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路魂》(连载之二十一)【原创】
兴安岭的达子香,又叫金达莱,高山红杜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部队的时事政治教育是经常进行的,尤其是严寒的冬训,时常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教员讲重要一课:交通的重要性。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交通是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的纽带。高效的交通网络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间资源调配和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贸易发展,像今天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发达的交通成为经济繁荣地带。
交通是社会交流的桥梁:它打破了地域限制,方便人们出行、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扩大了人们的社交范围,丰富了精神生活。
交通促进城乡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推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像铁路交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乡空间,带动了沿线商业贸易等发展。
最重要的是保障国家安全:交通在战时是军队机动、物资运输的关键,完善的交通网络能确保国家在面临安全威胁时快速响应,增强国防能力。
由此说铁路是有“魂魄”的。它可以凝聚民族精神:铁路建设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精神与坚韧意志。如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铁路推动社会进步,铁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进步,如钢铁、机械、通信等,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观念,推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动力。
铁路承载着历史文化:许多铁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沿线的车站、桥梁等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我们东北的中东铁路,是俄国修建运营的,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孙中山先生早就在《建国方略》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概念。我们今天进行东北铁路大会战将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铁路将不同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意义重大。这也就明确了我们在大兴安岭修筑铁路的重要意义。
革命军队是一个大熔炉,她可以炼出优质的“钢”,也可以去除无用的“渣”;革命军队是一个“走马灯”,不可逆转的岁月送走了旧人又迎来了新人;革命军队又是一个庞大的“筛子”,在他无情的摇摆中,留下了有用的筛去了无用的。
这是革命军队的发展规律,是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法则就是新旧交替更新换代的法则!这一法则正以它亘古不变的、强大的推动力在推动着革命军队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岁月迎来了又一个新旧交替、更新换代。新兵即将到来;老兵即将离开这个既让人留恋又必须离去的军队了。夏班长边整理自己的东西边回忆这六年来的部队生活······
一九五八年春节过后,他应征入伍来到部队。几年来,他从一个二十四岁的普通农民,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成了一名合格的铁道兵战士。在战友中,他率先入团。在团员中,他率先入党。先进和模范一直伴随着他。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他和提干无缘。这是旧社会给他遗留下的不可挽回的遗憾!
参军后,尽管他有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勤奋努力;尽管他有过无数次“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精神。然而,繁重而紧张的施工,使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习。文化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
热血青年都有一颗强烈的上进心。但是,他清楚的意识到,他现在所站的“班长”位置已经到了他军旅生涯的最高峰。不出所料,前不久他接到复员的命令。遵照首长的命令,他正在整理自己的私人用品。复员已势在必行。一种无以言表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郭亮默默地走到夏班长面前,帮助班长捆绑行李。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下,谁也没有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打着行李上的一个个“扣结”。郭亮从班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和班长的同样的结局。
前不久,连队党支部收到关于他入党、提干函调信。其结果让他和党支部成员都大吃一惊!信函中清楚地写着:家庭出身:资本家(漏划)(?)。那时,全国上下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阶级和阶级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各大报纸都整版刊登着阶级敌人的嚣张气焰。
七班副家里来信说,他们村有个大地主,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阿药(要),老二叫阿宝(报),老三叫阿丘(仇)。三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就是“要报仇”!这个地主竟敢明目张胆地要反攻倒算,多么触目惊心的阶级斗争!那时的人们对家庭出身十分敏感。紧绷着的阶级斗争这根弦,明确地告诉郭亮,他的政治前途已在轰轰烈烈中变得十分渺茫。
命运和他开了个大玩笑!自从有记忆以来,他清楚地记着,一个八路军叔叔半夜来到家里。把装有重要情报的烟卷盒塞进爸爸的手里。爸爸通过一道道关卡送到地下党那里。那时,爸爸的工厂是八路军的“转运站”。一根根无缝钢管在爸爸的掩护下,送到太行山八路军的兵工厂做成“小钢炮”。(无后坐力炮)爸爸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有贡献的。
后来,爸爸和八路军叔叔的行动被鬼子发现,说他们私通八路,把他们抓进“南兵营”(日本宪兵队)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钻蝎子洞,受尽了酷刑。爸爸和八路军叔叔死也没有招认。直到鬼子投降才把他们放出来。爸爸和那个八路军叔叔像死人一样,是抬着回的家!
解放战争中,那位八路军叔叔变成了解放军叔叔。爸爸的工厂也变成了解放军的“联络点”。那位解放军叔叔在爸爸工厂的掩护下,完成了一个个重要任务。在解放那座城市时,那位解放军叔叔里应外合,有力地配合了解放那座城市的重大战役!
