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 (献给八一建军节)



 
        古人云:心衰则志衰,志衰则不达。一个部队,精气神决定部队的战斗力。人总是要有精神的,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心理、灵魂的总和;精神是单位、企业、部队、行业文化的主体。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凝结40多万铁道兵战士的无私奉献的铁道兵精神,就是铁道兵35年光辉历程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铁道兵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铁道兵志在四方的精神。战争年代,英勇的铁道兵,冒着敌人的炮火,仗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战场上,赢得时间,就是赢得胜利,分秒必争。铁道兵战士们人拉肩扛,舍死拼命,炸断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抢修畅通,保障打仗需要的枪炮子弹、生活物资第一时间运输到达前线;和平年代,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戈壁沙滩、青藏高原、林海雪原、大江南北,到处都有铁道兵战士的身影,修路基,打隧道、架桥梁勇往直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35年来,用心血和智慧,修建约13000多公里铁路,为祖国铁路建设牺牲了8000多名铁道兵干部战士,还有59000多名干部战士光荣负伤,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感天动地。不怕苦,以苦为荣是铁道兵艰苦奋斗精神的主体,严寒酷暑、高原缺氧、荒山野岭、大山深处,林海雪原、戈壁沙滩、杳无人烟的地方就是铁道兵安营扎寨的地方;住帐篷、住地窝子,住土坯房、吃压缩菜、喝不上水、洗不成澡,苦不堪言,伴随着铁道兵三十五年的战斗历程,出大力,流大汗为祖国铁路建设奉献青春。
        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一丝不苟的精神。铁路工程建设,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功业,质量就是生命,数以万计的技术员、工程师、看图纸,讲规范,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每个工点都有施工员蹲守,监控质量,监控施工标准,把三个“精心”落到实处,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党、对人民、对铁路工程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整个铁路建设全过程。
        共同奋斗、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任何铁路施工过程,都需要分兵把口,万无一失。 一条铁路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兵员保障、技术保障、物资保障、设备保障、生活保障、安全保障、质量保障等等,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条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圆满完成战备施工任务。铁道兵35年的奋斗史,就是几十万官兵拧成一股绳,发扬团队精神,创造辉煌的历史。
        舍小家,为大家,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精神。铁道兵40多万干部战士,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每个月只拿几块钱津贴,三年都回不了一趟家,家里的重担全部要父母、妻子承担。当儿女的,因为义务兵役,对父母和家庭也无分文孝敬,甚至在亲人去世时,也不能回家见最后一面;铁道兵六七万干部,结婚后,两地分居,军嫂们要撑起家里一片天,儿女的抚养教育,双方父母的赡养、病痛的护理,对内对外生活事务,军嫂们都要独自承受,那孤独,那无助,那心酸,可想而知。这铁道兵舍家卫国的精神可歌可泣。军嫂们的支持难能可贵。
        伟大的铁道兵精神,伟大的贡献,记录在共和国的史册里,光彩夺目。传承铁道兵精神的铁建人,正把铁道兵精神发扬光大。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
        (202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于长沙)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