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文书二三事

  

  1973年4月,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配到铁五师机械营一连。经过三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后,我调到了连部当了文书。

  文书工作也是连队一个重要岗位,连队的文书,大都认为是班长级别。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连兵员实力统计;武器装备统计登记;文体活动组织安排;广播通知、稿件播放;年终总结撰写;连长指导员讲话稿写作;全连人员请销假登记统计;守接电话,通报情况等等。 在兵员统计登记造册工作上,我遇到最棘手的一次。那是1974年,为了南疆铁路后续管理提供技术力量,铁五师招了1000名维族兵,我们机械营一连分了10个,记得当时为了登记他们的名字、籍贯、出生年月等基本情况,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10个维族兵只有一个马马虎虎懂点汉语。交流起来十分困难,我要一个一个登记到人员花名册上,那个“汉语通”对我说,你吗,慢慢的问,我问了他们每个人的情况后,再慢慢的回答你。他们名字很长,叫什么阿不都热合曼玉苏英, 土尔逊亚西提热依木……我边写边说,你们的名字怎么这么长?花名册里的姓名栏都写不下。那个懂点汉语的维族兵说,我们的名字吗,爷爷吗爸爸吗我吗,我听懂了,原来他们维族人的名字从爷爷辈连到父辈最后才是本人名字。

  操办彭连长的婚礼,也是我当文书干的一件比较大的事情,连长日夜在南疆铁路大河沿大拉沟施工现场指挥机械施工,无暇顾及婚礼的事。我和通讯员姜俊明给连长找婚房,找来找去,最后在离我们军营地窝子几里地的地方,找了个旧抽水房,破旧不堪,我和通讯员一起,用毡子毛毯给墙壁围了一下,支了两个铁皮床并在一起,就算戈壁沙滩上的简易洞房。我给写了个对联和两个“囍”字贴上:戈壁沙滩欢天喜地迎新人,军营内外笑逐颜开结良缘。彭良怀连长看了特别满意。

  (铁五师机械营一连连长彭良怀全家福)

  1975年上半年,我们机械营一连从吐鲁番大河沿转场到烽火台施工。连队修建了简易的土坯房。房子修好后,连长交给我任务:墙壁上写上大标语,要高大美丽。接到这个任务,我当时心里还真没把握。2米多高的大字,无论宋体、黑体要写好也是不易的。好在我当时动了脑筋。我跑到修理排的木工房,叫木工帮我做了一个2米高,一米宽的木框,加工了五寸宽,三寸宽的两块木板。我和卫生员何斌武一道,架着梯子,先拿木框把每个要写的字,用粉笔画上框子,每隔一点距离就画上一个。然后,我就用五寸的木板,画字的直笔,用三寸木板画字的横笔,把板子一放,粉笔沿木板两边线条一画,横竖的笔画就很容易画出来,比用三角板丁字尺去比画要快得多。横竖笔画用粉笔画好后,再把其他笔画加上三角,加上弧度转折,一个字不要多长时间就写好了,写黑体字就更快些,用五寸的板子画,横竖笔画一样大就行。把所有墙面上的字用木板工具,用粉笔勾出来后,我用红白黄三种漆调好颜色,用排笔把漆刷在描画好的字框内,每个字刷了三遍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等宋体标语字体清秀耀眼:“修好南疆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黑体子很庄重耐看。彭连长郭指导员看了很满意,战士们说我有两把“刷子”,师直政科管干部的全干事看了后说,墙壁上的字很周正,不走样。

  1975年9月,经考试合格,我收到了上铁道兵学院机械系的入学通知。

  二年多的文书工作就此结束,回想起来,在文书的岗位上,我干了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青春的火花留在了机械营一连,留在了戈壁沙滩,留在了南疆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