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解放军7军19师四川金堂剿匪记

 


 

  太原刘林林前言:解放军7军19师,之前是西北野战军7纵独十旅,之后在1952年改编成铁道兵五师。这支部队成立后是野战部队,在山西的解放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解放后,铁五师修建了鹰厦铁路、贵昆铁路、成昆铁路、南疆铁路,为祖国的建设再立新功!

  文章作者:王风 王建 闫昌庆 唐学文

  编著时间:2005年5月27日

  7659-73的话:

  前几天与闫昌庆副科长通了电话。老首长今年79岁了,耳朵听力有些下降,电话两头的声音都很大。我刚当兵时他就是军务科副科长,我到现在还这样称呼他,虽然他调离军务科后到22团任副团长。老首长的思维敏捷,还是那样健谈,脑子里有好多历史的记忆,在我听来都是故事。说起来他与战友一起整理了几篇关于铁道兵第五师的前身七军十九师的战斗经历的文章,我说想看看,他说给我寄来。正好有同事在成都,就嘱他到老首长那里取来。有三篇文章,有的已在刊物上发表过,都是打印稿,我抓紧时间扫描进电脑,让战友和同志们一起欣赏,了解前辈们战斗的历程。

  这是第一篇文章。


 

  七军十九师金堂剿匪平叛纪实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我七军在甘肃天水及其以南的秦岭山区与兄弟部队一道,完成了对胡宗南集团战略性的滞留任务后。在军长彭绍辉将军的指挥下,挥师南下。我们十九师作为军的前卫部队,冒着风雪严寒,激战疾进,快速挺进。战秦岭,越巴山,经过连续二十二天的行军作战,于十二月二十八日抵达四川金堂。奉贺总及其所率的一野指挥部之令,在川西区党委和川西军区的领导下,担负金堂及其附近地区的建政、剿匪、征粮和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任务。

  形势严峻,决策果断

  当时,川西的形势是极为严重而复杂的。刚刚起义的六十多万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实力派的部队,大都集结在这里。这些起义部队,很多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他们反革命的历史很长。有些反动骨干分子思想极端顽固,不满起义、抗拒改造、极想乘机骚乱哗变。各级地方伪政权也均保持着完整的体系。蒋介石逃跑前夕,亲自策划督办的“反共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出来的几万名反动骨干分子,也潜伏城乡蠢蠢欲动。还有很多国民党部队溃散的军警宪特、游勇散兵隐藏在城乡各地,伺机作乱。

  川西的这种形势,在金堂及其附近地区尤为突出而严峻。县城(现城厢镇,)里面,就有“反共忠义救国军”,是“游击干部训练班”培殖起来的反动武装。他们把“反共”二字取掉,挂着“忠义救国军”的牌子,妄称起义部队,占据县政府的庭院,×××自任县长。县城北面的赵镇(现县城)及其附近地域,驻有国民党起义部队—四川军阀杨森的二十军。县城西面大同乡即现青白江区驻有起义部队国民党豫陕川鄂绥靖公署主任,老军阀张舫的警卫旅,旅长是张舫的儿子张广居。北面与金堂毗连的中江境内驻有起义部队国民党正规军裴昌会的第七兵团。金堂城周边地带,还有国民党的一个已无一兵一卒的光杆师长何廉。打着“起义”部队的旗号,勾结伪乡、保长为其强拉壮丁,临时纠合起来号称一个师的乌合之众。

  金堂全境的地形地貌也有些奇特。巍峨的云项山高踞县境之中央,浩荡的沱江由北向南穿越而过;西部是富饶的川西平原,东南部却是山区和深丘地带,山高林密、峰峦重叠、岳丘相间、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东南部的淮口、五风溪、竹篙、廖家场等乡镇和广大农村,历来是反动封建势力盘踞的地方。这里的一些地主,既是乡、保长,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又是封建会道门“哥老会”的“舵把子”,土匪头子,党、政、绅、匪四位一体。长时期以来,国民党政府也把他们无可奈何,只好采取“招抚”政策来维持表面上的归顺和统一。实际上是一种反动封建割据。他们残酷的剥削欺压人民。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师党委和首长对我部所处的艰险形势是非常清醒的。所以,在兵力部署上采取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师部率五十七团驻在县城,五十五团驻城东附近的姚家渡,五十六团驻县东南部沱江边上的淮口镇。团长余友清是跟随贺总在湘西闹革命的老红军,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师直骑兵侦察连派驻在远离县城东南部的竹篙。这个连队的连排干部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战士也都是从部队挑选出来的政治坚定、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他们英勇善战,特别善于班、组活动单兵作战。这样的部署,使部队占据主要的城镇要地。互为犄角之势,既便于应急突发事件相机行动,主动地向金堂境外的县、区附近地区延伸发展,又可以稳定局势。

