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相助 播撒爱心
——“梦无缺”志愿者与藏族姑娘达正吉的故事
有位爱心人士说过“你今日撒下的种子,会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莫一天,悄悄生根发芽”,藏族姑娘达正吉正是我们9年前在藏区做公益活动时,不经意间撒下的一颗种子。
2012年8月,我和一帮上世纪70年代初曾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铁道兵,学兵中喜欢摄影的战友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携带摄影器材和打印设备前往青海省泽库县为藏族群众拍片。该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人口不足六万人,藏族占全县人口的97.32%。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一行受到朋友格日全家人的热情接待。朋友格日是当地的一位宗教人士,我们是他来西安旅游时,经朋友介绍有缘相识,这次活动就是受他的邀请。
我们一行的到访令当地群众无比的喜悦,他们接踵而至来到拍摄点等候照相,但由于我们听不懂藏语,仅凭“扎西德勒”等几句简单的用语不足以同他们做进一步交流,再者按程序前来拍照的藏族群众需要造册登记,用藏文书写成了我们的难题。正当我们犯愁时,一位身着藏族服装的小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面前,自告奋勇的说:“老师,我能听得懂汉语,我来登记......”。这个姑娘叫达正吉,她身材瘦小,个头约1.5米左右,皮肤微黑,脸颊上有着两抹绚烂的高原红,一双波光流转的眼眸闪烁着湛亮的光彩,这是我初次见面时对她的印象。交谈中,得知她是朋友格日的侄女,年龄13岁,小学刚刚毕业,暑假结束后就要去50里开外的县城上初中了。我问她什么时间学的汉语,“课堂上老师教一些,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她面带羞涩的回答。
2012年13岁小学毕业的藏族姑娘达正吉
此后的三天里,达正吉做为我们的向导和藏语翻译兴致勃勃的领着我们跑前跑后,时而去藏包群众家里拍摄肖像,时而在大草原上拍摄风光,每到一处藏族同袍都用酥油茶、糍粑等食品盛情款待我们,“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戴帽”(再见),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语。在她的协助下,我们为当地120名藏族群众拍摄了肖像及家庭合影照片,并用打印机、塑封机制作出照片送给他们。也许是我们的拍片活动感染了她,也许是对我们手中的相机感兴趣,达正吉不时的从同行的许荧老师那里取走相机,模仿着我们的姿势和动作,但又未掌握快门操作方法,盲目的对着景物像打机关枪一样横扫,嗒、嗒、嗒 ......嗒,每一次发声都令许老师心痛,同行战友却随声附和哈哈大笑。嬉笑中许老师接过达吉手中的相机,手把手的耐心的指导和示范,三天后当我们活动结束准备离开时,她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的相机操作方法,为之后学习摄影打下了基础。
2012年铁兵、学兵战友服务队为藏族群众拍照
泽库县面积广、人口少、主要经济收入源于畜牧业。由于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也相对滞后,整个县每年考入高中的学生很少,考入大学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闲聊中,我们问达正吉将将来想不想上大学,她自信的回答“上,一定要上大学”,我们鼓励并应允她,如果考上大学会给她提供帮助。拍摄活动结束临别时,朋友格日全家欢送我们,达正吉跟在我们身后,眼睛里噙着泪水诺诺的说道:“ 老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也会向你们那样为家乡人做事情。”
2012年藏族群众用酥油茶招待服务队战友
时光荏苒,一晃四年年过去了,期间我们去青海、西藏旅游途中曾三次路过达正吉的家乡,由于她在县城读书,平日里在校住宿很少回家,我们与她仅见过一面,但在QQ、微信及电话聊天中时常询问她的学习情况、解答问题并且发给她一些励志方面的文章。2016年春节,格日全家及亲属一行9口人来西安旅游,达正吉也随家人来到西安。此时达正吉已经读高中了,当年那个稚气腼腆的少女已出落成一个落落大方温文尔雅的大姑娘了。他们的到来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在此后的半个月里,我们团队的几位战友分头带着他们家人游玩,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西安,对西安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尤其是达正吉兴奋的问这问那,对西安的文物古迹、现代化建筑、地铁等这些在家乡只能通过电视看到的景象充满了好奇。与她聊天中得知她已经读高二了,学习成绩位于年级前列,高考时准备报考青海师范大学,志向是毕业后当一位人民教师。对于她的成长和进步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并鼓励她继续努力,待考入大学后我们会专程前往她们家祝贺。
2013年服务队为达正吉家乡群众送温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8月,达正吉发来信息告诉我们她已经被青海民族大学预科班录取,(预科班是国家为边疆少数民族制定的一项高校招生政策),得知此消息,我们如同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一样高兴。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几乎是藏区女孩以及她们的学姐学妹们的唯一出路,否则她们将会延续母亲的一生,依照当地的风俗早早出嫁生儿育女,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达正吉很幸运,尽管幸运来自不易,但终究还是抓住了。时逢我们志愿者摄影团队已经与西安诺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经陕西省慈善协会核准登记成立了陕西省慈善协会“梦无缺”助学育才志愿者服务队,目标是资助寒门学子圆他们上大学的梦想,主要出资人为该公司法人代表陈军先生,他是我们的战友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志愿者。当他得知此事后,决定择日赴青海对达正吉及家庭情况做实地调研。2017年8月初,我们团队一行再次来到达正吉的家乡,此次的目的就是对其家庭经济情况做进一步调研,确定是否符合我们的资助条件。
