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重走红25军长征路(上)


  

 

重走红25军长征路(上)
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

 

图片
 

  一支部队,1934年11月16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何家冲悄悄出发,踏上了生死未卜的“战略转移”之路。

  这支部队就是红25军。十个月后,一个奇迹诞生了。
 

图片
 

  红25军长征前的最后一场恶战地——斛山寨战斗现场。 张锋 摄
 

图片
 

  1935年,红25军部分领导在凤县双石铺合影。前排左起:吴焕先、郭述申、徐海东、戴季英、赵凌波。

  红25军是最先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长征先锋;

  红25军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增员五百人的部队;

  红25军是长征途中唯一一支创建了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部队;

  红25军是长征途中唯一一支组建了红74师,播下了革命火种的部队;红25军在土地革命时期,是红军的一支特殊部队,而后来更成为一支重要的“战略机动部队”。

  红25军长征出发宣言书

  举世闻名的长征共四支力量: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前三支力量的长征,人们早已熟知,唯有红25军的长征,却鲜为人知或知之不多。
 

图片
 

  红25军长征路线图

  应该说,红25军最先到达陕北,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准备了可靠的落脚点,也为党中央最终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25军,从何家冲到桐柏山,又到伏牛山,从鄂豫皖到鄂豫陕,从陕南绕道甘肃到陕北,进行了大范围的战略转移。在运动战、游击战中寻找歼敌的战机,寻找发展新根据地的机遇。先期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与西北红军一起巩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抗日的出发点。
 

图片
 

  在红25军这个红色摇篮里,培养和造就了近百名将军 马向群 摄

  在红25军这个红色摇篮里,培养和造就了近百位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十年间(1955年-1965年),总共授予的1631名开国将帅名录中,出自1932年重建的红25军的将军,共计97名。其中,大将1名、上将2名、中将6名、少将88名。
 

图片
 

  红25军军魂——-吴焕先,生于1907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黄安县县委书记,红73师政委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后,他主持重建红25军,先后任军长、军政治委员。1934年,根据党中央指示,鄂豫皖省委决定战略转移,他率领红25军冲破敌二十余倍兵力的围堵,进入陕南并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1935年7月,为迎接党中央,北上会合陕甘红军,他率红25军挥师西进,8月在泾川战斗中牺牲。

  吴焕先生于湖北省黄安县四角曹门村,童年读私塾,16岁进麻城蚕业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家乡村口水塘,是吴焕先青年时讲文化、讲马列、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俗称“焕先塘”。 王杰 摄
 

图片
 

  大革命失败后,吴焕先家六口人被反动民团杀害,其弟吴先书跑到山里才躲过一劫。侄子吴世治和妻子肖荣华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马向群 摄

  红25军,无论是它的战斗力还是它的坚强意志,都堪称是一个奇迹,还少有军队能够超越他们。

  是什么原因创造了这样一支军队呢?

  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二十 岁,战士们的平均年龄不足十六岁,十二三岁的娃娃兵有数百人之多,最小的娃娃兵只有八岁,都是一群没长毛毛的孩子。可是在长征途中,拿着红缨枪的红25军战士却面对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缺粮、断盐是常态,有时数天未吃一粒粮,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遇敌就是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长征的十个月里,几乎是天天打仗,行军的万里征途上,经数百次战斗,出发时的三千人,有近一半红军战士牺牲了。红25军就是这样一支英雄部队,他们充满了理想和献身精神,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经受了艰苦卓绝的战争考验,用意志和勇气谱写了人类史诗。

  红25军长征决策地——花山寨。当年的花山寨西有花山湖作天然屏障,唯一条田埂进村。村南“犁铧山”与“牛头山”相连,攻能进,退能守。张锋 摄影
 

图片
 

  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召开第14次常委会议,决定省委立即率领红25军实施战略转移。会议旧址房屋的主人王茂连说,到他这一代,已经有五代人居住在此,舍不得搬出去,总是有一份红军情结。 马向群 摄

  花山寨红军广场 张锋 摄
 

图片
 

  九十七岁的方德海老人,回忆了当年的战斗场景。 张锋 摄

  在战争的洗礼中,红25军形成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他们年少单纯,英勇善战,不畏强敌;他们作风顽强,敢打硬仗,不怕牺牲;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爱憎分明。在他们身上凝聚了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品格,留下了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无与伦比的勇敢。这就是创造人间奇迹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一支军队所向无前。

  是的,一个没有精神的人,就是一个空壳的躯干。

  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

  红25军这段光辉历史,吸引着我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重走了红25军当年的长征路。

  我们的故事就从头说起……

  第一章

  战略转移:何家冲 — 铁锁关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图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鄂豫皖省委将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的部队重新组建了红25军。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大肆“清乡、清剿、围剿”,随着敌重兵蚕食,鄂豫皖苏区日益缩小,红25军处境非常艰难。为保存革命力量,在接到中央指示后,被迫踏上长征之路。
 

图片
 

  何家冲位于大别山西端的鸡公山西北坡,是一条隐匿在大别山腹地中长约四公里的山沟,三面环山。冲口对着九龙河,沿河的一条路是进出山冲的唯一通道。这里距河南罗山县城约四十公里。 袁志刚 摄

  何家冲何氏祠堂,建于明末清初,曾是红25军长征出发前的军部驻地 。 赵利军 摄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银杏树下举旗出发。

  红25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1935年11月16日深夜,2980名红25军将士就在这颗银杏树下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何家冲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张锋 摄

  一路上,红25军穿行于敌人防御甚严的桐柏山区,鏖战独树镇,进入伏牛山区 。历经光山、罗山、桐柏、泌阳、方城、鲁山、栾川县进入豫陕交界处的卢氏县。即将进入陕南时,在朱阳镇、五里川遇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堵。

