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医 海 浪 花 连载(八)

 

 

医 海 浪 花 连载(八)

余 荣 华

(三) 和战士在一起
 

我这个军队干部,是从医学院走出来的大学生,尚没有定职,当前还称为学员,自然属于知识分子序列,刚来到军队时,参加地方四清工作,算是接受再教育的一种方式,随着形势的发展,根据部队领导的指示,知识分子需要进一步再教育,因此,每个大学生学员还要下连当兵一年,接受部队的再教育,体会兵的生活,将来才能为兵服务。

我所在的8779部队十一分队,是修建北京地下铁道主体结构的部队,全营有三个连队,三个连队各有分工,一连为整个主体工程构建排架,二连给主体结构铺设沥青防护层,三连为主体结构绑扎钢筋。1967年4月3日,营教导员王恒山通知我,到一营二去连当兵。到了二连后,连长把我分在勤杂班,这个班不参加施工,负责连部的勤杂公务,勤杂班由连部通信员、卫生员、炊事员等人组成,我算是卫生员的角色,工作比较轻松,平时吃饭和连部的首长在一起,生活比战士好一些,过了几天,我感到不太像下连当兵的样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营长来二连检查工作时,我当面向营长请求到班里住,和战士们在一起,营长和连长商量以后,答应了我的请求,分配在二排十班,我高兴极了,十班的战士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班共有十一人,在一个帐篷里住,我的铺位安排在副班长旁边,副班长是东北人,热情爽快,他教我叠豆腐块被子,告诉我班里内务卫生的要求、生活用品摆放,都要有一定的规格等等。每天的工作,都由他带着我,连队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出早操,每晚有晚点名,每周有班会,上班前有天天读,学习毛主席语录,白天上班的工作,就是在地铁的主体结构上铺设沥青油毡,再浇灌沥青,给地铁工程的主体,增加一个完整的防水结构,这是一个重要的防水工程,通过这个防护层,可以保证地铁的主体结构不会渗水或漏水。但是干这个活,的确是又脏又累,沥青又是有毒的物质,气味很难闻,干活时带着手套,还要戴口罩,班长对于我这个接受再教育的兵特别关照的,安排我只做些铺设沥青的前期工作,例如,剪裁油毡、运送油毡到铺设面等等,就这样,我已经累得腰酸背痛,加上难闻的沥青气味熏染,下班后常常吃不下饭。这个时候,班里的战士就到炊事班给我做病号饭,所谓的病号饭,就是一碗面条加个鸡蛋,比起战士们吃的土豆、大白菜、小米饭、窝窝头要好多了。战士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体会到军队大家庭的温暖,战士们勤劳、勇敢、纯朴、友善,展示了阶级兄弟的亲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平凡,蕴藏了可贵和伟大。我暗暗地想,应该好好地向战士学习,学习他们勇于献身的精神。

原计划是下连当兵一年,可我在连队仅仅四个月,可能是我的表现还可以,提前结束了当兵的再教育,我又被调回营卫生所工作。

在营部卫生所工作,这是在部队最基层的卫生单位工作.这里还有一位助理军医吴肇华,另有一位战士是卫生员。有一些简单的常用药,卫生所负责全营的干部战士的疾病防治,发现病人,绝大部分是转送团部卫生队安排治疗,一些头疼,腰腿疼,皮外伤等小病,在营部卫生所进行简单的治疗。然而,早期发现一些疾病,不耽误重症病人的治疗,则是营部卫生所的重要任务。其次是全营的卫生防疫工作,定时检查各连的卫生,尤其是连队厨房的饮食卫生,这就是营部卫生所基本的工作任务。

刚到营部卫生所一个月,有一天营部熄灯号已经响了,我也躺在了床上,三连的卫生员小崔,急急忙忙跑到卫生所,他说,三班有一位战士腹痛得很厉害.请你去看一看。我立即跟上他来走到战士的帐篷里,看到他在被窝里卷缩着,我问了一下病情,他是上午就觉得肚子不舒服了,仍然照样到工地上绑钢筋,今天没有腹泻,昨天没有吃过水果及其他不干净的食物,中午不想吃饭,下午也没有休息,晚饭未吃,上腹痛阵发性痛已转移移右下腹,疼痛逐渐加剧,现在有点恶心,有点怕冷。我给他测了体温,摄氏38.2度,经过简单体检,心率88次,呼吸20次。心肺无特殊,肢体活动好,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腹部体检时,触诊时稍有抵抗,右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较活跃。我结合病史和体征,认为是急性阑尾炎,立即联系卫生队,派来了救护车。这位战士,在卫生队里立即急诊手术。最后,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对这位战士的及时明确诊断,及时上送卫生队治疗,三连的臧连长及张营长非常满意,多次口头表扬我医疗技术高。

