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书摘】当代中国丛书中的“铁道兵”(1)

 

 

 

        当代中国丛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最权威、最具影响力及最有代表性的大型国史图书,1983年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宣部向全国部署,十余万人员参与,历时17年,煌煌152卷,210册,约1亿字,全面、系统、完整地论述国家近50年的建设发展历史和经验。

        这套丛书,国防军事系统共18卷,包括军事、政治、后勤、国防科技、海军、空军等10卷,元帅传8卷。作为共和国一支功勋部队的铁道兵,在《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当代中国军队的后勤工作》,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等分册中,都各有侧重、单方面内容的记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上下册)卷,独立成章记载铁道兵的历史功绩。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国防军事系列的首卷,也是综合卷,全面、系统地反映、总结人民军队1949—1988年近40年发展历程、历史贡献、建设成就及基本经验,包括绪论,3编、27章,3篇附录500余幅图片,全书94万字,1994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铁道兵的内容,在《第一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第二编 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建设》中,有关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抢险救灾等章节,都有详略不一的叙述。

        附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年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军委直属各院校历任主要领导人名单,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名录,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二级战斗英雄、英模以上),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个人,“铁道兵”均在其中。5组铜版纸插页图片中,铁道兵照片4张,其他章节选用铁道兵照片10张以上。

        “铁道兵”在下册《第三编 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发展》。独立篇章分别介绍陆军、空军、海军等诸军兵种,在《公安军》之后、《基本建设工程兵》之前的二十六章,《铁道兵》全文16000多字,分四个章节,从铁道兵的发展历程、按工程部队性质加强自身建设 、完成战时铁路抢修任务、积极参加铁路建设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铁道兵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人民军队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

        文章层次清晰,逻辑谨严,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是一篇很好的“铁道兵简史”,值得细心阅读,并收藏。

        我的公众号将分四次连载。

        今天是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铁道兵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铁道兵的定义,组建的背景,各个阶段的编制体制,名称及兵员等,是浓缩的铁道兵简史。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梁振文书写标题。
 

 

 

第二十六章铁道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线路、桥梁、隧道、舟桥、工程通信、建筑给水等部(分)队组成。主要担负战时铁路工程技术保障和平时铁路建设等任务。

        第一节 铁道兵的发展历程

        一、组建和发展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即在东北组建了武装护(铁)路部队,不久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这是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前身。解放战争开始后,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铁道保障部队。为此,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7月5日,在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的基础上,吸收铁路员工1200人为技术骨干,补入二线兵团8500人,组建了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铁道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又称铁路修复工程局),下辖4个支队,总兵力1.8万人。
 

 

        铁道纵队初建时,纵队机关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办公旧址(大石头房子)。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将东北铁道纵队改编为铁道兵团,隶属中央军委建制,并将(北)平保(定)筑路工程总队、华北军区铁甲列车总队、军委铁道部机械筑路工程总队等单位调归铁道兵团,加上1950年2月新组建的第六支队,使这支部队总人数增至3.8万人,机械车辆增至600多台。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兼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6月10日,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铁道兵团将所属部队缩编为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汽车团,编制定员减至2.5万人。9月18日,中央军委下发通令指出:“为健全铁道兵团的组织领导,走向正规化的建设,成为现代国家兵种之一,确定该兵团为军委建制,加强各部门的领导,除工程业务由铁道部直接领导并负责经费外,其他各业务部门的请示报告、会议指示、文件分发,以及干部受训调动等,均与其他直属部队相同,建立领导关系。”

        抗美援朝期间,铁道兵团进行扩编,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新组建了铁道兵团第四师,原直属独立团改编为直属桥梁团,并将正在中国境内进行整训和执行施工任务的4个铁道工程师和2个农业建设师调归新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指挥局领导,入朝担负修建铁路任务。1953年9月,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六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之四个师、一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

        1954年3月5日,铁道兵领导机构在北京正式成立,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部队按10个师、1个独立团、1所学校、2所文化速成中学编成,共计10万人。

        1962年至1970年,随着国家林区和“三线”铁路建设的需要,部队经过屡次扩编,增至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2所院校,共计40余万人。部队在完成艰巨的施工任务中,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技术装备也获得了很大改善,施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铁道兵和铁道部并肩战斗,结下深厚的友谊。铁道部举行慰问铁道兵大会,热烈欢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

       
        二、并入铁道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和军队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精简军队、压缩定额的要求,铁道兵于1980年进行了精简整编,撤销了3个指挥部和独立机械团,将当时的13个师整编为10个师,每个师由5团制缩编为4团制,连队由4排制改为3排制,总兵力减至20万人。1982年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决定指出:“根据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和国家体制、军队体制改革的要求,为了集中统一领导铁路建设施工力量,加速我国铁路建设,党中央决定,将铁道兵机关、部队、院校等并入铁道部。”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是一项重大改革措施。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决定,铁道兵于1983年2月1日组成铁道兵指挥部和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两套班子,分别负责指挥部队施工、生产和办理移交、处理善后事宜。同时,铁道兵党委和领导机关停止工作。在指挥部与善后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到当年10月1日,除留交军队系统的学院、仓库、工厂、农场外,指挥部机关及其所属10个师、2个独立团、1所学校、1个科研所、3所医院、1所疗养院、5个办事处、5个仓库、9个工厂,计14.8万人,正式移交铁道部领导。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在完成了修建干休所、安置离退休干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任务后,于1986年底撤销。

        以艰苦奋斗著称的铁道兵部队,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为国家铁路建设,特别是为发展边远地区的交通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国家和军队体制改革中,同样经受住了考验。在并入铁道部的重大变动中,广大指战员坚决服从改革需要,顾全大局,坚守岗位,严守纪律,做到了生产不停,秩序不乱,顺利完成了转隶移交任务。 (待续)
 

 

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读后感:
        
作为铁二代,我虽是在铁道兵父辈“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历程中长大。但说到对铁道兵的真正细致了解,其实还是近年从拜读梅梓祥先生一篇篇有关铁道兵的文章和记事开始的。每每收到梅梓祥先生的稿件,总会有想一口气细细读完的冲动。依梅主任的笔下功力,文章图照引人入胜自然不必多说,关键在于每一次、每一篇的读起,他能带领着我在铁道兵的辉煌历史长河里畅游;能让我产生由心而发对铁道兵从将军首长到普通一兵那一位位英雄形象的敬畏;让我懂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风花雪月、莺歌燕舞、八方通达的源由;让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永远铭记“铁道兵”这一称号的神圣与光荣——那是我们留在一起的血,系在一道的魂!
        今天又得梅主任新作《当代中国丛书中的“铁道兵”》,我坚信这又将是一轮铁道兵精神照耀下的新旅程!我还坚信每一位读到它的铁道兵人,一定会与我感同身受。谢谢梅梓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