  一九五0年元月中旬,也就是我师抵达金堂后的十多天,师党委和首长根据党的方针政策、贺总和川西军区的指示以及金堂及其附近地区的实际情况,果断、正确地采取了几项重要举措:

  首先,召唤窃据县府的所谓“忠义救国军的头目×××,对其宣示我党政策,要求立即缴械,停止一切活动,搬出县府,移去县城之南关附近;为首的少数骨干分子集中学习,接受改造;其余党徒立即遣散,各自归乡,不得再行集聚,违者严惩。与此同时,也要求国民党光杆师长何廉,迅速将搜罗的乌合之众造册上报。数日之后,我们派出干部前去按册点验后,除留下极其个别误入歧途的青年之外,全部令其遣散还乡。不准再行集聚。

  第二、派出以师政治部副主任贺胜瑞和数名主要的团级干部,率领一百多名营、连、排级干部和部分优秀战士组成工作团,赴杨森的二十军和张舫的警卫旅遂行改造任务。我们派出的干部分任军、师、团、营、连各级的军事代表。为保证顺利地完成改造任务,我军干部分派到位之后,就数次启示杨森的儿子、二十军军长兼七十九师师长杨汉烈等主要起义军官,要他们把部队所携带的武器弹药集中保管。杨汉烈等也虑其责任重大,被迫接受我们的意见,遂以军长的名义下令“立即收枪、和平整训”。这对一些抗拒改造的反坏分子就有很大的约束,减少了持枪行凶,率部叛变和武装动乱的可能。

  第三、任命淮口、竹篙等地的区委书记兼区长,带领数十名干部和一部分新参加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组成武装工作队,分赴各乡镇和农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剿匪、征粮等工作。县委书记杨秀亭和县长李魁年率领的二十多名地方南下干部到达后,师党委又决定五十六团付政委老红军杜伯英和五十七团付团长老红军王志才任县委委员参加县委工作。并继续抽调了一大批干部,参加地方工作,支持县委、县政府迅速建立健全县级领导机关和各级基层政权,全面开展各项工作。这样,就比较全面的掌握和控制了金堂及其周边地区的形势。

  重兵进剿歼匪平暴

  根据川西军区司令部剿匪紧急指示,以及金堂及其附近地区连续发生的数起严重的暴乱事件,师党委和首长立即召开会议,全面布署剿匪、征粮工作并当即决定:

  一、立即对部队广大指战员进行政治动员,反复讲明四川匪特的特点,认清剿匪斗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克服麻痹思想和急燥情绪,下定决心,剿灭匪患,为民除害,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二、五十五团作为师的机动部队仍驻姚家渡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出动,应急可能的突发事件;

  五十六团、五十七团全力以赴立即出动坚决进剿;

  师直侦察连、炮兵营密切协同。

  三、立即在金堂县城实行戒严。每日中午11时至翌日晨7时为戒严时间,除持有特别通行证者外,一律停止通行,违者严惩。同时,派部队夜间巡逻。派军政干部连续数日在城内搜查,发现一切可疑分子立即扣押审问,若系匪特立即逮捕。在淮口、竹篙、五风溪、廖家场等主要乡镇也由各团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戒严、巡逻和搜查;

  四、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侦察情报系统,发现和掌握匪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掌握党的政策。执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原则。该惩则惩,该管则管,该奖则奖;

  六、军事进剿与广泛发动群众相结合,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剿匪斗争,报告匪情,检举特务,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匪特,肃清匪特。

  一九五0年二月,也就是我师抵达金堂仅有月余的时日,在蒋介石摇控指挥下,国民党潜伏各地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和川中各地的党、政、绅、匪四位一体的反动封建势力相勾结,趁我党我军初到政权尚未建立健全之际,发动了四川全境的大规模武装暴乱。一时巴山蜀水烽火遍地、硝烟四起、弹雨纷飞、交通中断。川西地区的暴乱尤为激烈,金堂境内在春节前后竟连续发生了数起严重的暴乱事件。

