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在蒙华,我是班组长(2)【原创】




在蒙华,我是班组长(2)【原创】


       因为班组里每个活儿完成后,他都是第一签字人。这个字不是随便签下的。蒙华推出的“三检”即自检、复检、专检。自检由现场班组长负责,主要按工序规定的检查项目逐项自检、签字;复检由工区技术员负责,对班组长自检结果进行复检、签字确认;专检由工区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对已完工序进行终检验收,同时加强对工序质量的过程管控,将控制关口前移。这样三关下来,确保了质量验收达优。
       谭中晶说,以前在别处,提的是“安全质量”,而蒙华提的是“质量安全”。同样四个字,但顺序一变,那意义就不同了。只有质量有保证了,才有安全啊。
       那天,在检查中,他发现了一处螺栓连接不实,他把工人叫来,狠狠地批评,立即改正处理。那人说,不至于吧?小题大做。他说,这处,我不签字。虽然返工了,但他知道那人是有情绪的。
       晚上,他多加了两个菜,把那人也叫过来吃饭,在吃饭时,他说,还记得咱村的小王吗?一提小王,饭桌子上的人都不说话了。这位膀大腰圆的汉子眼圈红了。
       那是1995年,18岁的谭中晶告别父母,远离家乡,第一次出远门打工。在京九线,挖隧道。跟他同来的,还有一位伙伴,是同村的小王,比他大一岁。初来乍到,没有技术,只有一身力气,就都在一条隧洞里挖土锄沙。那天,正干着活,突然拱顶落下块大石头来,砸中小王,小王当场人就没了。那种情景,他不敢回忆。现在每当春节回家过年,小王父母遇见他,都刷刷地流眼泪。有时候,远远看见小王父母的身影,他都慌忙躲开,因为怕触动老人的伤心事,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才好。因为看到他们,他就想起小王,那生龙活虎的样子。一对父母,蹒跚着步履,衰老得不成样子。他无法面对,总觉得自己是罪人。而侥幸自己还活着的同时,更加体会到安全就是命啊。提到逝去的小王,这位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汉子,说不下去了,当着大家伙的面,擦拭起眼泪来……
       这是谭中晶人生的第一课,血的教训呢。
       他说,事故的原因,就是隧道的初支做得不到位,造成的。一颗螺栓也不能马虎,咱们的命都是珍贵的。
       塌方也赶上过,那是他在别的项目干活,还好自己幸运,只是擦伤点皮。究其原因还是初支跟不上、仰拱跟不上,造成了塌方。谭中晶说,那人在隧道里,老靠运气赌生命,老靠着老天爷保佑,那能成吗?那心里能踏实吗?家人哪个放心的下,一席话,吃饭的人,想起小王心里都是酸酸的,都低下了头,随后又都点着头。
       自从小王出了事,谭中晶父母就劝他别干了,回家种地算了。可是,他在家里是老大,下面的弟弟妹妹都在上学,还要靠他挣钱养家呢。他只有安慰父母,没事,我命硬。母亲成天为他提心吊胆,以至于逢年过节专门为他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想一想,那些年,都是怎么过的。
       如今,还哪有这些顾虑,在这条铁路上,我自己干的话,我心里最清楚,那就是踏实。蒙华的管理理念,蒙华的制度,我们农民工是第一受益人。谭中晶眼里放出了光芒。
       我签下了《质量责任书》和《工程质量承诺书 》,就是下了保证。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你们负责;对我们干的活负责就是对这条铁路负责。
       之后,这些工人就非常自觉了,他们懂得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谁也不会给自己挖坑自己跳的。
       是啊,长期以来,与国内其他施工企业相同,铁路建设中每年都雇佣了大量农民工,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以及归属感和地位,才是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质量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班组是工程项目运转的最基本单位,班组长则是这一基本组织的最有效“领头人”。因此,这“牛鼻子”被蒙华牵住,就好办了。
       接着,谭中晶更多地尝到的是“甜头”。在每月的班组考核中,他们班组单项工程‘一检合格率’都是合格,他这个班组长每月都能得到奖励500-800元。他用这些钱,请大家伙吃饭,给大家改善伙食。不光在物质待遇上班组长得实惠,班组长还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各种会议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
       在蒙华铁路公司晋豫指挥部,我们看见了班组长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工作履历、历年获奖情况、工程质量责任与承诺、当前工序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及每个月的综合评比结果等。这些内容,大家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都会查询得到。
       如果有太多的不良记录,这个项目完工后到其他项目找活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谭中晶没有这个担心,中铁五局通过评价考核,给班组干的工程分为ABC三类。这个工程谭中晶得了A。如果这次谁得了B,下个工程就够呛了。要是C的话,下个工程竞标就没人要你了。
       谭中晶说,我的班组是优秀,我们干的工程是样板。因为他们现在知道了“标准”(依据),以前在别的线上,不知道“标准”是什么?现在都是明了的。
       谭中晶以前管人没有标准,工人就说他没事找事,鸡蛋里挑骨头。如今他不说,工人心里都清楚标准在哪儿,他指出不足之处,工人立马就改正,因为他们知道他不是胡说八道,不是瞎指挥。
       现在明确了班组长责任,又是给待遇又是给支持,因此,工作中发现问题我就会理直气壮地提出来。谭中晶也让小组里,人人都参与进来。他下面有几位小组长。他们每天吃晚饭碰头,说说这一天现场遇见什么问题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而他所在的项目部,每周都集合班组长培训一次。蒙华铁路公司晋豫指挥部领导,也经常主动联系他们,找他们沟通。这么人性化的管理,让他感动。
       最让谭中晶舒心的是,在蒙华干,没有拖欠工资。
       这不嘛,他们家的财政部长在老家给他打电话,说,你发工资了。
       他明知故问,多少钱?
       媳妇说,不告诉你。
       他说,我支点行吗?
       媳妇咯咯笑着……
       他记得那年,在别的工地,自己正在隧道里干活,媳妇给他打来电话说,女儿生病住院了,家里没钱了,让他回去。可他回不去呀。媳妇说,你人回不来,那先给家里寄一些钱回来吧。医院要押金,我都凑不够。他没有啊,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媳妇在电话里都着急得哭了。媳妇说,那你让我怎么办?他安慰说,钱,你不用管,我肯定有办法,你照顾好孩子就行了。撂下电话他就找工友们东拼西凑,借了几千块钱邮寄回家。本来对家人就有愧疚,这事更让他心里不安。 现在不为钱而着急了,蒙华铁路公司提出,“关爱农民工,构建和谐劳务关系”绝不欠农民工一分钱,他们的腰包鼓了,家人都欣慰了。
       在这里,他非常自豪地说,我有了尊严。
       往期回顾:

  隧道里的诗意人生(4)

  洞庭湖上的美丽彩虹(4)

  指挥长的故事之历史给陈野的启示(1)

  指挥长的故事之陈伟的“功夫”(6)

  化解天下“第一难”(3)

  蒙华设计的情感表达(2)

  监理总监赵建刚(3)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