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兵魂·往事回眸(11) 王震司令员在尖刀连


1954年3月至1957年9月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的王震上将

  1968年,我参军入伍来到了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一营一连,一连是铁道兵部队有名的“隧道攻坚连”。我在一连当兵时,听到不少官兵在传说当年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到一连视察,并和战士们一起打风枪的故事。后来,我任职一连文书,又在一连史料中看到王震司令员曾在鹰厦铁路大禾山隧道施工时,到过一连视察,在一连施工的导坑掌子面上打风枪的记载。出于对老司令员的敬重和对那段历史的怀念,我有心将自己听到和看到的这段史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1955年夏季,鹰厦铁路进入紧张施工期。正当大家如火如荼忙于施工时,铁道兵几位首长在铁道兵五师师长何辉燕的陪同下,来到了铁道兵二十三团施工地——鹰厦铁路大禾山隧道。

  那是1955年8月25日上午,大禾山隧道建设工地上,来了几位铁道兵兵部几位首长。他们走进大禾山隧道正洞后,遇到正往导坑掌子面赶的一连连长尹尚龙。于是师长何辉燕喊住尹尚龙,对他说:“铁道兵首长来看望大家!”并向尹尚龙连长一一介绍说:“这是铁道兵司令员,这是郭维诚副司令员,这是刘克副司令员……”

  尹尚龙连长见王震司令员亲临大禾山隧道视察,很惊讶地说:“司令员,您您……怎么亲自进洞来啦……”

  王震司令员拍拍尹尚龙肩膀问:“你是位老兵吧?原先是哪个部队的?”

  尹尚龙立正回答:“报告司令员,我是三五九旅八团炮连的。记得在打下边时,您还在我们炮连装过炮弹呢!”

  王震司令员望着尹尚龙说:“噢!八团打下边时,我是去过炮连。那时,你们很勇敢,炮也打得准。现在搞铁路建设,你要发挥老炮手的威风,快把大禾山打通呐!”

  尹尚龙回答:“报告司令员,我们是想尽快打通大禾山,可大禾山石质坚硬,加上地下水涌,打眼放炮很困难,合金钢的钻头转转就卡壳!”

  “是吗?走,到导坑掌子面看看!”司令员说罢,带头钻进了隧道导坑。低矮狭窄的导坑,像一条拥挤的巷道,前有风枪轰鸣,后有来回穿梭的运碴斗车。整个导坑内风枪声、运碴的斗车声,轰轰隆隆震耳欲聋。那时候部队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隧道开挖除了掌子面能使用无支架的风枪外,扒碴、装碴,全靠人工,很辛苦,战士们在低矮的导坑内扒碴,几乎是跪爬在石碴堆上,使用的工具多是竹筐、铁锹、钉钯,有的干脆用手扒,手指都磨破了。就这样,他们一筐筐装,又一车车推向洞外,将废碴倒入弃碴场。

  到了导坑掌子面,司令员问一位正打着风枪的小战士:“小伙子,这风枪有多重?能扛动吗?”小战士不知来人是谁,随口说:“不重,你来试试!”说着就将风枪递了过去。

  尹尚龙连长忙上前拦住司令员:“别,首长,这风枪重着呐,您可扛不动。”“没事!”司令员接过风枪,刚刚打开风门,枪身猛地一跳,几乎将司令员撂倒。小战士和尹尚龙连长忙上前扶住司令员。司令员却不在乎,站稳脚跟,揉揉肩,继续抱起风枪,突、突、突往前钻。站在一旁的郭维城副司令也从另一位风枪手中接过风枪,向岩石开战。一时间,石粉纷飞,很快染白了将军们的眉须,他们抹抹汗,个个都成了泥人。两位将军精神抖擞,巍然不动,似乎又回到了往昔的战场,焕发了青春。

  战士们看得入神,心里不胜钦佩。尹尚龙连长乘机鼓动说:“同志们,瞧啊!司令员亲自扛风枪向大山开战,咱们还不赶快加油哇!”战士们一呼百应:“加油!加油!”。一时间,整个导坑掌子面群情振奋,你追我赶,形成了一条奔腾的热流。

  到底年岁不饶人,风枪又似暴跳的野马,将军坚持了好一阵,震得浑身酸痛。尹尚龙连长扶着司令员跌跌撞撞走出导坑,来到正洞,很过意不去地说:“司令员,您累坏了,这里宽敞,快歇一会吧!”“不要紧,不要紧!”司令员摆摆手,紧紧挽住尹尚龙的肩膀,像一对老朋友一样。

  尹尚龙连长心头扑扑直跳。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和一位高级领导、一位他所敬仰的将军手挽手,肩并肩的散步,他心里有许多话想和将军说,可这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从将军沉思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将军的内心也是不平静的,他亲身体验到了隧道施工的艰难和部队的英勇顽强。突然,将军在师团指挥员面前站住,说:“是的,尤其是风枪,应当有个支架,看把战士们肩膀都压肿啦!”何辉燕师长两手一摊,说:“我也没辙啊!要不请首长批点设备,帮助我们实现机械化!”

