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
生命中的绿色
作者:三师 吴凤祥
林草芬芳、大地壮阔;层峦叠嶂、群山巍峨。四季交替、岁月更迭;江山如画、如诗如歌。最美数绿色!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自然界,有人喜欢红色,因它寄托了理想与蓬勃;有人喜欢蓝色,因它饱含着深邃和广博;有人喜欢白色,因它象征超凡、素雅和高洁;有人喜欢褐色,是因它寓意了光阴的积淀与命运的曲折。我这个曾战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铁道兵战士啊,最喜欢的是:绿色!
绿色在光谱中介于黄与青之间,是人们在自然界中看到最多的色彩,它让人会立刻联想到碧绿的树叶、新鲜的蔬菜、微酸的苹果、鲜嫩的小草、高贵的绿宝石。
然而,我联想到的却是曾经穿过的“65式”草绿色军装,因为我曾经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战士;我联想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因为我在这郁郁葱葱的原生态绿色草原中,经过铁道兵精神的熏陶,经过军旅生活的磨炼,养成了不畏艰苦,不怕困难的战斗作风。这些绿色中包涵着我火红的青春,包涵着我火热的军旅生涯,我在这绿色的环境中成长成熟。因此,我对这些绿色有我刻骨铭心的铁兵情愫记忆……
军装——我生命中的绿色,1978年3月6日,经过政审和体检,我在江苏省如皋市丁埝镇换上了“65式”的草绿色军装。虽然我从城镇插队下乡到本市林梓公社十六大队知青点当农民,在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几乎天天生活在绿色中,但是当我看到配发的草绿色军帽、军服;草绿色的鞋子和袜子;草绿色的被褥和背包绳;草绿色的挂包和水壶……是那么的新鲜,顿使我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身绿,三片红”的戎装,多么威武帅气。
然而,当时我并不知道绿色军装里包涵的真正涵义,入伍后经过铁道兵这所大学校的锤炼,我才对绿色军装有了深刻的理解。
军装是一款特殊的服装,是军人仪表的象征,是军威的象征,更是国威的象征。军装不只是一件外套,一件装饰,不是“养眼”的物件,而是向人民宣示的责任。军装所标示的,不只是身份,更是责职。军装所体现的,不只是威仪,更是精神。
军装在身可以约束人性,可以修炼人心。穿着它,能够克服散漫,养成严整;穿着它,能够除去怯懦,培养勇气;穿着它,能够抑制矫情,壮大雄心;穿着它,能够阻避邪气,涵养正气;穿着它,可以净化灵魂,可以磨砺意志,可以提升品质,可以打开胸襟。军装让穿它的人拥有一种铁血柔情的韵味。身穿军装,浑身便有了一种军人的威武英姿,军人的豪迈刚毅,军人的意气风发,军人的神采飞扬!
军装里有生命的慷慨与悲壮,它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更是一道如山的军令,足以令穿着它的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艰难险阻,奋不顾身;大步向前,视死如归!军装在身,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就是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军装里有我们浓浓的铁道兵战友情!那是在摸爬滚打中凝结起来的情感,那是你掌杆我抡锤;你打眼我放炮的情感,那是在你铺路我架桥中培生出来的情感,那是你“干打垒”我支房架搭帐篷时的情感,那是你修烟道我砌火灶铺设“地火龙”的情感,那是同一个锅里吃饭,同一张通铺上睡觉的情感,那是你采用“冻结法”挖路基,我在沼泽地里“扣塔头”的情感,那是在隧道施工中你掘进我防塌,危急时刻你推开战友挡落石,我排除险情保施工的情感……这种战友的情感,只有在绿色的军装里才能闪现。
军装里有着浓浓的生命味!那是热血喷洒的味道,一种汗水咸化的味道,一种鲜血凝固的味道,一种冰雪凝结的味道,一种披星戴月的味道,一种朝气蓬勃的味道……
军装里有浓浓的精气神!这是一种战斗的精神,这是一种团结的精神,这是一种忠诚的精神,这是一种昂首挺胸的精神,这是一种所向披靡的精神,这是一种至死不渝的精神!军装里承载的精神,是信仰、是信念;是情怀,是忠诚;是担当,是使命!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唐·杜甫《重经昭陵》)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职责;一双军鞋,走的是使命。穿上绿色的军装,我在铁道兵部队,与战友们在雨中“夜战”,在雪中“冲锋”!我们“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不觉苦,我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不惧死,我们在担当尽责中历练,在拼搏奋斗中成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穿上了“金甲”,我和战友们修建了伊敏河铁路桥、公路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伊敏铁路线通车后,伊敏煤矿的优质煤源源不断地流向内地……
一生中,穿过多少套衣裳。从幼童时的碎布开裆,到现在的羊绒、皮革、西装。但我记得牢的,还是当兵时的那一身草绿军装!那时的军装,尽管并不十分修身,但勾勒出军人的硬朗。虽然只是草绿一色,却映衬着鲜红的领章。军装上常有的斑斑汗渍,是我们铁道兵放射出的激情燃烧的光芒。军装上的破洞,忠实地记录下肌肉与石头的碰撞。军装与军装的汇聚,我们战友间浓情烈度可比滚滚长江!
