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艰难的大学生活
1、痛心的事
1960年8月30日,我生平第一次来到了南京市,受到了南京第一医学院新生接待组的热情欢迎,从这一天开始,一个贫农的儿子,今天成为大学生了。入学以后,我享受了全额助学金,每月补助12元的伙食费,还有2元钱的生活费,住宿费、学费全免,书费虽然没有减免,我们可以到图书馆借用所有的教学课本,没有期限,也可以说,我是免费读大学的,一个穷乡村里的贫农儿子,感到无比的欣慰。
我在医学院的专业是“工业卫生”,这是一个代号,其实,我们学的是同位素医学,这是有关核医学的一个专业,属保密专业,这个专业有两个小班,工业卫生一班30人,二班27人,共有57人,两个小班在一个教室上课和自习。入学的时候,这两个班的同学,全是老师专门挑选的,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要求。能进入大学里读书,已经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荣光,又能进入如此的专业学习,自豪感、幸福感、幸运感,油然而生,我的心情非常好,然而好景不长。
入学一个月零5天,我感到周身无力,吃饭没有胃口,经过医学院保健科血液生化检验,肝功能中的转氨酶达到110单位,我被安排到保健科的隔离室,作为疑似肝炎病人,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在隔离室只有三件事,吃中药、吃饭和睡觉,除此不能做任何事,内心充斥着无聊、寂寞和痛苦。还有更加痛苦的事,在隔离室期间,因为吃饭不多,粮票有结余,当时需要加强营养,经济比较困难,靠近隔离室,住有一位漆工师傅,他劳动量大,粮食不够吃,我给了他10斤粮票,他给了我20元人民币。后来被领导发现了,在医学院全体师生的大会上,我受到批评,这属于买卖无价证券,是一个违反国家粮食政策的错误。我竟然破坏国家粮食政策,在我心灵深处一直受到自责不堪。
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也是我家庭极为困难的时刻,经济的拮据,没有回家的路费,寒假期间,留在学校勤工俭学,为的是挣些钱,解决下学期的零用钱。然而就在这个寒假,发生了令人遗憾痛心的事。在南京市华东电子管厂工作的金仁堂叔告诉我,就在放寒假的第一天,祖母与世长辞了,我失去了再见祖母一面的机会,如果我在放寒假的时候回家,也许我会见到她老人家,祖母在我的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她善良、勤劳、能干……,她是一位伟大的农村女性,可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久久说不出话来,实在对不住她老人家,我想她老人家在弥留之际,也会牵念这个不孝的长孙,一定会不停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她没有见到我,一定也是她最为痛心的事。
2、父爱比天高
1961年12月23日,父亲从老家建湖县来南京市了,我真是喜出望外,他老人家从未到过南京,没有文化,不认识一个字,竟然能找到我们医学院,又能找到我的宿舍,我感到非常惊讶,他就说凭的是一张嘴,到处问询打听,的确很不简单啊。更为不简单的是,从建湖县农村到南京市,这么遥远的路程,这么大的年纪,身背30斤重的慈菇,多么艰难啊!特地将慈菇带到省城来,为了能卖个好价钱,能更好地支持我上学。这是我家农田里长的慈姑,父亲曾经说过,我们祖辈不识字,那种痛苦只有自己懂得,今天你能上大学,我们就会尽一切力量支持你。现在家里的经济非常困难,家里拿不出钱,父亲仍然挖空心思地想办法,用心何等良苦啊!父亲爱子之心何等伟大啊,父爱真比天高!
父亲在幼年时代,吃的苦太多了,没有文化及其贫穷,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依靠他的勤劳和智慧,养活了我们全家八口,今天我能到省城南京来上大学,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记得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你能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那是祖上积的德啊!他惊喜他高兴。他也想见识一下省城南京。他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都市南京。
南京市迈皋桥有一个华东电子管厂,这里有我的堂叔余金仁和我们生产队长仇志高的弟弟仇立权,华东电子管厂曾经到苏北农村招工,他们被录用了,现在他们是工厂的技术工人,我到南京上大学以后,在节假日经常到华东电子管厂看望他们,他们也给我很多帮助,有时还给我一些零用钱,少在两元、三元,也有给过五元的时候。
这一天是星期六,下午没有课,陪着父亲看了看周围的自由市场,慈菇卖不出,我和父亲到迈皋桥华东电子管厂,在金仁堂叔和仇立权的帮助下,30斤慈菇卖给工厂的食堂,一共卖了15元钱。这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父亲感到很满意。
第二天,我带父亲去玄武湖游玩,这是南京市最著名的风景区,但是父亲不太感兴趣,我们又走到比较繁华的鼓楼、新街口,到百货商店逛了逛,看到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他的兴趣也不大,走到副食品的柜台,他看得很仔细,多次问我小食品的价格,当我告诉他,如果是用粮票买,每个小饼子一毛到两毛,如果不用粮票,俗称高价小饼子,它的价格比较高,同样的小饼子,每个大约在一元到三元不等,这是当前国家的特殊政策。他笑了笑说:“这不是我们这些人吃的,我们一没有钱,二没有粮票”。他从贫穷的农村而来,从难以吃饱饭的家乡而来,他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酸楚。我在医学院里凭饭票吃饭,他在食堂里吃了两顿饱饭,我们又到新街口的一家小面馆里,父亲吃了一碗“阳春面”。花了一毛二,这算是父亲来南京的一次高消费。
父亲在南京只住了两天,匆匆地回家了,两天的一切活动,满满的慈父爱心,在我的一生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3、莫愁湖里说莫愁
1962年9月30日,下午没有课,第二天又是国庆假日,我和三位同学特意商量,一起到莫愁湖去玩它一个下午。这次游莫愁湖,是一次漫谈理想、增强友谊的“莫愁”之旅。
