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援越抗美中的特殊兵•1

 

    密林深处见女兵

  战地玫瑰火样红

  【按:援越抗美战场女兵,被称为"战地玫瑰",战地玫瑰为什这样红?是因为她经历烈火硝烟的洗礼,为什么这样鲜?是因为她奉献了壮丽的青春年华和烈士的鲜血所染。援越抗美战场上,我军部队里活跃着一批女兵。他们在医疗救护、通讯保障、文化宣传岗位上,英勇奋战,做出了贡献,有一位女军医将热血酒在了越南丛林。】
 

  • 密林中的野战医疗所

  为应对南线战场,中央军委在广西、云南两省建立一批野战医院。广西有七六二等10所:云南增建一三八、一三九、一四三、一四五、八○医院等,为赴越作战的中国部队服务。野战医院里以女兵为主,文人墨客赞称她们是"白衣天使"。

  1965年6月,七六二医院第一分院随中国部队二支队开赴越南,在越南广宁蒙阳建立战地医疗所。最初只是深山密林中的“帐篷医院”, 后来搭建24栋茅屋,设置了病房、治疗室、手术室、药房、库房、饭堂及休息室等,开设病床150余张,手术室7间,还盖了5间“茅房”——厕所,医疗所从帐篷搬进了草棚。在深山密林中,出现了五脏俱全的“草棚医院”。

  只要传来汽车的轰响或喇叭声,全院人马立即行动:那就是抢救伤员的集合号,医护人员迅速到位,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刚端碗吃饭,汽车响伤员到,放下饭碗就往各自的岗位跑,如同冲锋上战场,这就是白衣战士的战斗。

  伤员有肢断的,有伤头的,有伤胸的,有伤腹的。有轻伤的,有重伤的,有生命垂危的,伤情不一,却有一项是相同的:需要输血!

  医疗所里只有一个人工监控温度的小冰箱,4小时调节一次温度,能储存3000毫升血液,储存期20天,这一点血量远远不够。通知部队战士来献血,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医疗所制定有预案:全所人员都编入献血队,按照血型、年龄、身体状况编序,医疗所成了“常备血库”。 每次抢救伤员,需要时都有医疗所人员的鲜血流进了受伤战士——“阶级兄弟”的体内。

  1966年4月26日,敌机轰炸四支队工地,投下集束炸弹(子母弹、钢珠弹),当场有3人牺牲,20人负伤。战士谢子龙伤情严重,身体创伤300余处。七六四医院医疗工作队王善亭副院长等8名医生,立即对昏迷的谢子龙进行紧急抢救。300多粒豌豆大的钢珠打进谢子龙体内,要一个创口一个创口地寻找弹碴,取出钢珠,然后清创缝合。这是一次“马拉松”手术,从下午4时干到笫二天上午9时。手术中间,3架敌机临空俯冲,草房上空吼声大作,传来炸弹落地的爆炸声。手术中谢子龙突然停止了呼吸,副院长王善亭立即组织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15分钟后,谢子龙恢复了呼吸和心跳。

  半个月里谢子龙经过了5次手术,全身绑着绷带。医生终于把谢子龙、陶乃星、李应泉等19个伤员从死神那里拉回来了。

  对空情草房医院制定了防空预案,在草房周围林中挖了防空洞,重伤病房旁建了掩体,担架可以抬进去。每一次敌机光临,轻伤员自行进入防空洞,重伤员由医护员搀扶或抬到防空洞,如果伤情十分严重不能搬动的,医护人员守护在床边,生死与共。正进行的手术一刻不停。

  1967年6月23日夜,汽车送来高炮支队的腹部重伤战士安保祥,抢救手术开始,发现安保祥腹腔内充满粪便,小肠9处破孔,人已昏迷,生命垂危。

  手术室灯光发暗,汽车兵灵机一动,发动车子打开汽车前大灯,照射到草房手术台上,医生看得清楚了,为安保祥清理腹腔,修补肠管,连续手术5个多小时。此后,给安保祥又进行了5次开腹手术,切除坏死肠段130厘米,进行肌肉注射900多次,静脉注射300多次,输血24万毫升(医疗所里19人献了血)。病情稳定后将安保祥转送回国治疗。

  女兵,友谊关前宣誓出征

  解放军301护校的毕业学员派往驻越的野战医院,赴越时在友谊关留影

  1967年8月,副院长王善亭第六次入越,随行的有40名医护人员,到越南太原武崖县建立战地医疗所,在一个大山洞里开设治疗室、手术室、200张病床,称为“山洞医院”。

  山洞医院抢救了许多危重伤者。1967年9月,医务处主任、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全军著名净水专家蔡建宇,因劳累过度患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生命受到威胁,送回国内路途风险更大。虽然当时条件差,医疗所当机立断展开抢救,在山洞里给蔡建宇实施开腹手术,切除坏死小肠,使蔡建宇转危为安。

  1967年9月,山洞医疗所接收身上创伤20余处的炮兵缪德尧,医生作了手术处理,体征稳定。可是,每次护士给缪德尧换药时他疼痛历害,军医检查摸压伤口周围有硬物感,在放射室的荧光屏上显现的出一个拳头大的球状金属物,竟然是一枚未爆炸的钢珠弹!