尽管我现在穿的不再是军装,吃的不再是军粮,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但我还是军人的脊梁。绿色军装是我激情燃烧岁月最迷人的色彩,是青春年华的诗情象征,是绚丽人生的写真,是我一生的骄傲,所以绿色的军装是我心中永远的珍藏,军装是我生命中永远的绿色之美。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生命中的绿色。1978年5月15日,经过吉林桦甸新兵连训练后的我,坐了几天闷罐车,终于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海拉尔火车站,下了火车,又乘汽车,向西索木的连队驶去,坐在敞篷车上,极目远眺,啊,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灿灿的花,真是“彩碟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彩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一往无际平原,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翠色欲滴。远处,绿色草原与天连接在一起。天,真湛蓝!蓝得无暇,蓝得高远。地,真碧绿!绿得纯粹,绿得飘浪。随着我们铁道兵的到来,又多了军装的绿色,一片绿色中有了红领章、红帽徽的点缀,草原更鲜艳了。绿搭配了红,给孤寂、荒芜的草原带来了生机。
清晨,绿色的草原上,“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晨操声大地震颤,山鸣谷应,回声嘹亮……
白天,工地上发电机的欢歌声,抽水机、搅拌机、卷扬机、塔吊、压路机的轰鸣声,铁锹与石子、夯歌与号子,打破了草原的宁静,组成了绿色草原的交响曲……
晚上,晚点名,晚讲评,晚军歌,让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在这绿色的环境里成长成长成熟。
在草原,我们是绿色的既得者,又是绿色的维护者。搭帐篷时,我们因地制宜,将草地切成草块,把草皮当砖头使用,节约了生活成本。护路基时,我们将草皮背上斜皮,无缝衔接,防止路基沙化。记得一次我们支援施工连队背土皮、砌斜坡、护路基,我和战友们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像猴子一样,弯弓着腰,双手反向向后,托着裁切好的一块块长方形土皮,向斜坡的路基运去,累得气呼吁吁、汗流浃背,虽然腾不出手来擦擦脸颊上的尘土和汗水,但心里总想着快点把一块块的草皮砖融合衔接起来,让土皮深根发芽,连成一片,挡住风沙,让我们的铁轨坚实耐用,让我们筑的铁路千秋万代。
铲过的草皮留下裸露的表土,我们又及时地种上草种,让它繁殖后代,让绿色永存,让天然的绿色带给人们安静、放松、舒适、安全、祥和。
在我看来,绿色是本色,是我们铁道兵追求的铁路的路顺路畅,沿线的绿色绿貌;绿色是生命,是不负韶华,是激励我们踏平前进路上的坎坷,是鼓舞我们攻坚克难的拚搏;绿色是使命,是军人追求国泰民安,追求国家繁荣昌盛的责任担当!
在我看来,绿色是春天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愿做一棵春天的小草》(铁道兵战友网2019—3月—17日) ,我在文章中我写道:
我愿做一棵春天的小草——生长在铁道兵走过的足迹,那营区,那“三用堂”……
我愿做一棵春天的小草——繁茂在铁道兵所建铁路的沿线,让他随铁轨伸向远方……
我愿做一棵春天的小草——永恒陪伴躺在松柏丛中长眠在九泉之下的铁道兵烈士,让他们寂寞无恙……
这些绿色的愿景里包涵我的眷恋,因为绿色中有我的成长足迹,绿色中有我们战友间的感情升华,绿色中更有我不散的军魂!
绿色还有准许行动之意,因为交通讯号中绿色代表可行。绿色通道是其引申词,意为快捷方便,一路畅通无阻。
希望我的战友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绿灯,一帆风顺,在绿色的经纬中定格人生的坐标,生命的青春将永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生态文明,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绿色是花香四季,鸟鸣万壑;绿色是绿荫护夏,红叶满坡;绿色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是万古无弦的组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又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放眼神州大地,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就是我对绿色的感悟,这就是我心中的绿色,这就是我生命中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