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谁 病了(小小说)
凌晨3点多时,我在软卧箱躺不下去了,走进两车箱之间的抽烟处,这里已经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倚在车窗向外看。我知道,这旅友大约与我同症——思乡心切。
疲惫的乘务员又来拖地了。在我的印象里,两天来的旅行中,她好像没休息,一直都在拖地、擦玻璃、清理车内各种垃圾,让我很是同情。我叹息道:“你太辛苦了。这要是放在几十年前,别说你加夜班打扫卫生。你不知道的时候,车箱里的卫生都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了。”
她抬起头,轻轻地喘了口气,愣愣地看了我一眼:“那——谁干呀?”
“我们旅客争着干呐。”我说。
她在后脑勺上挠了一下,问:“乘务员拿钱觅人干?”
我笑笑:“都是我们旅客自愿的,哪有什么钱不钱的事!”
见她皱着眉,我给她讲了那些乘车的往事。那时候,学雷锋活动无处不在。旅客一上车,大家都忙着帮乘务员在货架上摆放行李,之后,乘务员告诉大家,本次列车正开展红旗车箱评比活动,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夺得红旗。话音未落,就会站出许多人充当志愿者。这些人中有军人、党员,共青团员,甚至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他们根据每个志愿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工,又相互协作,有条不紊的忙活着。有时乘务员也想抢点儿活干,志愿者却说:“你就忙乘务上的大事吧。要不然,你到别的车箱看看,我们车箱哪个地方还有不足。”每天晚上,当宣布本车箱评为当日红旗车箱时,整个车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溢于言表的是——为这个车箱的荣誉而骄傲。
那个倚窗的旅友吐出一口烟雾,点了点头:“这事儿,我老父亲患痴呆症时也是整天给我们讲,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乘务员审慎地对我看了又看,又小心翼翼地问我:“现在,你有家人在你身边吗?”
我茫然了:“没……没有啊。”
她扶着我:“大爷,你到驻马店下车,还得近两个小时呢。再休息一会儿。到站我喊你。”说着,连扶再拽地把我拉进我的卧铺间。
驻马店车站停车时,我最后一个下车,乘务员又扶我一把:“大爷,你还记路不?”
我愣愣地看了看她,笑了一下。
她如缷重负:“再出门让孩子陪着你。你看,你可是病得不轻啊。”
一声汽笛响过,火车走了。我惦量着乘务员的话,百思不得其解:究竟谁病了?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