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无奈的老铁》连载:老爷们儿聊天记之十七

        到八一建军节了,群里有好几位都是退役军人,言谈之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以前的军旅岁月仍有许多怀念。特别是当年当过铁道兵的老张,他感觉穿着绿军装的时候与不穿绿军装的时候真是大不一样,尤其是老百姓对你的态度更是截然不同。其他几位老转的(退伍军人)也都有他这样的感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这个话题聊了不少。

    感觉特别明显的是这位姓张的老铁道兵,听他不紧不慢地说出下面这个故事,你不由得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他说:“我是一九七八年参加的铁道兵,铁道兵 四师 三团 五连 一排。我这将近一米八的个头,穿上绿军装,佩戴红领章帽徽,我能感觉到,咱往街上一走,很多小姑娘都会投来仰慕的眼光。那时候,作为一个军人,看到她们那仰慕的眼光,我走路都自信心满满,昂首挺胸腰板挺得笔直。唱电影歌曲《洪湖赤卫队》里面那一句“谁不说俺家乡好,嘚哟依哟!真想改成:谁不说俺当兵的好,嘚哟依哟!”

   “可是,后来的情况变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态度大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说到这里,老铁道兵张师傅卖了一个关子。见没有人回答,他继续说道:

   “一九八四年,铁道兵全部兵转工,这对于国家,对于我们这些穷当兵的来说是个好事。可是对于我们施工的工程来说可就不太好了。以前,我们穿着军装搞施工,无论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人阻拦过。逢年过节反而有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经常来慰问我们,给我们送许多慰问品,还给我们演出文艺节目。”

  老张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那是在湖南罗江施工的时候,我们脱下了军装,摇身一变我们都成了铁路工程局的工人了。工程还是那个工程,工地还是那个工地,人还是那班人。就在我们换装没有多长时间,有一天,工地上突然来了许多附近农村的老百姓,为首的一位长的横眉立目,一看就不是什么善人。指着我们这些人大声吼到:

    停!停!停!你们别干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干了?我(老张)问。

     “你们这个工程占我们的土地,还有许多地皮没有给我们算钱呢!”这位说道。

   他带领的一帮农村老百姓也跟着起哄,纷纷呼喊,“不能干!就是不能干!“

    对于这些无理取闹的老百姓,我(老张)这个带班的老班长是没有办法的。我知道他们是来无理取闹讹铁建公司钱的。我们穿军装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来呢。我们脱下了军装,他们觉得可以同我们平起平坐了,可以趁机来铁建公司蹭油水了。

   对此,我吩咐大家暂且停工,都不要同他们争论,更不能同他们发生摩擦产生纠纷。停工后,我赶到公司去向老首长们汇报吧。

    公司领导(老首长)知道这个情况后,派了一位领导(原来的高参谋长)来到工地同老百姓们沟通了解了一下。老百姓们东一句,西一句,狮子大开口,有的说要补给他们几千,有的说要补给他们几万。总之,不知道多少钱才能填满他们这个无底洞。

     公司领导(老首长们)经过商量,决定不与他们正面交锋。

   领导(老首长)采取了迂回战术,为了不耽误施工,当天晚上老首长便找到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大人物。这位大人物是省里的人大代表。他的弟弟在当地也是一位一跺脚四面掉土的人物,谁都不敢与他发生矛盾。

   这位大人物的弟弟一看是老团长带着礼物来了,非常客气。满口应允。他说:

   “你们明天只管正常施工,那些讹钱的人来了,你们别理他,我坐在你们工地附近比较高的位置,他们会看到我的。”

    果然,第二天,讹钱的老百姓又来阻挡施工了,我们都不理睬他们,只管干活儿。开始,他们还十分猖狂,有的人还准备抢夺我们手里的工具。后来,有人看到那位大人物的弟弟就坐在工地逄,狠狠地用眼光看着他们,一句话也不说。有比较聪明的村民看出了名堂,他们悄悄耳语着,知道再闹下去,不会有好果子吃,便一个个灰溜溜地离开了工地。”

     老张结束了他讲的故事。

    同样在铁道兵一师当过兵的另一位老铁说:

“那时候当兵的地位高,有事情首长一声令下,谁还敢来讹钱?如今,我们兵转工了,工程局的大领导,前不久还是堂堂的大首长,如今却要低三下四地去求一个地头蛇来把事情摆平,真是岂有此理!

    这也是无可奈何呀!你没有听说过“强龙不压地头蛇”吗?

    说话直来直去的老蒋说道。

(原创文章:铁一师三团范顺成于2025年7月29日)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