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青藏往事事业爱情好典范 战友兄弟井永建 天路建设中的骨干精英(之十五)

  

 

青藏往事事业爱情好典范 战友兄弟井永建

  天路建设中的骨干精英(之十五)

  

  井永建是铁道兵十师作战科的一位参谋,祖籍南京。他身材苗条,长相英俊,是标准的帅小伙。

  他为人处事温和善良,任何时候都是满脸笑容,可亲可爱。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作风井井有条。对战友情、朋友情也特别重视,经常帮助别人除惑解难,是一位热心肠的好战友。

  井永建是从上级机关调派到乌兰县铁十师,来主管新线运输的一位专业人才。

  当时青藏铁路刚刚竣工,新线开始运营,困难大,事故多,尤其是关角沟的"灯泡线(即铁路展线)"地段,铁路来回盘旋,桥隧相连,坡徒、弯急、路险,需双机车牵引。仅两个车站区间高差竟然达到了400米,经常发生刹车失灵、溜车等现象。火车下坡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车轮与钢轨之间经常擦出一道道火花,十分惊险。

  


  关角隧道出口铁路8字形展现的一段


该展线巳经被青海省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

 

  此段铁路经常发生溜车、掉道等安全事故,他经常没日没夜的去现场处理。

  井永建的工作就是严格把关,进行安全教育,监督故事处理等内容。客观上严查超载、超速,主观上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工作粗心。把一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重大,人命关天,认真细致,安全运营是他的工作标准。善心、爱心、责任心促使他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大意和松懈怠逸。

  他说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半夜来电话,并经常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记得有一次列车发生了意外事故,他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末归,回来后人十分憔悴,几乎都变了形,又黑又瘦,令人心疼。但他为了工作,不怕吃苦受累,宁愿放弃休息,也要圆满地完成领导交办的艰巨任务。

  这么重要的工作,由于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完成的特别出色,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大家在一起时,都特别开心,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议不完的题。有时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闲聊到了天亮,甚至不用洗漱直接去操场集合出早操,也丝毫不觉得累。

  当时的早操制度也特别严,那个部门人数不够,将被公开点名批评甚至大家一起罚站。

  姜培敏师长坚持每天监督出早操,亲自迎风而站,挺立队前,威风凛凛,表情严肃。有人稍微去晚一点都会提心吊胆,所以大家根本不敢马虎。

  潘强副师长更是大抓作风建设不放手,部队绝对禁止留长头发,穿喇叭裤。当时地方已经流行,而部队谁要敢把军装改成喇叭裤,他会毫不留情地撕成碎片。

  每次部队集合开会或者看电影,他们都要站在机关的大礼堂门口,一个一个地检查,有问题的除不让看电影外,还要令其领导做出深刻的检查。

  当时部队的作风建设还是十分严格的。

  井参谋最年轻,他遵守纪律,也最注意个人的军容风纪,干净利索,臥室整洁有序,常常给人以健康向上的感觉。

  井参谋对朋友都十分诚心。记得有一次我去西宁市出差,正好遇到了井参谋也在西宁休假,当时的电影《少林寺》刚刚上映,真是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导致黄牛票贩子横行,有时甚至花高价都难以买到。

  他好不容易托人买到了两张电影票,宁肯不给家人,也要先留给我看,那怕家人去买高价票他也不管,由此可见他对朋友的态度和为人。其人缘、人品出类拔萃,是全体留守人员里公认的一位优秀青年。

  而在政治部门工作的女兵史瑞,也确实是十分的漂亮和优秀,工作能力极强,待人接物活泼开朗、端庄大方,才华出众,且能歌善舞。

  他还经常和我们留守的战友们拼酒论英雄,是男兵们心中的才女和女神。

  可以说他(她)二人确实是郎才女貌,且一见钟情。但是由于受到当时部队的制度纪律、政治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约束,二人都顾虑重重,时远时近。

  留守的战友们此时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也一致达成共识,积极促成,当好红娘。

  除了认真做好双方的工作外,直率的王湘智参谋还当着他二人以及众人的面对井参谋说:

