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徒弟

  


 

我徒弟

  

  今年端午节回老家,与发小、且一起修建过水电站的叶长路闲谈时,他提到一位我们也曾在一起修建过水电站名叫刘成木的人,端午节前几天,在收破铜烂铁时不小心从楼上摔下致死。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怔,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不过才六十三岁,曾经还拜我为师,向我学过武术的呀!

  刘成木是向我学武术的第一个徒弟。一九七九年三月份,为了多挣工分,我又一次背井离乡,与发小叶长路一起去县里一个名叫青滩子水电站打砂、挑砂。由于那时只有十七岁,刚刚学了三年武术,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在房东的地坝打几套拳。那个时代在农村,能打拳的人极少。所以,我在民工连很快引起别人的关注,刘成木又是其中最关注我的一个人。

  刘成木家住在离我老家两公里处的刘家冲,小时候过继到谢家,从小长大都很诚实、本分。一九七七年,他到青滩子水电站工地后,因他的耿直、随和,受到工友的好评,并被安排为全连民工煮饭。

  一天晚饭后我正散步,刘成木急匆匆地走到我的旁边,有些吞吞吐吐地向我说,因过继到别人家,而且又本分,不时受到别人的欺侮,想向我学习武术,一来可以健体,二来可以不受欺侮。

  面对刘成木的遭遇和请求,血气方刚的我毅然答应了他,只是他比我年龄大,又因为我母亲也姓刘,故而,不以师徒相称,只互称老表。

  从此,我从站桩、调吸开始教他,待他有点基础后,再教他套路。没有想到,几个月下来,两套洪拳他竟然打得有模有样的。他的进步,让我很是高兴。

  一九八0年底,我入伍来到铁道兵部队后,我们就没有联系过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回乡探亲,见他挑着箩筐走乡窜户收破铜烂铁。与他交谈后得知,一九八一年青滩子水电站建好后,他就回家务农,成家后,育有一儿一女。由于他没有多少文化,又没有什么技能,没有外出打工,因此,九十年代初他就开始收破铜烂铁,以补贴家用。由于他耿直、本分,价格合理,周边的乡邻都喜欢将破铜烂铁卖给他。十几年后,他竟然建起了两间两层一底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前几年,乡村公路修建好了,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代替他挑着箩筐走乡窜户收破铜烂铁,而且开始自己做转收。由此,他的业务渐渐大了,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然而,世事难料,没有想到,他竟英年早逝。

  我在部队也曾带过一徒弟,名叫王登收,湖北人氏,一九六九年入伍。我参军时,他已经是志愿兵(现称士官),一米七的个子,身材墩实,一口湖北口音瓦声瓦气,像放鞭炮似的。

  那是一九八一年的夏天,他见我每天早上出操后都要在营房外面的格尔木河滩上打几套拳,由此,他通过与我熟悉的战友找到我,他要拜我为师,其缘由是,他老家弟兄少,经常受到邻居打骂,其老父亲也被打过。对他的遭遇,我义愤填膺,开始教他武术,当然也要教他武德。

  由于他年龄比较大,学起来很困难,开始蹲马步时,只蹲两三分钟就受不了。还好,他坚持了下来。

  那时,白天要出车,只能早晚教他。半年后,他的基本功渐渐扎实了,我开始教他套路。到了一九八二年的夏天,三五路拳打下来,很是顺溜。

  一九八二年十月的一个晚上,他提着一个黄挎包来到我的宿舍,继而从挎包里拿出花生,一瓶白酒,对我说,小曾师傅,我探家回来了。同时还悄悄地告诉我,这次回到老家,还在合理的范围内,收拾了以前经常欺侮他家人的邻居。

  一九八二年底,王登收转业回到原籍,在他们县的一汽车运输公司工作。

  然而,他仅仅才回去三年,就出车祸去逝。

  唉!虽然我和他们的师徒关系存续的时间不长,但情谊很深,这段文字权当对他俩的纪念吧!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