“援越抗美战争实物博物馆”成为了湖北省预备役高炮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荆州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同时,他被聘为基地辅导员,经常到中小学、当地驻军、消防救援大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上党课和作报告100多次。
 

  张金春简介:

  张金春是原铁道兵2师7团卫生队副队长。他1946年2月出生,1964年11月从湖北省江陵县应征入伍,服役20年,在援越抗美前线战斗了5年,先后担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团卫生队副队长。在战场上火线入党,荣立三等功一次。于1983年9月转业到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工作,历任副副院长、纪委书记。

  张金春于2008年创办了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该馆展品数量逐步增加到7000多件物件和500余张照片。至目前,张金春免费接待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观者3万多人次。

  张金春编著出版了《铁军雄风——铁道兵援越抗美纪实》《硝烟弥漫的铁道线》两部著作,共60万字,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五部委联合颁发证书,授予张金春同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光荣称号;2019年10月18日,张金春作为英模特邀代表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2021年7月1日,张金春荣幸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安排在天安门东侧观礼台前排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