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一段往事一一救场


  

  时间:一九六三年春节

  地点:八五二农场职工俱乐部

  事件:农场文工队首演大型话剧《杜泉山》。

  该剧是上海市青年话剧院创作并首演的大型话剧,曾在全国产生了強烈的社会反响,好评如潮。后来改编为现代京戏《杜鹃山》。

  该剧对演出条件要求苛刻,一般舞台满足不了该剧的情节要求。

  由于八五二农场职工俱乐部不但可容纳一千二百名观众,而且舞台的高度和深度,台口的宽度,都能满足《杜泉山》话剧的剧情要求。

  经农场党委决定:八五二农场文工队排演《杜泉山》,要求首场演出不晚于一九六三年春节大年初二。

  八五二农场文工队人才济济,农场文工队成立于一九五七年,人员的基本构成是,大多数来自开发北大荒复转部队中的文艺专业人员。仍保持着軍队雷历风行的作风,接受党委排演《杜泉山》任务后,仅短短不到两个月就完成排演任务。

  大年初二华灯初上时候,人们早早就来到剧场,不但座位坐满,过道也都站满了人,整个大礼堂人声鼎沸,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

  在低沉的幕间曲中,大幕缓缓拉开……。

  只见天空鸟云翻滚,雷声大作,观众顿时感到几乎透不过气来。

  远处崇山峻岭,山峦起伏;近处台囗两侧是悬崖绝壁,空中古藤盘根错节…。

  突然一声尖叫:"快来人呐,邬豆又跑啦,″一时间呐喊声、枪声、锣声响成一片:"抓逃犯啊……”

  这时只见一位充满了仇恨的眼神,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脸大胡须,戴着手铐的彪形大汉急速跑上舞台……,几步爬上左侧峭壁,举起双手大喝一声向山石砸去,手铐应声而开。

  此时枪声、喊声、锣声越来越近,只见大汉抓住空中一条古老树藤一跃,向对面悬崖荡去,他象一只大鹏鸟似的飞越了天险,将追捕的人抛在山涧的另一侧,只见他轻蔑得回头一笑,转身进入大山之中。

  这本是剧情的设计安排,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爬到近四米多高,扮演邬豆的演员张维鲁砸开手铐,转身去抓树藤,一下子沒抓住,原本吊在舞台中央天台上的那根当树藤子的道具大绳子掛在了舞台中央,两边都够不着,演员一时傻眼了。

  这时台侧监台的导演赵玉秀急中生智,一把拉过演敲锣抓人的地保演员郑福林,说出:“敲急急风锣声圆场,马上快步上台,要喊着抓逃犯啊,你到台中央,将大绳甩给张维鲁……”

  郑福林二话不讲,拿着锣,在急急风锣声中圆了小半场后,象有意识救邬豆一样,把大绳荡给了张维鲁,张这才大喝一声抓住"树藤″,从这边悬崖,飞越山涧到了另一边山崖,消失在大山之中。

  扮地保的郑福林浑身发抖,一屁股坐在了舞台上。

  此刻,导演赵玉秀对台侧候场扮演恶霸毒蛇胆的演员杨成古说:“快上,”问地保一句"人哪?"

  杨成古在呐喊声中率兵急上台,对刚倒地的地保喊道:"人呢?"

  地保指着天上喊道:"跑了″。

  毒蛇胆狞笑着叫:“跑?往哪儿跑!来呀,给我放火烧山!”

  在滚滚雷声中,大火迅速燃遍了群山,在舞台天幕的大火中,出现三个越来越大的醒目大字《杜泉山》。

  幕间曲响起,大幕急速落下。

  该剧序幕顺利结束了。

  剧场内观众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根本没觉察出演出有什么问题,反而有人认为地保是打入毒蛇胆内部邬豆一伙的人。

  后台的演出人员也深深松了一口气,只有演地保的郑福林还在抖个不停……

  于是序幕"救场"成为一段佳话趣事,流传下来。

  《杜泉山》以后演出时,道具大绳进行了调整,再没有出现初演那次意外事故。

  在总结这场演出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时,文工队政治指导员马灿州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有人对他在安排文工队演员演出人员角色调整一事不满意,故意在演出中给他制造难堪,要知道那台下坐着八五二农场总场全部领导呐。

  他把队里小演员刘风武首先作为怀疑的目标,因为当时在山崖道具布景后面,为张维鲁拉大绳的就是他。

  马指导把他的怀疑告诉了导演兼队长的赵玉秀,明说刘风武对他有意见,对队里人事调整有意见,是故意破坏演出,决定年假后立即处理此事。

  年假期间《杜泉山》已连续演出了十几场,好评如潮。人们一聚在一起就谈论《杜泉山》。

  年假快结束正月十五的前一天,马灿州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马指导员的爱人牛广珍老师犯病了,大冬天只穿着单衣跑丢,人不见了。

  队里和机关发动人员,撒开人马漫山遍野雪地里去找人。到深夜快两点了,刘风武在医院后山沟里找到了牛老师,他把自已的棉衣给牛老师穿上,背着牛老师,在雪地里走了好几里路,把牛老师送到医院里,刘风武却自已晕倒了。

  此后 马灿州指导员再也沒有提那场演出"事故”。

  八五二农场文工队到一九六五年解散。

  扮演邬豆的演员张维鲁是一九五八年来农场的转业军官,于一九六五年调河南省人民艺术剧院。

  扮演地保的演员郑福林是一九五八年来农场的转业军官,于一九六五年调甘肃省平凉地区文工团。

  扮演毒蛇胆的演员杨成古是一九五八年来农场的转业军官,退休后异地安置于南京市。

  八五二农场文工队指导员马灿州是一九五八年来农场的转业军官,退休后病逝于八五二农场。

  刘风武是农场自已培养的小演员。后刘风武在舞台天台上不慎跌落,造成脑伤,离开舞台,学作电工。娶北京知青贾丽丽,贾丽丽返城后不久,刘凤武调入京城。

  导演赵玉秀是原六十八军文工团话剧导演,二OOO年十月一日病逝于佳木斯市。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