  二月六日,五十五团供给处派艾义、向清泉等四名战士牵着四匹军骡从团部驻地姚家渡出发,赴淮口运载粮食等春节生活物资返回时,途经沱江峡谷地带,突遭众多土匪袭击,全部遇难,所牵四匹军骡和驮载物资全部遭劫。

  二月七日,五十七团民运股长王财等在太平乡十五保召集当地群众开会时,突遭众匪冲击枪杀,王财股长和李树堂、张宏礼、王三官、刘绍高等五同志全部被其杀害。

  二月八日,五十六团二营四连一排长尹瑞山奉命带领本排从淮口出发,赴赵镇方向迎接师运输队送往该团的粮食、面粉等过节生活物资时,当他们行进到云项山下沱江边的三皇庙峡谷地带,突遭埋伏在山峰陡坡上的土匪的猛烈袭击。匪首胡云万率一千余人,利用他们占据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各种武器一起开火,我一个排的干部战士当即全部壮烈牺牲!万恶凶残的匪徒,还将他们剥衣碎尸、解体断肢。

  一次战斗竟然被敌人成建制的打掉我一个整排,充分暴露了金堂及其附近地区匪患的猖獗疯狂!

  这是我师自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以及挥师西进、南下入川,远征三千五百多里,参加诸多重大战役、战斗以来从未遇到过的重大损失!全师干部战士闻之,万分悲愤、怒火万丈!

  二月九日,五十五团排长李进和带领征粮工作队在赵家场准备召开群众大会时,突遭匪首蒋正南、伪保长高海波所率众匪袭击,李进和等三同志均遭杀害。

  竹篙是金堂东南的一个重镇,距县城一百六十多里。它地处深丘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是金堂与毗连的中江、乐至、简阳结合部边界地区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场镇。由于存在雄厚的反动封建势力,加之交通不便,故自清末明初以来的几十年间,均为当地封建势力的反动头面人物所统治。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川全境解放时,该地也依然在大地主、县参议员、青年党县主席、袍哥九山联合会总社舵把子贺松的统治之下。贺松及其弟贺良植勾结乡长、惯匪、袍哥九山联合总社付总舵把子罗云龙等反动封建势力掌控政权,拥兵称霸,自立章程,设卡收税,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残酷的统治着人民。

  三月九日临近子夜时分,突然枪声大作,震荡山谷,火把满山,火光划破天空。罗云龙纠集八个乡保的反动武装、地痞、散兵游勇两千余人并胁迫众多乡民,有组织有计划的同时围攻我驻南华宫的侦察连和驻禹王宫的四区政府。这伙凶恶的暴徒,乘夜晚天暗,占据马鞍山、和尚岭等山峰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我侦察连急速开枪射击,实施集团冲锋,来势异常凶猛。我侦察连连长郝振华、政治指导员王健皆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政治坚定,久经战争考验,迅即组织全连干部战士分兵把口,依托驻地独立院落,坚定沉着地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迅速打退这股匪徒的疯狂进攻。

  拂晓,匪徒设置在山顶上的数门土炮,连续向我轰击,铁沙碎石溅落房顶院落。接着又发起第二次攻击,一股从侦察连驻地背后马鞍山俯冲下来,一股从竹篙街上横冲过来,均被我英勇的战士击溃。

  大约十点多钟,匪徒又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窜在前面的几个亡命之徒,举着长长的竹竿,顶端是缠绕着一坨棉花点燃的火球,在众匪掩护之下,利用山坡麦地隐蔽向我汹涌冲击,妄图先烧毁我所依托的房屋后,藉势攻击。连长郝振华亲自组织指挥一个排的兵力沉着应战。待这群万恶的匪徒迫近我军只有三十多米之处时,他一声令下,顿时枪声齐鸣,弹为雨下,打得匪徒死伤众多狼狈逃窜,即刻粉碎了这次进攻。

  与此同时,围攻区政府的战斗也打得十分激烈。区委书记杜世生、区长秦世方和区公所的工作人员以及新参加工作的数十名知识青年,在五十六团征粮工作队队长刘登科、指导员张锡元带领的三十多名干部战士的组织指挥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凶恶的匪徒利用民房相连,挖墙打洞,迅速突入区政府院内,放火烧房,趁机猛攻。在情况非常危急之际,他们与侦察连取得联络,在该连一个排兵力的积极有力的掩护之下,迅速突围转移到驻地南华宫。

