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梦圆关角山留恋情满载   ——“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活动总结(上集)


  

 

梦圆关角山留恋情满载

  ——“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活动总结
(上集)

  


杨明秀
 

  在庆祝建党百年辉煌并开启新的历程的交汇之际,原铁道兵第10师老战士,于2021年7月10日在高原古城西宁,组织了盛大的“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活动启动仪式。顺利完成预定的活动内容和行程之后,7月15日随着各路战友们的平安返乡,此次活动己安全、圆满、胜利地落下了帷幕。

  回顾这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做法和特点:

  一、认真负责,细致做好重返准备工作

  1、不忘初心,发起再上青藏线活动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冻土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座丰碑,铁10师及中铁20局曾四上青藏高原,为青藏铁路建设立了丰功伟绩,指战员们对天峻县关角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

  2019年4月“重返襄渝线,牵手战友情”活动结束后,筹委会应战友们有生之年想再次回到参战过的青藏铁路,重温当年军旅生涯的青春岁月这一愿望,为圆梦青藏线,弘扬和传承铁道兵精神,开始筹划重返青藏线活动,委托青海杨明秀战友为承办这次活动做好调研工作。

  9月25日,筹委会听取了杨明秀战友的初步设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设想符合实际,并一致表示愿意为满足战友们再上青藏线的愿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9月26日,筹委会袁武学、杨明秀在咸阳铁原宾馆向中铁20局原党委书记简盛雨、副局长马登峰、工会副主席方涛敏、医院院长杜拴盈等首长和战友汇报了再上青藏线的计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增添了做好这项活动的决心和信心。委托杨明秀战友做好进一步的调研工作,提出活动策划和实施方案。原设想于2020年组织完成这一活动,因疫情影响推后执行。

  2、建全组织,精心策划细心安排

  1)组建团队,紧张有序地开展筹备工作

  2021年3月27日,筹委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专题讨论杨明秀战友提出的活动方案,形成了初步意见。参考重返襄渝线的做法,会议提议由47团一连和卫生队为活动发起单位,原一连和卫生队领导干部胡可荣、赵祥根、杜拴盈、刘彦照为顾问,成立由袁武学为主任,杨明秀为常务副主任,李明亮、雷积贤、冯克宁、孟树林、刘国治为副主任的筹委会领导班子,组成了由陕西铁兵、学兵和青海铁兵战友参与的工作团队,下设联络指挥组、宣传组、财务组、医务组、接待组。会后印发通知,根据战友分布情况,由各省或地区的联络员负责,开始摸底报名。

  2)合理安排,满足战友们的不同要求

  考虑到战友们的年龄和身体的实际情况,这次活动采取“周边游”、“全程游”两个阶段,安排红色之旅、赏美之行两项内容,既满足战友们“重温关角情”的愿望,又兼顾战友了解欣赏西部风情、青海大美风光的渴盼。报名参加活动的各地战友(含亲属)、工作人员共140多人,其中参加全程活动的战友(含亲属)、工作人员共125人,共叙战友情谊,欣赏美丽青海。

  3)确定主题,让弘扬铁兵精神贯穿全程

  本次活动是2011年8月十师战友重返青藏线的延续和深入,是建党100周年庆典之际的一次红色之旅,重温战友情谊的友谊之旅,活动主题为“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传承铁兵文化,弘扬铁兵精神”。通过在西宁举办的启动仪式,在天峻县组织的关角隧道重温活动、烈士陵园祭奠活动和新关角隧道参观活动,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新天峻的变化魅力,为我们当年做出的贡献而自豪,祝福新时代天峻县能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

  4)实地考察,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

  2021年6月14日至17日,筹委会袁武学、杨明秀、李如银、蒋云香战友和青海国旅尹文明总经理一行5人,对此次活动行程线路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车辆、用餐、住宿及景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对接,并对活动细节做了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报名、费用核算、接站接待、报到登记、物品发放、用餐住宿、车辆安排等,都做了详细安排。从参加人员的范围、对外联络的需要考虑,建议活动名称为“铁道兵第10师老战士重返青藏线”。

  6月22日上午,筹委会在西安听取了实地考察情况的汇报,在原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和要求,下发了新的活动通知。在3月份预报名的基础上,要求参加人员准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电话、行程、缴费、入住时间、纪念衫型号等信息,适应服务保障工作的要求。

  3、及时汇报,赢得首长的认可和支持

  6月24日下午,筹委会袁武学、雷积贤战友到中铁二十局咸阳基地,向原20局简盛雨书记、工会方涛敏副主席、纪委刘绵俊副书记、医院杜拴盈院长等首长汇报了重返青藏线活动准备工作的情况。简书记等首长对筹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原47团一连和卫生队共同倡议发起此项活动表示赞扬,同意活动名称为“铁道兵第10师老战士重返青藏线”,希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办好西宁启动仪式、关角隧道主题活动、天峻烈士陵园祭奠活动,彰显重返活动的重要意义。鉴于一连和卫生队领导干部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本次重返活动,筹委会不再设顾问,特聘1962年入伍参加本次活动的原47团组织股长许洪翔、青藏线新管处连长邱月明为筹委会名誉主任。袁武学代表筹委会全体同志,感谢首长对重返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并表示将与参加筹备工作的全体战友,不负重托,努力工作,圆满完成既定任务。中铁20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对原铁10师老战士组织的这次活动,表示由衷的敬佩和真诚的祝福,并全力支持这次活动,在微信号、网站、报纸上进行宣传,回馈大家身上所体现的爱党、爱国情怀,对火热部队生活的留恋,对如今企业的信任与祝福。

