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气预报,秦岭顶上下雪了。
这不,发小刘兵在同学群里鼓噪起来了……
“喂!发小们,嘉陵江源头上看雪走”……
他振臂一呼,群里的男男女女齐响应,这就
凑合成一支别开生面的队伍,都是些年逾七旬的老头,老太太,从穿开裆裤玩尿泥时的小伙伴到已滿头银发皱纹纵横,记载着长达一个花甲岁月的友谊。
俺们也追追时髦,建建什么发小微信群,哪里热闹咱就往哪凑么。
说起俺发小伙伴刘兵,群里男男女女没有不伸大拇指滴,那可真是一个热心人。为这次出游备足了功课,细心如发到了无微不至的状态。
一个人提前几天到西安老车站打探,把去嘉陵江源头的路线摸得清清楚楚,又十分留意天气预报,把秦岭顶上飘雪的日子把握滴哪叫一个寸,昨晚一夜梨花落,今朝一早垄上行。
这次出游,主题就是“看雪”么。
人都说:年龄大了,经不起事了。
这不,一个同往观雪景碎碎的事,竟让这些老头老太太彻夜未眠,生怕耽搁了出行的时间,半夜两三点还在群里议论不休。
我也一样,咋睡都睡不着,干脆披上衣服打开了电视,竟看了一夜的电视么。
早上五点钟,就背着行囊出了门,天才蒙蒙亮,马路上路灯还亮着呢,一阵阵风,一阵阵雨飘过来,我赶忙缩紧了脖子……
西安火车站进站口门前,站立着发小刘兵,他在等待每一个同学的到来,架在他鼻梁上的金絲眼镜在路灯照耀下烁烁闪光。
因为是网上购票,大多数人还不会操作,这又引来一个小插曲,发小冯克宁患了感冒,来不了,热心的他却充当志愿者,在网上一趟趟为同学们购票,因为网上购票有限制,他可为这次同学出行出了大力哟。
登上青岛一西宁直快车,一路无话,一个半钟头到了宝鸡。
发小们都没出站,直接奔第四站台而去,那里停靠着宝鸡至秦岭站的绿皮火车,这是西安铁路局专发的一辆怀旧公益性质的列车,绿色的车皮,棕色牛皮的硬座,上下双卡式的玻璃窗,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起,绿皮火车哟,你好!又见面了。
三块钱的票价,在当今已为稀奇罕见,吃个肉夾馍都要十块钱呢,这便宜的事算让我们捞着了。
这辆公益车还不计座,这可让俺们这帮人喜出望外了,全拥在一个车箱里,大呼小叫,把车箱顶都吵翻了。这就是中国大妈的特色么。
人们纷纷从挎包掏出食品水果,滿滿的摆在小茶几上,这里有俺班花刘大美人自腌的鸡爪鸡翅,这可是祖传的密招,还有老戴从坊上专门买的“稀糊烂”腊牛肉,斟上一杯劲酒,高高举起,发小同学的情谊,一古脑的都在这酒里头了……
火车在“嚇哧嚇哧”声中向山顶上盘旋,越爬越高,窗外,山峦起伏,银装素裹,一棵棵雪松,雾柏,擦肩而过,大雪后的秦岭山呵,在红红的日头照耀下,更加灿烂夺目。
一小时十分钟,绿皮火车停在了秦岭小车站上,当地的山民拥了上来,嚷嚷着:上山看雪景啰,再迟,雪就化了……
我们租了二辆车,小面包车向山顶上疾驰,这一路的弯道,让人摇过来又摆过去,就像喝醉酒似的,急的当司机的周建嘴上直叨叨:慢点慢点,开稳点……
车终于停在了山顶上,我们依次下了车,踩在约十公分厚的冰雪上,而这雪像知人語似的,“咔咔”作响滴欢迎这些不速之客……
秦岭顶上的雪,洁白无瑕,也许我们是最早闯入这银白世界,洁白的雪面上连一个脚印都没见,啊!好纯洁的处女雪呀,圣洁中带着典雅,不由人的抬高即要落下的脚,绕她而去……
多少年了,没见过这么白,这么厚的雪了,男男女女都有点发颠发狂了,希爱她在雪地上打起滚来,胡颖她抱起大雪团像吃冰琪淋似的猛嚼了起来,
更可笑的是美女阿啦掂起一团雪把曹老板的脸捂了个密不透风,这可笑的瞬间被人拍了下来,好久好久都成了发小们聊天的笑料。
这里又是嘉陵江的源头,你惊奇的发现“忽忽”冒出碗口大的泉水眼一路奔泻而下,到了重庆就变成能载起万吨轮船的大江大河了……
大自然的神能也太行了,怎不叫人咋舌叹之!
回来的路上,好多人不走大道,偏走那被雪復盖的小路,折树枝作杖,一路上跌跌撞撞,不知摔了多少跤,头上,身上,被雪都打湿了,还全然不顾的唱开了京剧: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那声,那音,在山林里迴荡,迴荡……
这帮同共和国一齐长大的爷们们,奶们们,我真真服了你们,你们赶上了个好年代!尽情享受幸福,过好每一天吧……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