  “别光当伸手派!”司令员脸带笑容指着导坑说:“象掌子面通风不足,尘粉严重,接上通风管就可以解决么!老刘,你是分管技术的副司令,这件事就交给你罗!”刘副司令员说:“好的!”当即带领干部和技术人员检查洞内装置,就地研究解决隧道掘进、运输、通风、降尘等问题,一直忙到快中午十二点,才陆续走出隧道。

  中午,王震司令员和随行人员一起来到一连住地,司令员一头扎进连队伙房,拿起刚刚出笼的馒头就吃!炊事班长见到后,嘟囔说:“看你馋的。”一看面生,便愣住。司令员眼瞅一锅萝卜,摇头说:“同老哎,你们的伙食不怎么样啊!”炊事班长说:“有萝卜白菜吃,就满足了,还要什么!”司令员对炊事班长说:“隧道作业,体力消耗大,要加强营养!象风枪手,劳动那么繁重,最好每人每天要给他们增加一个鸡蛋,一点奶粉,至少也要让他们喝上豆浆!”炊事班长对眼前这位面生的人哈哈大笑,说“想的倒美,鸡蛋、奶粉、豆浆,哪个给钱?除非上面给隧道施工部队风枪工另定一个伙食标准。”司令员立即回应说:“是的,是要给风枪手另订一个伙食标准。”

  司令员离开伙房,又来到战士们住的营房,见到战士们住的营房是用树条编织、抹上泥巴的简陋工棚,茅草屋顶,纸糊的窗户,屋内支着双层铺,床是竹板床,坐在上面吱嘎吱嘎响。这时,正赶上从工地下班回营房的战士,在屋里擦身抹澡。司令员见此情况,眉头一皱,关怀地说:“你们不会盖个洗澡堂吗?小心着凉!”此话一出,引起战士们许多“牢骚”:“还说澡堂呢!屋里连盏灯都装不上,晚上什么也看不见。”“还有这双层竹板铺,实在差劲,晚上睡觉都不敢翻身,一翻身,床铺就吱嘎吱嘎响,到了翻身时,都要齐声喊一、二、三!”爆破手徐德俊拨开众人说:“这些都是次要的,现在最要紧的是能给我们每人发上一件棉大衣就好了!”司令员很诧异的说:“怎么,你们没有大衣?”团长刘清甫出面解释说:“按规定,福建属于亚热带,不发大衣。”徐德俊随之叫道:“什么亚热带,这里冬天比北方还冷!不信,问问大伙,大禾山上常降霜下雪,夜里站岗,都成了‘团长’!”刘清甫团长接着说:“知道,知道,可没办法,这是总后的规定。”王震司令员听后,本着脸说:“乱弹琴,你们向上级反映嘛!”王震司令员回到二十三团团部,立即给北京挂电话,直接向军委总后勤部报告,传达战士们的意见,要求变更服装发放有关规定,给驻扎在武夷山区部队的官兵增发棉大衣。事后,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得知情况后,批准给闽、赣山区的部队每人增发了一件棉大衣。

  王震司令员这次到铁道兵二十三团视察后,让铁道兵后勤部作出三项新决定:一、立即给铁道兵施工部队增加伙食标准,施工连队每人每天增加2两黄豆,风枪手每人每天增添1个鸡蛋,1两奶粉;二、施工连队要建立澡堂,要让官兵们下工后能洗上热水澡;三、给驻扎在武夷山区的部队每人发上1件棉大衣,给隧道施工部队增发水衣、工作衣。后来,这些新的规定,都得了一一实现。

  王震将军大禾山之行,解决了部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鼓舞了部队指战员的斗志和势气,使官兵们干劲大增,施工进度大大加快。导坑开挖由每天平均3.67米提高到10.8米,最高纪录达到19.5米。隧道每月双口成洞由不足50米,提高到167米,最高达到201米。整个隧道提前118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当铺轨的列车通过大禾山隧道时,工地上一片欢腾,一曲“双手磨出千层茧,汗水冲开万重山”的英雄赞歌响彻在大禾山上空。工程峻工后,二十三团受到中央军委通报表彰,被授予“隧道攻坚老虎团”,一连被铁道兵党委授予“大禾山隧道尘刀连”光荣称号。

  鹰厦铁路施工前,王震司令员亲自到福建闽北武夷山区视察。图为王震司令员(手指前方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鹰厦铁路施工走向。

  在大禾山隧道施工期间,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亲临二十三团一连导坑掌子面与战士们一起打风枪,鼓舞官兵们势气。图为王震司令员(站立者)在二十三团一营一连蹲点时,给官兵们作报告,鼓励官兵们要多快好省建设鹰厦铁路。

  由铁道兵二十三团担负施工的大禾山隧道。图为当年大禾山隧道的洞口及宣传标语。

  鹰厦铁路建成通车后,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通车路签发给火车司机。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