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排头兵中的排头兵(下) 一一续写铁道兵的輝煌

  

 

排头兵中的排头兵(下)
一一续写铁道兵的輝煌

 

       四、特殊队伍的特殊成果
       这次大规模的研究在统一的课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之下,由研究者自定具体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先由地级市把关,达到一定水准的才报送省里,再由省会务组研究决定是否入选。没有入选的可做为地级市以下的成果,由此以确保省级研究成果的质量。
       这次入选省级成果的论文数量很大,大大超过广东省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专题论坛,总计512篇。这批研究成果的覆盖范围很广,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研究触角伸到了企业、农村、工厂、学校、街道、边境,多个行业。
       组委会对这批成果的质量鉴定釆取了极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提交论文的专家之外,另外聘请专家成立了评委会,对成果全面评审。评审专家先是独立评审,以分数高低区分质量,然后汇总形成确定性的意见。整个评审独立进行,体现了公平、公正,最后公开的原则。
       在512项成果中,主体是地方的研究成果,为511项,軍队入选的成果只有一项,二者体量比例为511比1。
       为发挥这批研究成果的效能,广东省委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召开一次全省大会,颁发获奖证书,进行交流,同时做为向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献礼,展现其社会价值。二是把这批成果编辑成书,由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使成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指导依据,展現其应用价值。

 


       三是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下发表彰文件,让获奖成果和人员名单进党委视野,进档案保存,形成历史价值。 512项研究成果之间的质量与数量关系呈金字塔形。在512项成果中,获奖论文占191篇,未获奖论文占321篇。
       在191篇获奖论文中,优秀论文计65篇,由云浮市委组织部课题组、江门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广东省工业工会、广州市白云区委宣传部、阳江市城市开发建设集团公司党委等单位,以及董学彬、李名宪、郑志国、陈自强等个人获得。
       三等奖论文计60篇,由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党委宣传部、云安县委组织部、顺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广东省妇联宣传部,以及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宪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家义教授、南雄市委宣传部肖锋等人获得。
       二等奖计46篇,由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政工处、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深圳市电信局党委、湛江发电厂政硏会、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潮州市委宣传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广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等单位,以及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蒋述卓教授、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永廷教授等人获得。
       一等奖计20名,从第二名至第二十名依次为:中山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组、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长刘耀祥、清远市委宣传部刘春亮、广东电信实业公司石宁、中山大学哲学系原主任章海山、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共阳东县委党校谭值、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政研会、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游其晃等、中共韶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镇嘉等、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广东省总工会孔祥鸿等、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卓红、广东省妇女劳动教养管理所谢素宏、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林理玲等、广东省委统战部课题组、中共高要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炳新等单位和个人获得。
       以上奖项,全部由地方的单位和同志获得。

 