还有一次到连队给战士看病,自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感受到我们医生在部队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二连的卫生员小吕打电话到营部卫生所,他说,六班一位战士发高热,请医生看一看。二连驻在八宝山村,离营部有两公里,我和营部卫生员带上药箱,步行到二连,见到这位战士躺在帐篷里的大连铺上,我问了病情,他咽部不适已经四天了,两天前突然疼得厉害,并有怕冷,过去的几年里,常有咽部不适,一般三五天就会好了,没有这次这么重,他不咳嗽也无腹痛和腹泻等其他症状。我测了体温,是摄氏39.8度,心率92次,心肺无特殊,腹部也无阳性体征,四肢活动好.我用手电筒看了一下咽喉部,扁桃腺三度肿大,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诊断明确了,这是慢性扁桃腺炎急性发作伴高热, 这虽然是一例简单的病人,但是,病人有高热,这个病人应该立即送卫生队治疗,可是,今天的救护车临时出现故障,送修理连维修了,无法转运,病人只能在原地治疗.治疗方法就是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加对症治疗,还要降温处理。我做了皮试后,用了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克,即刻肌肉注射一次,计划每天用两次.并口服扑热息痛一片,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病人的体温仍然是摄氏39度.也不愿吃饭,喝水很少.这时,我加用了物理降温法,用温水全身擦浴,在头部放冷水毛巾,大腿根部放冷水袋,一小时换一次,晚上九点,部队该熄灯睡觉了,这位战士的体温仍然是摄氏38.5度,治疗期间,我一直陪在战士身旁,夜深了我该如何办? 如果高热不退,会出现并发症的,卫生员是处理不了的。我实在不放心,怎么办? 我决定留在病人身旁,和战士在一起,但是这里是在部队的帐篷里啊。帐篷里有一个班的战士.很多事不方便,我和连长商量了一下,因为在通信员、文书、卫生员帐篷里人数比较少,建议病人临时到他们住的帐篷,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周围同志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能够住在卫生员住的帐篷,能和病人住在一起, 更方便及时处理病人。此后我和小吕想了很多办法,病人经过多次物理降温,直到凌晨2点钟,体温终于降至摄氏37.5度。我和卫生员虽然一夜未睡,早6点钟又给病人再次肌肉注射一次青霉素和链霉素。病人病情稳定,我就回到营部卫生所。当日下午,我打电话询问卫生员小吕,他告诉我,病人自己感到轻松多了,体温摄氏37.8度. 我终于放心了,感到特别的轻松和愉快,在连队和战士在一起,一个小战士的病得到较好的治疗,这件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四)为老百姓治病

1968年前后,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解放军的浪潮,在报纸上大力宣扬解放军中的模范人物,成篇累牍地报道有关解放军的先进事迹,其中医务人员为数甚多,解放军的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的事例更多,多少年的聋哑病人又说话了,多少年的瘫痪病人又站起来了,解放军中出了一个又一个神医。我们的师长张洪智被时代的渲染感动了,他表示,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他立即提出,我们也要为老百姓治病。在师部大院的外侧,师部家属院的南侧,腾出三间平房,由师部卫生所王明伦所长牵头,开展对外医疗门诊。

组建对外医疗门诊,师部卫生所人员不多,1968年10月,我由8779部队十一分队卫生所,调到师部卫生所,参加到对外医疗门诊工作中,利用针灸为老百姓免费治病。

说起针灸治病,这是我多年前就干过的事,刚刚进入医学院学习时,第一学期的功课比较轻松,加之我为民治病的迫切心情,就去图书馆借了一些有关针灸的书,自己学习针灸,又买了针灸针,常常在自己身上练手法,大约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基本掌握了针灸疗法。在寒假或暑假回家时,当有人找我治病,针灸就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不花钱,不用药物,方法简单,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群众非常容易接受,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疗效更好,在密云县参加 四清工作时,我也曾用过针灸,为当地农民治病,很快得到病人的理解和欢迎。

 

 

对外医疗门诊,其实就是用针灸为老百姓治病,初期的病人,大多都有头疼、关节疼、腰腿疼等,每天大约十多人,大约一个月后,病人猛然增加,增加到一天30-50人,病种也是杂七杂八,很多慢性病人也都慕名而来,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病后遗症的病人,其次如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神经痛等慢性疾病的病人,甚至也有聋哑病人来求诊,更有离奇的病人,有一位从甘肃省来的病人,他腰部脊柱遭枪击,脊髓贯通伤后,从而造成截瘫,他双下肢瘫痪,是无法恢复的。他听说军队的医生治好了不少瘫痪病人,特别恳求我们给他治疗。由于门诊病人都是免费的,对外门诊开办三个月后,每天来就诊的病人不断增加,有时超过百人,群众在门外排队候诊的时间逐步提前,早晨四点钟左右,就有人排队了。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有些行动不便的偏瘫病人,我们还要上门服务,东城区王府井附近,有一位脑血管病恢复期的病人,有轻度偏瘫,经过我们在门诊的针灸治疗后,有明显好转,王明伦所长要求我们乘胜前进,每天上门治疗,以获取最大疗效。从五棵松车站坐公共汽车到东城区的王府井,加上治疗时间,基本上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对外医疗门诊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对外医疗门诊工作中,我是唯一的军医,还有两位战士,均是卫生员,其中魏庆辉是卫生所理疗室的卫生员,他的针灸技术很好,随着病人的增多,经常抽调卫生所其他医生、护士、卫生员,也来参加门诊,师部卫生所的王明伦所长,有时也亲自参加门诊,他不仅用针灸,还用他独创的打刺疗法,为病人治病,所谓打刺,就是用改良过的梅花针,给病人做打刺治疗,这是王明伦所长的发明创造。

 

 

打刺疗法所用的打刺针,特地请曙光电机厂的技工,仿照中医常用的梅花针,做了一个精致的打刺针。打刺针有一个可以拆卸的手柄,手柄与打刺头相接,打刺头也可以解拆成两部分,一个盘状的结构装上七个短针,可以打刺,另一部分是呈圆锥状的金属体,上端很尖,也可以刺激穴位,金属体的下端是直径约1.2 厘米底盘,金属体底盘有螺丝口,与装有打刺短针的盘状结构的上端螺丝相接。打刺针治疗时,应用人体穴位进行打刺,有时还在病变部位加重打刺或少量放血,具体的适应症完全和梅花针一样。

对外医疗门诊工作一直坚持了一年多,病人越来越多,我们医务人员越来越不够用,这种免费的午餐,终因不堪重负而结束。

(未完待续)

整理:吉 农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