全国解放后,爸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产出一批批合格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爸爸的工厂多次受到政府的表扬,受到“工商联”的奖励;社会主义改造中,爸爸无偿地把工厂上交给国家,从此,在一个工厂里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职工。
爸爸的家庭出身一直是下中农,个人成分一直是工人。现在怎么又成了资本家?而且后面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漏划)?更让人不解的是(漏划)后面还有一个大大的(?)。这一连串的问号使郭亮陷入迷惘之中。
自从指导员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并正式告知他这一消息后。郭亮一直沉浸在一种无法排解的郁闷中。事实毕竟是事实,他只能无条件地去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从此,郭亮在战友中间说话时总是低声下气的,和战友们站在一起总觉得矮人一头。尽管老连长和指导员几次找他谈话,让他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然而,安慰之词又有何用。毕竟他已被打入另册!
收拾完行李,班长给他留下通信地址。两个人坐在床铺上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其实,他们都在搜肠刮肚地想找到恰当的话语安慰对方。然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时,任何安慰之词对他俩来说都是徒劳的。
分别的时间到了。和班长一同复员的一行八人。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入伍,又同年同月同日复员。和他们分手的那一刻,离别的哭声响成一片。那时,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战友情浓于兄弟情,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
班长紧紧握着郭亮的手只说了一句话:“要经得起党的考验”!多么沉重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句话。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班长的那句话仍然在郭亮的耳边回响着······
郭亮无条件地接受了我们党的三十七年的考验,终于以一名名副其实的群众、一名名副其实的工人于二零零一年光荣退休!
送老兵的汽车在尘土中逝去。和班长的分别也是永别。望着远去的汽车,郭亮潸然泪下······
笔者多次走进军营、企业、学校、社区、图书馆进行红色演讲:石家庄走出英雄铁道兵,曾受到前省委书记王东峰的亲切接见。
一天,袁团长在老连长的陪同下来到导洞视察工作。临走时他把郭亮叫到身边,说:“你的家庭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但是,革命道路可以选择。希望你和你的家庭划清界限,好好改造世界观。党的政策一贯是重在表现”。郭亮说:“谢谢首长的关心。请首长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告别了团长,郭亮的心情十分激动。
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老首长们如此关心自己实在让人感动!后来的郭亮,在施工中他拼命干活;在休息时他认真读毛主席的书。他怀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时时刻刻接受着我们的党的考验!
开挖隧道的工程进行得十分顺利。隧道一二连的战士们干得是热火朝天。隧道二连的战士们竟创下了日掘进十八点三公尺的记录!隧道一连的战士们也不示弱,他们明确分工、密切合作,突破了日掘进二十公尺大关。
团部文艺宣传队敲锣打鼓地给他们送来了喜报!两个连队的掘进速度交替上升,创下了一个个崭新纪录。为“无名山”隧道提前完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努力,隧道一连的战士们终于把失去的时间夺了回来!计划表格上的曲线和进度表格上的曲线终于又吻合了起来!
隧道一、二连的战士们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学习技术。他们掌握了各种开挖隧道的技术。现在的战士个个都是一专多能,都能独当一面!导洞在迅速向纵深处延伸。
郭亮娴熟地把握着风枪的方向和角度,不断地调整着风枪的高度。钻杆在钻孔中飞快地旋转着。为了提高打眼速度,他没有打开水阀。石粉从钻孔中喷出,导洞里烟雾腾腾。郭亮裸露着的前胸已被风枪硌成紫红色,磨出一层硬茧。瘦小的身体死死地顶住风枪,汗水从他的额头流进眼里。副手在不停地为他擦汗。
他要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永远是党的忠实的儿子!他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接受着党的考验!
作者简介:
赵富山,1942年出生。1963年春入伍,1964入党。铁道兵第三师13团一营3连文书。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编辑。
1962年高中毕业弃笔从戎,参军入伍铁道兵,参与开发大兴安岭,修建嫩林铁路任务,在原始森林里伐木,在隧道里掘进,在桥梁上架设,在路基上挑土方工程,铺设铁轨,打道钉等铁路建设的基本工程都从事过,1965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学院工程系桥梁专业。
退役后一直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曾创办石家庄科技报、企业家报,任社长、总编辑。后调任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任副总编辑、第一届石家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出版有《河北省企业家报告文学集》、《听涛集》、《明星之魂》、《心灵之约》、《博客伉俪舞夕阳》、《五月达子香》等新闻、文学作品集。其中部分图书被省市图书馆永久收藏。
建党100周年之际,获得了中共中央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