  下午四时左右,五十六团二营教导员老八路王林山率原驻在竹篙和尚岭实施机动作战的该营六连返回竹篙途中,闻听竹篙方向有密集的枪声,遂快速前进。临近竹篙时受到匪徒阻击。同时,遥望镇周群山皆为匪徒占领。区政府的房屋浓烟腾空。王教导员立即指挥六连,打退匪徒的阻击,直插竹篙镇中。此时,侦察连也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枪炮声,遂用军号联络,确知是六连返回。连长、指导员当即与区委、工作队的负责同志紧急协商。果断决定:部队立即出动,协同六连,冲出去合击匪徒粉碎围攻。政治指导员王健对部队进行简短有力地动员后,侦察连迅即敝开大门,吹响嘹亮的军号,高喊杀声,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敌人。连长指导员亲率两个排迅速攻占威协最大的马鞍山,并包抄堵击逃跑之敌。一个排在征粮工作队的配合下,直捣竹篙街镇之敌。这伙万恶的匪徒,在我军前后夹击之下,立刻土崩瓦解,哀嚎溃败,四散逃命。

  这是一次惊险的战斗!胜利的战斗!我师侦察连孤军驻扎在匪患猖獗的边镇,实遭两千多匪徒将近一昼夜的围攻,坚守激战,机智掩护地方政府转移,英勇地适时反击,击毙匪徒四十多人。而我无一伤亡,胜利的粉碎围攻,受到川西军区的表彰。

  二月中旬,军长彭绍辉将军偕同参谋长王兰麟,从陇南天水军部不远千里赶来金堂指导我师工作。彭军长是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文韬武略知识渊博。他及时听取师党委和领导的汇报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讲述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和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进一步分析了四川匪特的政治特性,指出他们是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匪患不除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人民也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纠正了部队中的和平麻弊思想和三皇庙事件我们被打掉一个排后,一度出现的过急过左的急燥情绪。使广大指战员深受教育和鼓舞。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斗志,英勇地投入到剿灭匪特的战斗中。

  当时,金堂在国民党四川保安司令部警保处长大特务杨超群和“反共游击班”训练出来的大匪首赖合山等人主谋策划下,凶恶的匪首蒋正南、罗云龙、欧光华等二十余股匪特,纠合地痞、特务、伪乡保反动武装大约2500余人。先后在赵家、日新、龙王、竹篙、官仑、福兴、隆盛等乡场发动了全面的反革命暴乱。他们与川西地区匪特勾结串通,遥相策应,一时疯狂猖獗。我师军事进剿遂即紧张、激烈地全面展开。

  五十六团出动最早。从二月十一日起在沱江两岸,北起赵家乡、淮口,南到竹篙以及与中江、乐至、简阳毗连的广大山区乡场农村,有计划有重点的连续进剿,给匪徒们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摸清了匪徒依托山区、互相勾结、跨境袭扰,时聚时散,夜聚晨散,出没无常的特点和规律。我军遂采取长距离的隐蔽奔袭,合围会击和拉网式扫荡的清剿战术。三月二日在福兴乡灶神庙消灭蒋正南、中江县兴隆乡匪首林尧生股匪一部。三月九日获悉蒋正南股匪一千余人聚集在谢家坝伺机蠢动。团长余友清率该团主力一、三营于当天傍晚6时30从驻地淮口出发经三河乡奔袭。同时,令驻竹篙的六连于当晚12时出发协同合击。部队十日拂晓包围谢家坝,扑空!遂令六连速返竹篙,余团长率部拆返金龙乡。十一日拂晓得悉竹篙暴乱,我军被围攻。即于当天5时出发,急行军5小时于当日抵达竹篙。始知,六连与侦察连协同作战已解竹篙之围。又于当天下午3时从竹篙出发,出击罗家沟。十三日晨由罗家沟向平安乡方向清剿。十四日由平安乡至垭口店,得知当地群众密报蒋匪在白庙子,我军当即追歼其一部。十五日在白庙子一带山地搜索时,发现蒋匪主力,我军迅即发起猛烈进攻,激战3小时,当场击毙凶恶匪首蒋正南和匪徒四十余人,其余残匪溃散逃命。