大概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我们到了莫愁湖,四个人租了一条小船,在碧波中荡漾,心情特别愉快,我是在芦荡水区长大的,划船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我是划船的主力干将。一个小时的游船结束后,我们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席地而坐,一位同学首先打开了话匣子,他谈到自己学医兴趣的由来,自然就牵涉到他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的追求等等,滔滔不绝,他说,我从农村来,爸妈认为,做个医生就是一辈子做好事,帮人家解除病痛,一辈子不会丢掉饭碗,我现在更加认识到学医的重要了,学医就是学救人,我们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难道我们就永远这个样子吗?中国人多、地大、生活水平低,健康水平差,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维护人民健康。第二个发言的当然就是我了,我也谈了自己学医兴趣的理由,我的家在农村,祖辈没有文化,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能上大学,我从小就是个多病的孩子,我的弟弟在五岁时患有肺炎,死在巫医之手,将来做个医生,为病人治病,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在高中毕业时,我的班主任阮老师打开了我的学医之门,能够成为医生,父母亲都很高兴。我也表示了今后学习的决心。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就得有意义地活着,我的家庭经济很困难,精神压力很大,能够在这里和大家漫谈,我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我要顽强地生活,努力学习,为人民的健康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一位女同学的讲话也很感动人,她也是个穷人家的苦孩子,她的妈妈在外地做保姆,支撑她上大学,她的理想就是将来做个好医生。我们每人都说出了忧愁,唯有姓董的那位同学,她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是无忧无虑的人,她的话语虽然不多,但是她的决心很大,她说,我将来想做一名外科医生,还要力争做一名杰出的外科医生。
在莫愁湖边的草坪上,大家谈了莫愁事,我们展现了莫愁理想,从此,大家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下午四点钟左右,愉快的莫愁湖之行结束了,晚饭是在同学家里聚餐,我从家里带来的新米做了米饭,他们家里为我们做了几个菜,愉快的莫愁湖之旅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4、难忘的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国家处于特殊困难时期,教育部门制定了特殊政策,一切教学活动以“劳逸结合”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不上晚自习,原来每节课五十分钟,改成四十五分钟,课堂上不提问,学期结束不考试,整个学期基本就是吃饭、听课、休闲。一个学期几个月,像做梦一样,转眼就过去了。
第二学期一开始,全校召开了新学期的动员大会,学院魏院长总结了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对全体教学员工和全体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学期要振奋精神,教学相长,做出新成绩。魏院长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各个班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在发言中,充满了豪情壮语,似乎有大比武的架势。上一学期,历经痛苦的我,今天也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我想,自己将来要想成为一名医生,不能混日子,那是没有前途的,我应该下决心,刻苦攻读学业,不获取成功决不罢休。
第二学期的几次课外活动和几本课外读物,对我一生的影响,可能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此种种,在这第二学期,使我有了新的醒悟。
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不算重,课余时间,我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一些书读,其中有《平凡的人伟大的创造》一书,书中所说的人,原本都是很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伟大创造的理想,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是基于他勤奋,善于研究的伟大精神,从丝茅草破其手的一件小事,联想到发明了锯子,春秋后期的扁鹊,神奇的治病故事,还有创造天体仪和地动仪的张衡,他家里很穷,从小就有伟大的抱负,读书异常用功,十多岁就写得很出色的文章,在他为了求得学问而拜师访友时,看不惯官吏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他看到的是天下的百姓在受冻挨饿,这时,他用了十年的功夫,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描写城市的繁华,讽刺达官贵人的荒淫,张衡言道:“君子不应该担心自己的地位,不应该担心自己的收入低而害羞,应该为自己的知识不广博而害羞”。这是多么值得深思的格言啊!著名的神医华佗,由于刻苦钻研,专心研究各种医药知识,因而成为外科神医。还有天下至巧的马钧,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遂等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又都是伟大的人。孟子有几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孔明曾真诚地告诫他的外甥“夫志当有高志”,孔子也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些伟人的言行,给予我重要的启迪。人的志向是何等重要啊!我是一个懵懵懂懂进入医学院的人,现在我已开始认识到,医学是拯救人类最直接的手段,医学是掌握人类生命秘密的技术,这是多么崇高的事业啊!当前,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不高,将来,我有责任为为人民防治疾病。第二学期,一切的一切,我似乎有些醒悟。这学期快结束时,我又想起了另外两句格言:“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最后连自己都不能度生的”。的确是这样,现在,更应该有所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当前学好医学课程是最重要的。
