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个晚上,担任青藏铁路关角隧道进口施工的铁道兵第47团2营,正在营部的露天广场上看电影。即将结束时,突然放映停止,营部的管理员通知测量班、通信班等八名战士,紧急赶往隧道洞口的抢救站报到,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到达以后,看见军医们正在抢救一名在施工中受伤的战士,我们前来的任务就是输血救人。由于施工连队的任务较重,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所以营领导决定让我们营部的勤杂人员前来献血。
我看到受伤的战士很年轻,虽然全身盖着棉被,只看到露在外面那张苍白的脸,很英俊,他双目紧闭,可能由于伤势较重,失血太多,人已经昏迷了过去。
我们来到抢救站以后,也逐个地进行了检查化验,等待着抽血。
这时受伤的战士,突然睁开了大大的双眼,看着我们,双手使劲推开棉被,浑身用力,好像要坐起来一样。军医们赶忙把他按住,并盖好被子。他好像很不甘心,精神十足的反复挣扎,也没有说话和呻吟。
我当时心中还在想,是不是伤情已经好转了,脱离危险了吧。但稍许,只听见站长悄悄地告诉身边的医生:"停止抽血和输血"。
稍后,那位可爱的战士也慢慢的停止了挣扎,大大的双眼也慢慢地闭上了。
医生们一阵慌乱,全部投入了紧急抢救。但最后再也没有了任何动静,一条雪白的被单盖在了他的身上。
我们在场的战士们顿时哭成了一片。还有几个认识的同乡战友已经放声大哭,悲惨凄凉、令人心碎。
后来我们大家对烈士鞠了躬,敬了礼,心情沉重的回到宿舍时已近午夜。
忽睁的大眼、用力的挣扎、慢闭的双目、雪白的床单……。抢救的医生告诉我们,这就叫"回光返照"。这样的印象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雪白的脸庞、英俊的面容、年轻的身躯、无望的挣扎……。也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人去世的全过程,虽然我们不认识,但却感觉到了撕心裂肺的痛以及莫名其妙的心慌气短。
令人不解的是这位战士为什么一直没有讲话,没有呻吟,甚至没有看到他痛苦的表情。
是他用坚强的意志,强忍着,还是伤痛使他不能开口。
虽然心中存有疑问,也没有勇气再去问问医生,因为战士的牺牲,是大家的共同心痛,不堪回首,所以都不愿再提及,尤其是医生,抢救失败,心存内疚和遗憾。我也没有必要再去继续追问细节。这也成为了我心中永远未解的谜。
但年轻烈士的形象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目中,永不磨灭、永垂不朽。
为修"天路"损金身,
多方施救难回春。
战友离去肝肠碎,
烈士容貌刻我心。
二0二三年六月于西安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