  余团长率部连续七天,辗转山区行程四百余里,穷追猛打,不顾疲劳饥饿跟踪追击。部队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昼夜兼程。有一个晚上没睡觉,有两个晚上也只睡了两、三个小时。有一整天没有吃饭,有的干部战士只能吃些红薯充饥。鞋子烂了就赤脚行进。终于将蒋正南这股金堂最凶恶的匪徒予以痛击。当广大人民群众闻听我军击毙土匪头子蒋正南后,群情振奋人人称快。纷纷向我军诉述匪患,报告匪情,主动为部队带路。接着三月十五日再次出动,连续三天进剿,又在三合、金龙、福兴一带追歼蒋正南、林尧先残部。

  三月二十五日直捣蒋正南老巢赵家乡追歼残匪一百余人,彻底歼灭了在金堂二十余股匪徒中为害最大最凶恶的这股匪徒。三月下旬,该团又组织了几支精干的小分队,在机智勇敢的侦察参谋强志清的组织指挥下,连续搜索,明疼暗访,昼夜追捕,在与竹篙相毗连的简阳踏水乡,捕获竹篙暴乱的匪首罗云龙。接着,又先后擒获王汉卿、林尧生等几个重要匪首并将其送县城关押。

  军事进剿中,五十七团也打得十分激烈。

  三月四日凌晨3时,太平乡乡长、县参议员、袍哥舵把子、恶霸欧光华,勾结起义后叛变的国民党师长马步修,福洪乡乡长、反共游击大队长张泰发、兰少元等人,组成“中华救民讨贼军”,马自封司令。纠集匪徒l500余人,并胁迫众多乡民参加。携有迫击炮、六零炮、轻重机枪、长短枪l000余支,实然围攻我廖家场驻军。幸好,三月三目子夜时分,我军得到匪徒可能暴乱的密报,付团长老红军王志才果断决定:立刻戒严,封锁街道、巷口,同时指挥所率两个连迅速抢占街镇背后的山峰,控制镇内天王宫、禹王宫等重要据点。匪徒在炮火掩护下,乘夜晚数次向我集团冲锋,均被我军击退。随后又与我军展开激烈的枪炮对射,形成严阵对峙。三月四日,王付团长密派当地可靠的群众张清选、张光礼等人和他们的亲属,伪装去走亲戚绕路急速赶到姚家渡向五十五团报告情况。师首长得悉,迅即决定五十七团团长老红军李绍珠率该团一、三营,五十五团一营,连夜出动进剿。部队三月五日5时集结,6时30分部署完毕,7时发起猛烈攻击。兵分左右两路,强攻猛打,匪徒当即溃散逃窜。我乘胜追击30余里,毙敌42人,俘获86人,我仅一战士负伤。

  这是一次紧张而激烈的规模较大的战斗!我军先后投入了三个营的兵力,始将这股凶恶的匪徒击溃。此后,五十七团两个营在李团长、王付团长的率领下,从北部的云顶山区到南部的石板滩等地广大的乡场农村,开展了拉网式的清剿,从北向南,从西向东,纵横扫荡,奔袭、合围、伏击,大小战斗20余次,始将暴乱平息。接着又按川西军区的指示,在石板滩成立金堂、新都、华阳、简阳、成都五县区联合会指挥部,我师付政委老八路孙洪志任总指挥,亲临石板滩继续清剿,防止匪特活动再起。

  在军事进剿的同时,师党委和首长本着“首恶者必办”的原则,决定在金堂县城和主要乡场,镇压一批凶恶的匪首。

  贺松,这个竹篙匪首,二月被我关押在县城后,为扫其威风,师首长令县公安局干警押其打扫街道,人民群众纷纷前来围观,该匪极端反动,关押期间仍与匪徒暗中联络策划暴乱。三月下旬师首长令将其捆押游街示众。接着在县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公布其罪行后,师政委老红军朱绍田亲自当场批准,将其镇压。

  韩子康,这个反动的二十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八连连长,策划抢杀派驻该连的军事代表王林奎政治指导员和通讯员刘戎子后,率该连逃窜,在赵家场的山村被我五十六团付参谋长田振峰率二营四、五连追击捕获后,师首长下令在赵镇召开赵义部队官兵万人大会,将其审判处决。

