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走进西北大学,作为一名普通的慈善志愿者,前来参加由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举办的“慈善志愿宣传报道培训”。
对西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我是极为敬畏,专门在百度查询了她的辉煌历史:“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培训学习设在西北大学宾馆满江红会厅。参加培训的有陕西省慈善协会原副会长、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总队)荣誉会长、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孙忠信研究员孙忠信及陕西省直属慈善志愿者服务中队长,还有各个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从事宣传报道的志愿者,共计50多人。
本次培训由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副院杨权利教授主持,由陈国庆院长主讲。
上午十点半,培训正式开始,首先由主持人介绍了参加培训的主要领导,重点介绍了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和陈国庆院长。
陈院长根据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慈善宣传报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有很好的指导性,更具可操作性。只要做到认真听讲,必将对我们每一位听课者大有启发,受益匪浅。
我个人作为铁道兵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从事慈善宣传报道十余年,聆听了陈院长的讲课,感触很大,知道了自己在撰写稿件中存在的老毛病,也懂得了今后怎么去纠正和提高。坚信只要自己按照陈院长所要求的去认真践行,一定会有新的起色,新的进步。
陈院长讲课结束后,主持人又作了简短补充。整个培训,大家都在认真听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为积极宣传慈善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尽自己一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发给每个学员的辅导资料。
我们铁道兵慈善志愿者服务队3名培训人员和孙会长、陈院长合影留念。
独自参观校园
西北大学是我心目中神圣的教育殿堂,能有机会走进校园,对我来说极为珍贵,于是,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独自参观起校园。“公诚勤朴”,西北大学的校训,向师生和社会展示和彰显了不一样的气度和胸怀。
西北大学北门西侧就是西北大学博物馆。
校园东边有座“唐实际寺遗址纪念亭”,还是启功先生的题名。
纪念亭耸立着一块“实际寺纪念碑”。
碑文注明唐鉴真大师曾在这里受过戒。
校园还耸立着孔子孔圣人的雕像。
中国文明史研究院,足以说明西北大学的国家级历史担当。
两块牌子,沉甸甸的份量。
有一群小学生迎面而来,他们可能是来西北大学参观。好生羡慕孩子们,都将会成为祖国的未来之星。回想起自己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惨淡人生,成为终生难以弥补的缺憾。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成为西北大学的一名在读生。
我们本次培训的目的地:西北大学宾馆。走进西北大学,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校园的强大磁场,而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找到“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心中有了一个大大的遗憾。
2023.6.8.清晨4:30于西安西影路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