1963年6月7日,天气渐渐炎热,南京这个戏称为火炉的城市,温度越来越高了,夜晚难以入睡,刚躺在床上几分钟,汗流浃背,只好去洗脸间冲凉水,一夜间,都得几次反复。无奈之下,搬个凳子坐到室外乘凉,静下心来,遐想无限,特别是回想起已经过去的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又辛苦,忙碌而又愉快,艰难而又幸福,尤其是进入大学三年级时,越来越紧张的大学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进入大学三年多了,学习医学理论快告一段落了,不久,将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大家都感到学习的压力很大,需要看的书也太多了。厚厚的一大本书,老师只讲了个大概,复习起来我们必须加把劲的,要将讲课时的课堂笔记对照厚厚的教科书,从新整理出学习笔记,因此,每天的晚自习时间不够用,不是晚自习加班延长,就是充分利用周末的晚上和星期天的假日,增加复习功课的时间。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读书的高中同学,常常笑话我们说,医学院的大都是书呆子,难得有一个人在周末参加舞会。的确是这样,周末星期六晚上,也是休息的时间,不少大学的学生在一起聚会,参加舞会更是常见的事,可是,我们学校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在教室里自习功课。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快到了,我们班上浓厚的读书气氛更为突出。一般情况下,每天晚上九点半,这是晚自习结束的时间,可是晚上下自习的铃声也响过,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近百名同学还在静静地学习,直到晚上十一点钟,值班的工友来催熄灯了,大家仍然迟迟地不想走,已经是晚十一点半了,我无可奈何地走出大楼,回头看了一看,整个教学大楼里,还有十三个教室仍然亮着灯,大楼里还有同学在学习。我们大楼的西教室,原来是同学们开夜车的“自由市场”,现在已经锁门了,我们班上的宋三泰、陈云新、李福珍等同学,他们是开夜车的“冠军”,有时候“夜车”要开到零点。现在,值班的工友管得特别紧,同学们怎么办呢?我顺着大楼走了一圈,我发现了“新大陆”,不管在路边的路灯下,或是借助屋檐下的灯光,常常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看书,那不正是我们班上的“冠军”们吗?在大楼北侧的路旁,有一处灯光,有四个同学席地而坐,他们捧着书在讨论问题。开夜车的窍门也启发了我,但是开夜车的场所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我又独出心裁地想了一个好办法,年级主任周星华老师平时对我很关心,她是我非常尊重的老师,当我提出在她的办公室开夜车复习功课时,她很爽快地同意了,我和朱燕俐同学在晚自习时,就在周老师的办公室看书,大楼里的值班工友不会赶我们走,这里可以不受限制地开夜车。我们终于找到一个开夜车的“合法场所”。
开夜车的故事还有不少。还有惊险的一天。有时候,到了夜里十二点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依依不舍离开时,不是走到路灯下继续学习,而是采取另一种方法,当夜晚一点的时候,可以从教学大楼一层的窗户钻进大楼里,躲在走廊的角落里,借助走廊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刻苦地复习功课。
我和王学浩同学就有一次奇特的经历,带有些传奇色彩。有一次晚自习时,当我们被值班工友赶出教室以后,就跑到灯光全无的实习室躲起来,这是个人体解剖实习室,每个桌子上都曾放过人的尸体标本,教室旁边的池子里,长期放着很多人的大体标本,为了能开夜车,这一切都毫不在乎,静静地在实习室躲了约半个小时,刚想走出,大楼的巡查工友过来了,只好又等了一会,我们像小偷一样,溜到药理教研组门口的走廊下,借助微弱的灯光,静静地看书,突然保卫科的同志出现了,我们很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当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一切也就马马虎虎了,直到天快要亮了,我们想回到宿舍,这时,大楼外正下着小雨,为了使头脑更加清醒些,我们冒着蒙蒙细雨,向宿舍走去,也是一次爽快的淋浴,不但是赶走了困倦,心情上也特别愉快。这算是一次值得回味的夜车历险记。
学习生活如此紧张,学习目的如此清晰,学习热情如此高涨,学习气氛如此浓厚,这一切像一部电视连续剧历历在目,这就是我们在医学院艰难刻苦的大学生活。
刚刚进入医学院时,就享受高额的助学金,基本上是免费读大学,我决心刻苦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我担任过班级的生活委员、全年级的学生主席,曾负责全年级同学的一般行政工作,这使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大学期间,我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医学科学知识,然而五年中,没有非常满意的学习成绩,最好的成绩是在四年级,那时的平均成绩才为88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一直贯穿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熬过了艰苦的五年,这的确是煎熬,真是不堪回首,何等艰难,又是何等的漫长啊!
(未完待续)
整理:吉 农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