  师党委和首长随后又与金堂县委、县政府协商,连续数次组织临时人民法庭。召开群众大会公审枪决了王汉卿、毛青云、林尧生、罗云龙等匪首。搬掉了多年来压在当地人民头上的这几座大山。

  经过两个多月的军事进剿,大股匪患基本平息。但仍有少数匪首外逃。部分反动顽固分子分散隐蔽活动,妄图伺机作乱。据此,师党委和首长决定部队采取划分区域,分片进剿的办法。五十六团负责赵家、淮口、五风溪、竹篙等匪特严重猖獗的地区。五十七团负责廖家场和社情复杂数县共管的石板滩等地。各营连以乡镇驻地为基点,面向农村、伸向山区、全面展开、逐点清剿。深挖细查,彻底根除匪患,配合政府发动群众协助征粮。四月二十五日,奉川西军区之令调五十五团驻什邡、绵竹地区,清剿残匪稳定社会秩序,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各项工作。

  披荆斩棘平息叛乱

  二月中旬,彭军长来我师视察工作时,按照贺总的指示,从驻陇南我七军二十师、二十一师和军教导团选调三百多名干部,由红军长征时期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的十九师付师长兼教导团团长周智高率领,奔赴驻中江的蒋介石嫡系部队胡宗南部的裴昌会的第七兵团,执行改造教育任务。这既是适时的对国民党起义部队执行改造教育,也是防止这个解放战争时期进攻我延安的急先锋与驻赵镇的二十军中的一些极端反动分子可能的勾结骚乱而酿成四川局部地区大乱的重要决定。

  就在我们大张旗鼓的痛击土匪的同时,起义部队二十军中的一些极端反动分子,也先后发生了数起严重的武装叛乱:

  二月十四日,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八连连长韩子康、排长何志林、张唯中等与赵镇匪特马金城等人相勾结,密谋拖枪叛变。他们暗中联络好后,遂于二十一日下午,趁我军派往该连的军事代表王林奎政治指导员与人谈话时,从暗中连发两枪,将其杀害,通讯员刘戎子闻枪声操枪欲战时,也被韩子康的同伙带班军士冉明高枪杀。韩匪子康即率领该连92人,由匪特马金城引路涉水过河上山逃窜。当晚,我五十六团付参谋长田振峰,奉师首长之令率该团二营四、五两个连,连夜从淮口出发,向该匪逃窜的方向追击。二十二日拂晓,进至赵家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时,发现该匪正在生火做饭,我军当即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匪排长张唯中以下32人,韩子康也被当场击伤,押回赵镇,该匪除少数逃逸外,大部被歼。我五十六团二营四连连长郭体健和优秀的班长樊朝生即牺牲在这里。

  二月二十二日,二十军驻赵镇以北官仓镇的独立师(该师在淮海战役中,受到我军歼灭性的打击。杨森为了保持他的势力,为该师增捕兵员,补充武器弹药等装备,企图恢复建制。但蒋介石不给番号,故杨森令其暂称独立师)。执行军长杨汉烈下达的“立即收枪,和平整训”的命令时,二团一连连长孙海云,二连连长杨锟趁机骚乱,高声喊叫:“一营的跟我走!”部队顿时大乱,他们趁混乱之时,拖枪带走63人,重机枪3挺,步枪53支,驳壳枪4支,各种弹药5700余发。孙海云,杨锟带领叛变所部与当地数百名匪、痞相勾结,一时极为嚣张。竟敢于二十四日下午6时,包围独立师师部,擅自放走乡公所关押的数十名犯人。乘傍晚夜暗之时,穷凶极恶地集中火力,猛烈攻击师部。企图夺取该师已被收缴起来的大部份武器弹药,杀害我军派到该师遂行改造任务的干部战士。我军派到该师负责领导工作的军事代表、五十六团参谋长王风是一九三七年七月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政治坚定,机智勇敢。迅即组织我军干部战士和一些进步的起义人员,依托该师师部驻地的独立院落,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并指派五十六团政治处组织股长苗英,寸步不离地严密监控该师师长。并明确示之,若其敢有异动之举,立即开枪除去。这股叛匪异常疯狂,连续冲锋,实行强攻,战斗相当激烈,形势十分危急!幸好,我军五十六团余团长率领两个连急速赶到,立刻投入战斗,叛匪畏我所歼,慌忙逃跑窜到山中,同时,还有21名反动官兵也随其叛逃并携走轻机枪l挺。这场异常惊险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共打死叛军l人,打伤30余人。我军一个付政治教导员和一个政治指导员均被打伤。起义部队的一个连长和一个进步的士兵也被打死。