  二、严密组织,精心落实各项预定方案

  1、明确分工,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在重返青藏线活动中,筹委会下设的各组负责人和全体成员按照分工积极负责,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联络指挥组:组长冯克宁。由孟树林、李如银负责报名联系,杨明秀、尹文明(国旅)负责协调处理活动期间吃、住、行保障工作及相关事宜。参加这次重返活动的有来自北京、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铁47团战友和师直、新管处、48团等地战友和亲属共140余人,其中有1962至1968年入伍参加过成昆、襄渝、青藏铁路建设的老战友,有1970至1973入伍参加过襄渝、青藏铁路建设的老战友,也有1975至1979年入伍参加过青藏铁路建设的老战友,有军嫂、二代,也有在襄渝线与铁道兵并肩战斗的陕西学兵战友。各地区领队(四川郑子荣、湖北李树谦、陕西冯克宁、贵州伍崇峰、青海祁大有、宝鸡学兵魏凤琴等战友)全力配合,大力支持,为此次活动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指挥车、旅游大巴车、媒体车8辆车组成的车队统一调度,大巴车实行车长制,李树谦、祁大有兼任车长,每天晚间开碰头会,沟通当天信息,安排次日活动,确保了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宣传组:组长雷积贤。由陕西学兵刘伯龙战友帮助美工设计,从纪念品字体设计、衣帽标微图案,到音频图案、签字背景墙、车辆统一编号图案、旗帜等,做出了既美观大方又紧扣主题的精美设计,为此次活动增添了光彩。原师文化科干事、火箭军工程大学韩怀仁教授拟出的对联“当年洒血流汗筑天路青春无悔,今日逐梦追心回高原桑榆生辉”,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在主会场和关角隧道采用和悬挂,起到了点睛作用。青海乘愿传媒汪成福、北京摄影团队国立军、海西电视台记者扎西措毛等人负责,全程精心拍摄,启动网络平台直播,使整个活动锦上添花、精彩纷呈、盛况空前!海西州电视台播发了《生命禁区筑长隧,魂牵梦绕续前缘》的新闻,报道了“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活动的感人场面,柴达木报和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同时做了转播,并用采访到的素材制作专题片,陆续进行报道,“铁道兵10师的老战士们回来了”,在海西乃至青海全省引起了热烈反响。北京摄影团队直拍、航拍了活动全程照片和录像资料,国立军补充史料、精心编辑了寻梦报到、启动仪式、西宁旅游、天空之镜、激情岁月、第二故乡、祭奠英烈、幸福天路、新的征程等9个专题美篇发给战友们,让短暂活动成为永久记忆。青海乘愿传媒拍摄了400多G的照片和录像资料,正在三机位合成加紧制作专题片。在媒体、摄友和全体战友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使这次重返活动成为一次重回当年故地的圆梦之旅,续写战友情缘的友谊之旅。

  财务组:组长伍崇峰。由宋汉萍、初秀华二位学兵战友负责收款登记、费用支出。因部分老战友不会使用转账手续,二位学兵战友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用代收、转账、现金等多种方式收缴报名费用,尽可能地为战友们提供方便。按照周边、全程不同行程预收费用,依据实际行程进行结算,对因故临时改变行程的战友如实减退费用。对活动全程的费用支出统一管理,每次用餐都认真清点人数,与国旅及时交流核对,做到帐款收支清楚。在几位战友的资助下,费用实现了收支平衡,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医务组:组长向小平。首席医生蒋云香和47、48团卫生队的战友们支持配合。此次活动地处高海拔地区,筹委会始终把确保战友们健康出行安全归来作为首要任务。两次活动通知都强调了参加人员的身体条件,如患有不宜参加高原旅行疾病者慎勿报名,年过七十的老战友需有家人陪同。为克服高原缺氧,缓解高原反应,报到当天下午邀请原47团卫生队战友,北京市第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向小平,原48团卫生队战友、天峻县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主任蒋云香,给大家开设了《心脏保健与高原防护》专题讲座。行程中,大巴车辆配备有氧气瓶和相应的常用药品和急救包,向小平战友在车上为大家讲解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常识,示范并带领大家做保健操。一路上,47团卫生队向小平夫妇、冯克宁夫妇和牟庆国、王振海、张世婷、韩宝秀、韩芬芸、拉毛旦智、申贵明、胡光英等战友,发扬军队卫生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热心为战友们服务。48团卫生队蒋云香战友提前给每位战友购买了抗疲劳防缺氧的红景天保健药和常用药品及备用氧气瓶,全程为战友们服务,恪尽职守的坚实保障下,克服了高原缺氧,高原反应等症状,使大家平安健康而归。

  接待组:组长王桂兰。有陕西魏凤琴、宋汉萍、初秀华、王红和青海祁大有、张生林、张生秀、李安时等战友参加,负责接站、报到登记和纪念品、衣帽发放,配合国旅做好住宿房卡分发等项工作。专门安排祁大有等青海战友负责在火车站接站,先期到达的李树谦等湖北战友也多次到车站迎接战友,让来到西宁的战友感到亲切和温暖。活动过程中,他们主动承担任务,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服务,让战友们时时感到家的温暖和战友的关怀。
 


 

       未完,请看下集


       图片说明:
       1、第一张、最后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第二张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