  桐柏山位于河南与湖北交界处,为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但这里离平汉铁路和汉水很近,回旋余地小,四周敌人密集,不适应建立新的根据地,鄂豫皖省委放弃了最初设想,决定向北挺进,伺机在伏牛山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张锋 摄
 

图片
 

  桐柏革命纪念馆广场雕塑 袁志刚 摄

  独树镇战斗遗址 。军史上称这次战斗为”血战独树镇“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嘉陵江“等,并称为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例。 张锋 摄
 

图片
 

  刘华清题写的碑名“红25军独树镇战斗遗址”,程子华题写“烈士精神不死”的碑文 袁志刚 摄
 

图片
  96岁高龄的何国忠老人 ,当年化妆成砍柴工,到集上为红25军购买食盐、药品。 袁志刚 摄
 

图片
 

  何大妈真名叫吴修珍,从外乡嫁到何家冲,是一名普通妇女。为救一名被敌人抓获的红军伤员,用亲生的儿子换回了红军小战士。一名叫余占海的红军伤员在镇上买药被敌人抓住,为了救红军战士,何大妈发毒誓做担保,并当众戳瞎自己的右眼。何大妈在家里后院山洞里,先后救助了十三名红军伤病员。为此,她有七位亲人遭敌人杀害。解放后,余占海少将曾到何家冲接孤身一人的何大妈到城里住,何大妈坚决不去。大妈病逝后,就葬在何家冲烈士陵园旁边的一块墓地里。

  独树镇战斗后,红25军历经鲁山、栾川进入豫陕交界处的卢氏县。即将进入陕南时,在五里川遭遇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堵。危难时机,小“货郎”陈廷贤带领红25军沿着山区一条小道,突围进入陕南铁锁关。图为当年的“油盐小道”卢氏县文峪乡水峪河 张锋 摄
 

图片
 

  红25军于1934年12月6日到达卢氏县双龙湾河东村,曾在此宿营一夜。村口路边竖着一通纪念碑,是河东村村民自发集资修建的。碑文记载:红25军进村后不扰民,悄然宿于私塾、菩萨庙内及百姓屋檐下,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赵利军 摄
 

图片
 

  采访组成员与红25军将军的后代在兰草村红军小学合影

  刘华清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谱。这首脍炙人口、反映红军纪律严明的军歌,正是红25军在卢氏县官坡镇兰草村休整时,补充完善和传唱开的。歌曲的编写者是红25军政治部秘书长程坦,时任宣传科长刘华清参与了歌曲的编曲。兰草村,是红25军进陕前的最后一站。

  红25军后代张宝丰老人讲述他父亲张占英的故事:“我父亲是湖北红安人,15岁参加红军,一直在大别山打仗,后随红25军长征到这来,因受伤无法翻山越岭,连长背着他到这来,找到当地老乡张秀山家寄养,还给留了两块大洋。红军走后,乡亲们都护着他,不让民团搜到。解放后,父亲在村里当了大队书记。去世前。最牵挂的是红军在石壁上刻的那些字,让我好生保护。“ 赵利军 摄

  卢氏县双龙湾镇公路旁手绘壁画。描绘着“军史布衣第一人”陈廷贤带领红25军成功摆脱敌军包围圈,进军陕西的故事 。
 

图片
 

  中央军委编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史》里,用三百字记载了陈廷贤帮助红25军脱险的史实,可惜此时“布衣英雄”已经离开人间。老人的墓地,建在老党校后面的山坡上。老人的孙子陈晶说“爷爷想入党的愿望到去世也没有实现,他留遗言要把他葬在这里,面对卢氏县城 ,看着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 赵利军 摄
 

图片
 

  卢氏官坡镇沙沟村,当地村民在山上种地时,挖掘到红军遗留的大刀。 王 杰 摄

  红军大刀 的刀柄上写着:193384 荣,后面的字已经模糊看不清了,从数字推断,应该是1933年8月4日制作的刀,主人姓荣。 王 杰 摄
 

图片
 

  卢氏县官坡镇高河村,李明山夫妇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本子,里面夹了一张,奶奶项小翠留下的红军借条。这是他们祖辈留下珍贵的“遗产”。 邱 立 摄
 

图片
 

  借条上用铅笔写着:“今借到高河村李大娘包谷五斗,食盐三斤。”落款为,“工农红军手枪连。甲戍年冬月十三日”。李明山老人说:“红军来的时候,就住在我们家,那位被小战士称作指导员的红军领导对奶奶说,这里土豪不多,原想从土豪那里弄来粮食还上你家。只有给您写个借据,以后再还。就是我们不来,只要红军队伍从这里过,借条都管用,红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奶奶直到去世,从没说过借条的下落。不是修房,不会发现此借条。“ 王 杰 摄

  “铁锁关 ”是由河南卢氏县进入陕南的关口。1934年12月8日,红25军先头部队直扑铁锁关,经过激战,守关的陕军民团败退,红军打开了进入陕西的要道。 张 锋 摄

 


作者:袁志刚


       作者简介:袁志刚,男,汉族,天津人,67岁。曾在铁道兵13师修理营当兵,复员后,在西安、郑州公安、检察系统工作近20年,后转入西安铁路局旅游集团任总经理。退休后,在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任秘书长。八年的摄影实践,参与了《百年陕西》《古文化村落》《宝成铁路图鉴》《抗战七十周年》《陕西非遗文化系列图册》的拍摄和编辑;主编撰写了《重走红25军长征路》《晋陕大峡谷》图书。
 

  (待续)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