2014年达正吉暑假期间为家里做事
2016年春节达正吉全家在西安旅游
2017年达正吉考入青海民族大学预科班时与
“梦无缺”服务队领队合影
达正吉家的家庭一共六口人,父母亲、奶奶及正在读书的二哥和弟弟,家庭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父亲采挖虫草。虫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采挖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6月,因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影响,采挖虫草的收入很不稳定,不足以维持她们家日常支出,好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她们家又是当地政府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都能够得到当地政府一些经济上的补助,但经济仍不宽裕。鉴于此,调研人员一致同意为达正吉提供助学金,资助金额为每学年资助5000元,直至大学本科毕业。达正吉当年是预科生次年才能进入大学本科段,按此计算我们需要资助她5年,合计金额25000元,分学年给付。当她从我们志愿者服务队领导手中领取第一笔助学金时,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滋滋的,激动的表示对于我们的帮助要铭记于心,努力学习,将来像各位老师一样从事公益活动,传递爱心。
2017年达正吉考入青海民族大学预科班
时与“梦无缺”服务队一行合影
2018年暑期,达正吉如愿以偿的被青海师范大学录取,就读化学专业。按照我们服务队的规定,被资助学生必须每学年开学前带上本人上学年的学习总结来西安服务队总部领取下学年的助学金,但由于达正吉在青海西宁上学,路途较远不便来西安,服务队经研究决定采用汇款的方式将助学金发至她的账户。
2019年暑期,达正吉接到我们的通知,兴高采烈的来到西安参加我队的助学金发放仪式。这是她第二次来西安,开学后她将读大二,与前一次不同的是她不但个头又长高了而且落落大方充满了活力,她在助学金仪式中展示才艺,表演藏族舞蹈赢得了阵阵喝彩。从她的学习总结汇报中,得知她各门功课优秀,热心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积极要求进步并写了入党申请书 。
2019年达正吉来西安“梦无缺”服务队总部领取助学金时的留影
2020年年初,我们服务队经西安市民政局核准,设立了“西安梦无缺助学公益基金会”,旨在为扩大助学范围和增加助学名额筹资。当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许多院校开展网上授课,达正吉也按照学校的安排上半学期在家上网学习,由于家庭所在区域电讯信号差,上课时要带着手机到附近信号强的地方去学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热情,从她发给我们的学习总结和成绩单上看到,各门功课成绩良好没有挂科,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家乡的中小学生辅导功课,受到学生家长的赞扬。暑期到了,由于疫情尚未结束,学生不便来西安,达正吉的助学金同其他我们资助的外地学生一样由基金会电汇至她的账户。
2021年7月,基金会一行4人受青海省西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邀请,前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开展助学工作,这是基金会成立以来我们首次前往藏区开展公益活动,并与该县大通二中签订了每年资助10名贫困家庭考入大学的学生,每名学生每年资助5000元至大学毕业,协议期为14年。此时,达正吉已经读大三了,被学校安排在大通县二中实习,担任化学课见习老师。她做为我们服务队受助者和志愿者,全程的参与了对该校被资助学生的调研,以亲历者的身份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介绍“梦无缺”志愿者的事迹,鼓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从而获得基金会的资助。
2012年达正吉做为“梦无缺”服务队的志愿者参加
调研被资助学生时留影右一为原铁道兵5848部队
团部干事陈正印,现任西宁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2021年8月下旬,西宁市关工委会同西宁大通二中将已经调研考察完成的被资助学生名单报送我们,经基金会研究同意为11名家庭贫困学生提供资助,资助金额、年限按照协议实施。为使被资助学生在开学前能够拿到助学金,基金会将助学金汇至西宁市关工委,由该委会同大通二中将助学金发至被资助的学生,达正吉做为我们服务队的志愿者及该校老师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
爱心孕育希望,知识启迪梦想,10年来我们见证了达正吉从草原上的一名青涩少女成长为一名充满活力的姑娘、从一名懵懂的牧民家孩子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成就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同时她也兑现了10年前对我们的承诺,从受助者成长为“梦无缺”团队的志愿者,对于她取得的成绩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
天高任鸟飞、努力向上吧,我们真挚的祝福她,飞的更高更远,也希望她将“梦无缺”团队的爱心传承,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
播撒爱心,成就未来,让爱的接力棒永远传递;让爱的圣火,永不熄灭......。这是我们“梦无缺”全体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文作者:田渭东,原5847部队学兵25连学兵,现任西安市梦无缺公益基金会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美篇编辑:张开喜(铁道兵文化网编辑)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由田渭东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