  医疗所接受被钢珠弹炸伤的伤员身上有几十个创口的并不少见,因摆弄钢珠弹被炸伤越南小孩也救治不少,像缪德尧这样一颗完整的钢珠弹藏在体内8天,尚属首次。这一确诊轰动了整个医疗所,钢珠弹会随时爆炸。延时钢珠弹一般在2—3小时内爆炸,有的受到碰撞或震动就会立刻爆炸,情况非常危险。

  缪德尧听说自己屁股内埋的是一枚未爆钢珠弹,就对医务人员说:“不要动手术取弹了,把我搬到单独一间病房去,一旦爆炸只死我一人!”他的坚强、他为战友生命着想的崇高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军械员与与医疗人员研究分析,确认是一枚爆炸装置已失去作用的哑弹,但其突然爆炸的危险依然存在。神圣的责任令医疗所全体人员必须抢救战士的生命,医疗所讨论救治方案,决定实施取弹手术,主治医疗组多次模拟演练。

  付医生利索地将伤口的坏死组织清除,扩大创口。灯光下,一枚血糊的钢珠弹显露出狰狞的面目,陈传坤医师立即用拉钩勾住臀大肌使创口张开。付医生伸出戴着橡胶手套的右手,紧紧地抓住钢珠弹,毫不迟疑地拿了出来。

  负责处理钢珠弹的战士小心翼翼地从付医生手里接过血淋淋的钢珠弹,跑出了手术室。

  奇迹!钢珠弹在人体内8天没爆炸;医疗所成功从人体内取出未爆钢珠炸弹。

  战地医疗所在越南前线所收治的都是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战伤,没有规律,没有医例,只有“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至高无上的责任。

  越南战场上的我军"帐篷医院"

  密林中的"草房医院"

  女医护人员在越南北太省武崖县“山洞医院”洞口

  一三八医院第二野战医疗所人员1966年在越南黄连山营地合影

  护理班表决心

  去阵地巡诊

  医护为伤员表演

  野战医疗所主动救治越南群众,开始,老百姓见很快治愈,又不收钱,纷纷找到部队求治。后来,越方政府为此发出通知:不得自行找中国部队求医。老百姓哪管那么多?公开地或悄悄地找到我军驻地。卫生所、野战医院可忙了,来求治的越南群众络绎不绝,有的人从十几公里,甚至上百里外赶来求医,多的时候一天接诊600余人。撤离回国的那一天,医疗所还送走了最后一个求治的越南病人。

  我医护人员给越南群众治病

  3位越南女干部(中坐者)到我军医疗所就医病愈后与医院女兵们合影

  1966年春节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到二支队野战医院慰问与医护人员代表合影(冉很超摄影)

  • 女通信兵图选

  女通信兵在越南(前排左起:纪晓荣、齐心芳、殷春娟、杨春华;后排左起:陈蓓、李桂芳、焦玉华、韩振玲•摄于1969年初)

  女通信兵查线(上左纪晓荣、上右殷春娟、下焦玉华,现场照片张金春提供)

  1967年6月七支队三一二大队大队长许好修及大队部机关部分干部与警通连通信排女兵在越南祝山

  • 文艺女兵图选

  在友谊关换上“出国服装”后宣传队全体战友合影

  1970年一支队宣传队全体队员在越南(一支队政治部驻地)

  一支队宣传队回国汇报演出途经友谊关给边防部队慰问演出女声小组唱:《歌唱英雄黄伯海》

  宣传队在越南河内巴亭广场与中国驻越使馆邓武官合影

  宣传队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前与陈亮参赞合影

  八一电影制片厂文艺演出小分队到六二八团炮阵地慰问演出(演员:右1—安琪、右2—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饰演者—刘尚娴)

  文工队给越群众表演

  慰问演出剧照

  慰问演出剧照

  慰问演出剧照

  慰问演出剧照

  文艺工作者给战士拆洗衣被子

  1966年春节中央慰问团率北京歌舞剧院、济南歌舞剧院文化工作队慰问二支队,支队领导与全体文工队女队员合影

  去海岛慰问

  北京赴越文化工作队队员周道媛在阵地慰问演出

  观众不算多,舞台不正规,排练要认真

  宣传队在刻苦练功

  部队官兵与女兵合影!

  1970年一支队宣传队全体人员在回国汇报演出途经友谊关合影

  援越抗美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女烈士——汤芳琴(1967.7.21.牺牲,年仅34岁)

 

  作者:陈建中,原援越抗美中国后勤部队第七支队战士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