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到过祖国的大西南吗?乘坐过成(都)——昆(明)的火车吗?透过飞驰的列车的车窗,沿着蜿蜒的铁道线,您可看到矗立着的一座座烈士陵园,安卧在那里的是我年轻的铁道兵战友的亡灵。
50多年前,为了祖国大西南的三线建设,为了毛主席“成昆线要快修”的命令,铁道兵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去殉祖国的事业,牺牲在铁路施工的前线。烈士陵园的墓碑上分别写着:“为修建成昆铁路牺牲,时年十八岁”、“时年十九岁”……
1970年4月的一天,我妈妈接到电话,让立即回成都我姥爷家中。几天后,妈妈带着疲惫和悲伤从成都回到了金堂,她拉着我说:“你小舅舅牺牲在成昆铁路施工工地上。”怎么会这样呢?这不可能!小舅舅前几天还给我写信说,修完成昆铁路还要修渡口支线,还要去北京修地铁,还要出国修坦赞铁路;还要等休假回成都,看我姥爷姥姥、看我爸爸妈妈……妈妈告诉我:姥爷说,咱家第三代当兵的人就是你了。于是,不满16岁的我到铁道兵第五师特务连当了一名新兵。
25团的郭希增团长带我去祭扫烈士陵园。我在烈士墓前肃立默哀,仔细地阅读着:“孙剑明烈士四川成都市人 男 汉族 1949年6月出生 1968年入伍 1970年4月17日在渡口建设中因公牺牲 时年20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8727部队”。
我眼前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墓碑,墓碑后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本该是鲜活的生命,本该是朝气蓬勃…….郭团长带着我沿着新铺轨的铁路参观,给我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道理,给我讲朝鲜战场上老铁道兵的故事。多少年后,一位老兵告诉我:剑明本可以不牺牲的,当时,组织上准备调他去机关任参谋,征求意见时,他却说:我是红军的后代,应在艰苦的施工第一线多锻炼。于是,为了排除“哑炮”,为了毛主席“与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的命令,他倒在了成昆铁路渡口支线的九道拐隧道塌方砸下的巨石中,牺牲在成昆铁路1970年7月1日通车之前。当战友们冲进隧道,从乱石中扒出血肉模糊的剑明时,他的鲜血已渗进大地融进祖国母亲的怀抱。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位1965年入伍的四川泸州籍老兵。
当部队处理后事的同志对我姥爷说:“首长,对不起”时,时任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的外祖父,强忍老年丧子的悲痛说:“当兵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再送两个儿子去铁道兵”。
在开发祖国大西南的三线建设中,在修建成昆铁路中,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脊梁。成昆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川大流急,线路迂回重叠,桥隧相连,平均每1.7公里有一座桥梁,每2.5公里有一座隧道,每2.5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当年国务院大西南三线建设总指挥彭德怀元帅在视察成昆铁路工地时,深深地为铁道兵战士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动容。在向烈士墓地献花时,这位信奉“慈不掌兵”的老帅潸然泪下,他动情地说:“一定要把墓碑立在沿线最显眼的地方。”
2022年5月28日修改
图片解读
夜深人静时,翻开我家老照片,那刻骨铭心的往事萦回难忘……
图一 那是1961年冬天,我和我的舅舅、姨姨们留下了这一张《当年》
那时我们真小:二舅孙剑锐 成都七中初二学生, 三舅孙剑光成都七中学生, 小舅孙剑明、大姨孙剑平 小姨孙剑英和我都是小学生;
(前排左起 孙剑平 孙剑英 段海燕后排左起 孙剑锐 孙剑光 孙剑明)
图二执笔从戎
照片上题写着:执笔从戎参加解放军,应征入伍保卫毛主席。
全家欢送剑明参军1968.3.29
照片人物 前排 姥姥苏磊 孙剑明小舅 姥爷孙传学
后排 剑英姨 剑锐二舅 剑光三舅 剑平姨
1968年小舅舅孙剑明入伍从成都来到四川省渡口市(现攀枝花市),编入铁五师二十五团五营二十二连,参加了建筑西南经济战略大动脉成昆铁路的大会战。短短两年内剑明先后被评为五好战士、光荣的加入共产党、担任副班长、评为铁道兵二十五团标兵,出席了铁五师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图片三(剑明在成昆铁路渡口支线九倒拐隧道口)
图片(四)剑明和战友们在施工的隧道口(前排蹲者);
(照片五题词)前赴后继:父母革命儿接班,主席思想代代传;
弟弟牺牲哥上前,彻底消灭帝修反。
照片人物:前排 姥姥 剑光三舅 姥爷
后排 剑平姨 海燕妈妈 剑英姨
1970年10月,姥爷对我说“咱们家第三代当兵的就是你了,到铁五师去锻炼吧”。于是,16岁的我来到铁道兵第五师特务连当了一名通信兵,直到1984年转业。
图六段海燕在鉄五师特务连(攀枝花米易县 1973年)
图七1974年春,鉄五师奉命进新疆修建南疆铁路,孙剑锐 孙剑平 段海燕到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园扫墓
2010年7月,成昆铁路通车40周年,孙剑锐夫妇专程到攀枝花同德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图八 孙剑光为烈士弟弟扫墓。
(图片及烈士遗物2012年11月已送铁道兵纪念馆 )
段海燕,1970年10月入伍,鉄五师特务连战士、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84年6月转业到西南财经大学(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