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110):央视参赛【原创】
机关总有人整天琢磨人,也有人整天琢磨事。我是属于后一种。有任务的时候干好份内工作,没任务的时候就琢磨干别的事。
这天,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办了个“金点子大赛”节目,鼓励创新的金点子参赛。于是,我琢磨也写了一个创意点子,投给“金点子”大赛组委会。
很快节目组就给我来电话联系,说我的金点子已被大赛采用,约定时间要给我录制金点子大赛节目。 节目录制是在城乡贸易中心进行的,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持人朱轶来采访我,我们两个人有段下面的对话:
朱轶:朋友过生日,蛋糕买了,礼物也买了,还送点什么有意义呢?
我:哎,对了,送您一套生日当天的报纸吧!瞧瞧,晨报、日报、晚报、参考消息,浏览国内大事,环球风云;记录古都风貌,人物风情。再贴一张当天的日历,生日照片,记下生日天气,就把您的生日收藏起来了,该有意义吧?
朱轶:人们说,报纸是历史的名片,是特定时间、特定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因此,集报越来越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集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和收藏热点。
我:印制专门的集报册,办一个生日集报亭,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个市场不可小看。理论分析,每365人每天平均就有1人过生日。以北京市1300万人计算,理论上平均每天有近35600人过生日。如果每增加1%的人收藏生日报纸,每年就可增加13万套集报册和报纸的收藏量。对生日报纸收藏来说,这可是非常庞大的、潜在的收藏消费群体。
朱轶:百分之一的人收藏,每年就有13万套呀?如果百分之五的人收藏呢?每套按增加附加值即纯利润2元人民币计算,即全年纯利润130万元。这可是投资的整整26倍!
我:特别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填补市场空白的投资项目,并且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极具开发价值的新的生日消费点。当年收回投资没问题。
朱轶:经营方式嘛,除了自营以外,还可以和生日蛋糕店联营。比如买一份生日蛋糕,再送一套生日集报册,食品和文化都有了,这叫互相促销嘛!
我:还有妇产医院的新妈妈们,一定更乐意为新生婴儿买一套出生纪念日的集报册,多有意义!
朱轶:怎么样,心动了吗?我连广告词都替您想好了。就叫:“每年收藏一天,年年收藏一生”。
我:听我的:“你还记得你生日吗?你还记得那天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吗?收藏一张那天的报纸,将是你生日的最好纪念!”
朱轶:一年只收藏一天可不行,一年那么多的重大纪念日,还可以制作一些专题集报册嘛。什么“世纪之交”集报册啦、“建党八十周年”集报册啦、“国庆”集报册啦等等,都是收藏热点!
我:好主意,还不快投我一票!
节目在中央台经济频道播出后,反响还不错,经过专家评比,我的“金点子”顺利进入到总决赛。决赛节目是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节目总导演是哈文,总决赛主持人是李咏,他们夫妇两个原来是我的好朋友。1992年哈文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时,李咏找过我想将哈文安排在中铁文工团,后来她还是选择去了中央电视台。
总决赛在三个选手中间进行。一个点子是壁挂式花盆,一个点子是新房甲醛检测仪,还有一个就是我的生日集报册。哈文说她看好我的点子,编导组都认为我是可以得第一名的,第二名应当是壁挂式花盆,第三名应当是甲醛检测。可是结果阴错阳差,答题环节、抢答环节我其实做得挺好,评委中有房产商潘石屹,他有点偏向地将票投给了与房产相关的甲醛检测,结果甲醛检测得第一,我得第二,壁挂式花盆得第三,全都不是预测结果。第二名奖金2万,扣除个人所得税实得1.6万。
决赛结束,哈文特意跟我说,等你的生日集报册出来了告我一声,我一定要买。只是我身在机关,无法去做这件事。后来倒是看到有人在做生日集报。这真是一件很意义的事呢!集报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时尚和收藏品种。报纸是历史的名片,是特定时间、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每年收藏一天,年年收藏一生。这将是你生日的最好纪念!
1989年我还参加过央视播出的一个“给你五分钟”节目,在央视谈自己对电视节目的意见和建议。视频如下: 康平8424
往期回顾:
我的往事(98):大胆放炮
我的往事(96):人生不顺
我的往事(93):还念晓晴
我的往事(88):小说获奖
我的往事(48):少不更事
版面不支持视频,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链接、请点击查看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