       获得一等奖中第一名的是两位军队的作者,他们是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的萧新生教授和李国兴副教授。这是让所有相关人员注目的。
       据此,萧新生成为排在改革开放大省第一位的名字。
       五、特殊成果的特殊单位
       在宣布获奖名单的时候,特别讲了耐人寻味的一个细节:一等奖中的第二名和第一名的评分差距较为明显,差20多分。言外之意是,从第二名到第二十名相互间差距并不大。这更加使第一名获得者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是军人的身份引人注目。作者来自军队,人们情不自禁地意识到,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过硬的。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向处于加強状态。军队能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又能保持统一稳定,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从不放松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是军队院校的地位引人注目。广东只有几所軍队院校,而广东的高校则有上百所。作者来自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是在改革开放中奋起的军队名校。广东人一般是从其生产的洁銀牙膏,创建的惠侨楼,治疗肾病的尿毒清等产品知道它的名气的,认为主要是拥有技术,开发了第一生产力。现在进一步发现,第一军医大学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还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深入,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再次是政治理论教研室的工作引人注目。作者的具体工作单位是第一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而军医大学的政治理论教研室没有象某些高校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把政治理论课改称社会科学课,更没有主张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学派、流派,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一切工作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中的精髓地位,在工作中结合学员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因而走在了全军军事院校的前列,获得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
       六、特殊单位的特殊作者
       做为第一作者的萧新生,虽然时任广州第一軍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主管科硏的副主任、教授,但是,却是在铁道兵部队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从鉄道兵最基层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1、从医学专家梦到胜任排长梦。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在重庆第七軍医大学上大四的学员根据军委文件提前毕业分配,到各部队下放锻炼。其中32名学员分配到重庆北碚铁道兵六师集中锻炼。这些军校学员都是当年提前入取的高分优秀学生,无不怀抱当一名出色医学专家的梦想。文件规定严格而明确,锻炼时间一年,待部队认定锻炼合格后再提为干部。提干后或回大学完成学业,或畄部队做同行专业工作,或由部队根据需要安排工作。于是,萧新生成了铁道兵二十六团十九连三班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風枪手,每日冲锋在前,在锻炼中经受考验。
       铁道兵六师承担的襄渝铁路建设是当时国家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毛主席关心、周总理关注、軍委和国务院共抓的国家战略项目,是沿线軍民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热点项目。在支援三线建设的热潮中,全国各地大批量的大学生被分配到铁道兵部队。结果,鉄道兵的医学专业技术干部饱和了,过剩了。而施工一线的政工指揮干部文化偏低的问题突現了。
       于是,铁道兵的领导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把这批来自军医大学的男性学员全部改行,充实基层,从排长、司务长干起,以便培养出一批高学历的基层政工干部。
       用一年零五个月的超长锻炼,换来了这种结局,32名学员谁都没有思想准备,谁都想不通。但是,军令如山倒,服从是天职,于是,萧新生由一名怀揣外科专家梦的优秀学员,变成了一名与险山恶水、石头、险情较劲的铁道兵排长,做梦也只能做胜任排长的梦。
       初任排长是调离锻炼单位,另到铁道兵八师四十团二连报到,实出意外。二连是八师的标兵连,是四十团担负隧道掘进的尖刀连。从班长到连长,个个敢打能拼,英勇善战,从连长到班长谁也不相信一个外来的军医大学的学员能当好他们的排长。均持欢迎而不热情的态度。
       命令决定了谁也不能选择,性质决定了鉄道兵的排长特别不好当。铁道兵的排长是一种特别艰苦、特别危险、特别有技术含量、特别有领导艺术的岗位。干的好,每天险中求胜,充满胜利喜悦,但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险情、軍情、工情、心情,容不得个人主义的私心杂念。排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全排48个战士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突现出来了,它成了凝聚全体官兵完成艰巨任务的生命线。
       让全连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因在百米成洞大战中率全排破了上道坑单口百米掘进纪录,萧新生把过去因长期缺排长而处于全连后进状态的二排带成了闻名全团的先进排,在开展"四好五好"的年代,二排竟然破天荒地被评为四好排。
      不久,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在二连副指导员已经超配的情况下,萧新生任职排长不到十个月被破例提为二连副政治指导员。
       一九七一年发生的“九•一三”事件暴露出干部教育上的一个明显漏洞,即用毛主席语录的学习取代了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为干部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为军队建设的急切任务。铁道兵领导决定,每个团编配一名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辅导员。萧新生成了四十团的最佳人选,被送入成都军区培训,由此变成了一名开始学习掌握馬克思主义理论的干部。



 

       3、由部队政工干部到軍校政工干部。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发生,呼吁军事院校強化对基层干部的院校培训。办好軍事院校的任务摆上了军队建设的日程。长沙铁道兵学院作为铁道兵一个兵种的最高指揮院校,需要增加政治理论教员。萧新生经在鉄道兵政治部工作的战友、解放军报驻铁道兵报记者赵书三推荐,被铁道兵政治部调入长沙鉄道兵学院政治部仼哲学教员。
       哲学是洞察社会、研究问题的武器。凭借哲学武器,萧新生先是写出了引发全国军内外很大反响的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两个刊物全文转载,主要观点在党的十二大期间被巜光明日报》转载,后又主编了全军第一夲,也是全国第一本《党的基层建设》著作。该书吸收了全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对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群众委员、青年委员、党小组长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工作依据。该书深受全军政工干部和基层干部喜爱。
       正是铁道兵的这一段特殊经历,使萧新生转入广州第一軍医大学之后,不断迸发出一些新的亮点。应该说,在广东省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一等奖第一名的光焰中,燃烧着鉄道兵的能源。 铁道兵是曾经的,但铁道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珍藏的!
       二O二三年六月十五日



 

       萧新生(1946一一) 山东省平原县人,先后任第七軍医大学学员、铁道兵第八师四十团排长、副指导员、政治处干事、副股长、长沙铁道兵学院哲学教员、第一軍医大学教授。

       图片说明:
       1、刊头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

上一篇:【原创】 端午情趣
下一篇:瑶里寻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