  二月五日晚上,七十九师二三六团一营三连排长刘树青在该排谎称:“营长来电话说,今晚要到山上剿匪,叫我们轻装出发”。在该营官兵熄灯就寝后,刘悄然乘夜带领53人,携走重机两挺,卡宾枪两支,步枪36支,由当地匪首为其引路迅速逃向石泉寺方向。

  二十军一三三师师长景嘉模等人反对起义,早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七目,竟率领该师流窜到川西北的平武、北川等地,妄图西逃。按贺总一野指挥部之令,二十军归属我师领导并负责对其改造后,我师首长多次与军长杨汉烈等高级军官谈话,示意其召回外逃的一三三师。他们在领悟我军的要求之后,即与一三三师取得电讯联络,我师首长当即派司令部作战参谋薛步安与杨汉烈的参谋长向廷瑞等人一同前往平武、北川等地与其洽谈。薛步安代表我军在北川与景嘉模等师、团军官会晤后进行了一周认真耐心的谈判。向他们反复讲述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动员规劝他们率部回来接受教育改造。在我军承认其为起义部队,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的条件下,景嘉模等人始有所醒悟。同时,他们也深感西逃无望,部队食宿极为困难,遂率部返回归建。但该师在返回金堂途经广汉时,又受到一些反动分子的挑动,竟然公开呼喊反动口号,书写反动标语,并对我军构筑工事开枪射击,实行哗变。二月八日奉川西军区之令,我师参谋长老八路于锡武和五十七团团长李绍珠率一个营急速奔赴广汉,协同当地驻军六十军一七八师迅速将其歼灭。这一正确果断的严历措施,对威慑数十万国民党起义部队中的极端反动分子,稳定川西地区的形势,具有重大作用。我军在广汉迅速平定一三三师的叛乱后,在四川境内的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小股叛乱依然频繁不断,但整师整团的叛乱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发动群众建政清匪

  四月十一日,师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师长老红军何辉燕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剿匪、征粮、平叛和协助地方建政等工作。会议决定抽调干部200余人组成武装工作队,由朱政委亲自率领下乡,协助地方党和政府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社会各阶层的情况和动态。分别召开群众大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大小会议,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向广大群众宣讲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和我党我军的各项方针政策。人民群众迅速觉醒。随之,在区、乡依靠基本群众建立农协会、农民自卫队、清剿委员会,逐步实行“枪换肩”建立区乡人民武装力量,有力地巩固了人民政权。与此同时,进一步宣传贯彻我“首恶者必办,协同者不问,立功者受奖”和“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剿匪政策。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清查举报匪情,组织联防,捕捉匪特,教育启发匪属,规劝匪自首投诚,悔过自新,形成强大的政治攻势和群众性的剿匪肃特运动。经过三个多月艰苦细致扎实的工作,到七月中旬我师驻区的土匪特务基本肃清,社会目趋安定,城乡物资交流通畅。金堂和什邡、绵竹地区出现了新的局面,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积极投入生产建设。

  剿匪平叛是我党我军同国民党蒋介石残余势力的紧张激烈的残酷斗争。六个多月的剿匪平叛中我军共逮捕和俘掳匪特约1400余人,击毙约600余人,争取自新投诚约l600余人。缴获机枪和长短枪1700余支,六0炮4门,子弹2万余发。同时,我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师牺牲连以下干部战士47人,负伤致残付教导员以下约120余人。

  五月,师党委和首长决定:将经过三个多月改造教育的起义部队国民党二十军整编补入我师。九月初我师奉令返回陇南,同时带走驻中江经过改造教育的起义部队第七兵团。抵达甘肃徽县后,接彭总之令,除少部整补我七军外,将其大部调到陕西关中补充我军十九兵团。

  时光飞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金堂及川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如今赵镇高楼林立,沱江百舸争流,城乡繁荣兴旺。展望未来,这片被烈士用鲜血浇灌过的土地上,一百多万劳动人民,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创建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