  "你把她娶了算了,不要再啰嗦了,磨磨唧唧的,那像个男子汉"。

  他的直率引起了大家的开怀大笑和认同。同时也得到了留守的师领导们的认可。

  比如当时的政治部主任李宪冰甚至调侃式的对井参谋说:

  "井永建,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勾引我们政治部里最好的女兵,竟然敢勾引我们太原府的才女,你有什么本事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

  大家也不断起哄,炒热了气氛,促进了发展。

  二人能够喜结良缘,我们留守的战友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人幸福美满,也是我们大家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

  兵改工以前他们二人都转业到了南京市,井参谋长期从事公安工作,而史瑞因工作出色,还当上了文化局的局长。

  虽然路途遥远,信息不通,但他们都没有忘记老单位、老战友,还曾经多次来到西安、咸阳等地,参加战友聚会,共叙友情,同忆过去,令人感动,令人高兴。



  井永建、史瑞来西安、咸阳时与本人合照
 

  我们至今仍然保持着联系,老井还经常会给我发送来一些正能量的图文及搞笑视频,观后既长知识又令人欢乐开怀。但由于近年来眼睛严重退化,视力极差,只好极力控制着观看手机,所以漏读漏复了很多信息,也不知他们是否理解。另外我也十分羡慕他们的退休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和健康快乐,经常走南闯北,旅游观光,享受人生最美好时光,他们还不断给我发来旅游照片,大家共同分享欢乐。记得有一次我还给他们回复了一段,现回忆抄录如下:

  赠铁兵战友井永建、史瑞夫妻

  (观二人旅游照有感)

  夏来春去花红柳绿,

  永建史瑞幸福无比。

  青藏精神永难忘记,

  人生圆满皆大欢喜。

  爱好广泛寻找乐趣,

  外出走走调养身体,

  高原岁月时常回忆,

  战友情谊牢记心里。

  同时祝愿你们在生活中,

  用圣人的胸怀面对,

  用科学的方法支配,

  用皇帝的御饭养胃,

  用清洁的空气洗肺,

  用小猪的感觉去睡,

  用灿烂的阳光晒被,

  用青藏的相聚回味,

  用初恋的雨露滋润,

  用驴友的胆识列阵,

  用铁兵的精神狂奔,

  用主席的思想前进。

  愿永建史瑞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留守期间最好笑的还有政治部的女兵王新梅,据说她转业到地方后曾担任环保局的副局长。

  当时她是留守人员中年龄最小、兵龄最短的一位,但她天真无邪,没大没小,是一位特别可爱的小姑娘。

  她甚至可以在一位秃顶的师副政委头上摸来摸去,口里还喊着"白儿亮,白儿亮"。

  战友们打趣地说,你真够胆大,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而年迈的副政委也很慈祥,只是呵呵一笑,他和一帮年轻人在一起也确实很开心、很快乐。

  当时的官兵之间相处的确实十分融洽,是名符其实的官兵一致、同甘共苦。

  青藏铁路令人难忘的留守战友还有:

  计划科工程师李建军,

  政治部人事处干事闫秀君,

  政治部干事刘建良,

  后勤部助理肖克斌,

  机要科参谋姚永宣、张继新,

  电影放映队队长牛德贵等好战友。

  青藏线留守到最后的领导还有:

  副师长(副局长)丁明德,

  师副参谋长尹玉练(已去世),

  师作训科副科长董云泰(已去世),

  施工技术处副处长刘俊阳(已去世),

  运输处处长任世治(已去世),

  设备处高级工程师游思江(已去世),

  财务处科长刘杰,

  施工技术处工程师陈准民

  师作训科参谋王胜德

  兰州办事处的主任姚明芳

  西宁招待所黄维刚、窦永江、刘国治等。

  照片左起:左西宁、刘建良、王湘智、井永建
         雪后(6月份的雪)在青海省乌兰县城合影。

 

  天路建设期间,自己所认识的战友,当年都是各个方面的骨干精英,走向社会以后,他们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保持了铁道兵的优良传统,发扬着青藏线精神,勇挑重担、吃苦奉献,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精英骨干 大有作为,

  亲情友情 与爱相随,

  初心不忘 激励后人,

  天路军魂 铁血长存。

  注:文中图片除人物照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二0二四年七月于西安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