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岁月记忆]汽车连营地一条水渠一座桥之故事

  



[岁月记忆]汽车连营地一条水渠一座桥之故事

 

  1978年下半年:汽车连从哈尔盖移防至德令哈市郊区,至火车站附近驻扎。在房建初期,营地左侧靠南有一条从巴音河源头建造的一条人工自流水渠通向朶海农场……

  就是这一条湍流水渠,把靠北靠东的部队,地方企事业单位人员,车辆形成阻隔。在处机关家属队旁边,仅有的一座木桥,承受不了超负荷密集过往车辆及人员的出行。

  最初,连队垒筑院墙,大院进出大门设计建造,就设置在东边检查站门前。

  经1978年下半年至1980年上半年,一年多通行,常常有诸多不便,过桥排队等候,且木桥埙坏,不安全因素也增大,即占用时间,又增加行驶里程…。

  鉴于与生产、生活、产生不方便,连队作出决定。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汽车连为解决车辆进出场安全方便,在车场靠南一测,打开院墙,自筑自建一座木桥。

  于是汽车连在连首长的工作布置中,编制用料计划。与机关相关部门协调,抽调技木民工支持,连队自己组织劳动力,备沙,备土,石料等。

  材料室负责请领材料。如小钢轨,圆木,草垫,扒钉,8号铁线,水泥等建材。

  通过约有一个月准备和施工,就快速建成。

  然后由推土机,黄河牌车,解放牌水车,载负荷试压,试行,安全验收通过,达到质量保证和安全使用。

  记忆中:于1980年5月,汽车连营地自筑自建的简易木桥正式投入使用。

  至此,这座木桥,一直服务于汽车连所有车辆和人员进出场通行,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一段时间段,汽车连干部战士出早操,也可将部队列队带出操练。院墙与木桥内端,连队早晚间,还设置岗哨,昼夜值班值勤呢!

  一直持续到1982年下半年,因铁道兵体制有所变化,青藏线新管处作为体制试行,上级决定枪支收回,部分编制称谓,分别由营,连,改制为段,队,站(咱们汽车连同步改为汽车队)。

  此时,岗哨撤离,这座木桥就成为自然管理,监职管理状态。

  汽车连营地这座平凡的木桥,与连队共承,印象永远扎牢在干部战士职工师傅心中!

  


汽车连(汽训队)第二届毕业学员合影


汽车连二排王国勤战友保管车,亥102343号车


青藏线新管处机关小车排中型公务车,
马万国战友(完成小修任务)留影




1984年元月1日兵改工后,变更为第20局青藏线新管处
汽车队自编号08110,由闫明战友保管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