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牡丹知多少之中国古代牡丹品种群形成和最悠久的栽培史

 

 

 

  【牡丹知多少?古代中国牡丹栽培的历史,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随着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随之变换,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过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也是中国古代牡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主线。】

 





 

  牡丹知多少之中国古代牡丹品种群形成和最悠久的栽培史

  中国牡丹,又名鹿韭、百两金、鼠姑、木芍药、洛阳花、高贵花、花王等,属毛莨科灌木,为我国特产名花。

  牡丹一名的来历,“丹”是指颜色,“牡”是指植物的雄株。正如明代李时珍所言,乃是因其原产丹州或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出苗,故名牡丹。此花原产于我国陕西的秦岭、大白山、南五台、华山等地。四川的峨帽山,山西的中条山,河南的伏牛山,古代洛阳四周的邙山、锦屏山、万安山、嵩山,甘肃的临夏、临兆、成县、天水,湖北的神农架,云南的大理等地都有牡丹分布其间。

  据《太平御览》卷九九二《药部九・牡丹》云:“《范子》:‘计然日:牡丹出汉中、河内,赤色者善。’”范子即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计然又作计碗(同研),春秋时期越国人。范蠡在越国灭吴后离开越国,当在公元前472年,据此可知牡丹距今约有2485年的历史。



 

  另据《诗经・郑风・溱洧》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里所说的勺药,并非今日草本的“芍药”,而应该是今日木本的牡丹。因为《溱洧》一诗所写的季节是春季,是夏历三月上已,此时正值牡丹开放季节,而今日草本的芍药则是初夏开花。而芍药从《辞海》和《中文辞典》中都讲道:“芍药,植物名,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初夏开花。”可见《溱洧》诗中所写的勺药,显然不是今草本的芍药,而应该是暮春开放的牡丹。《郑风·溱湘》是春秋早期的作品,大约在郑武公自公元前770年至744年在位期间,按公元前744年所作,牡丹距今也有2937年的历史了。

  同时,从《山海经》和《古琴疏》上有关“勺药”的记载,可将牡丹推溯到夏禹时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从《神农本草经》《吴氏本草)《素问)和《古今注》中所载而言,可将牡丹推溯到炎帝、黄帝时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

  史料考载,人工栽培牡丹始于中国的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距今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南朝诗人谢灵运云:“永嘉(今温州)水际竹间多牡丹。”据传说,当时的河南洛阳农民在邙山耕地时,不断发现有野生牡丹,取之为薪。



 

  又说秦汉以前无考,牡丹标名始于晋代,但以药用植物曾记载于汉魏之间华佗等人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里。《通志》云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隋代(公元581~618年),牡丹栽培已初具规模。《山海经》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赤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软条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优品种。

  到了唐代,国兴花荣,牡丹栽培也盛及极一时,遍及官延与民间,花色品种也逐渐丰富。尤其是都城长安,牡丹成为皇宫中的珍贵花卉,皇家在骊山专门开辟了牡丹国,“种花万木,色样各殊”,并由精通种花技术的“花师”培植,由隋时的红、黄二色,发展为红、紫、黄、白、浅红等不同色泽,同时也出现了重瓣、半重瓣花型。此时,香色亦超出一般花卉。

  唐文宗太和年间,暮春之日,李昂在内殿赏牡丹花,问画家程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程修己回答道:“中书舍人李正封云:‘国色朝酬酒,天香夜染衣’。”李昂赞不绝口,于是便有了“国色天香”之美名。

  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买花诗》中,也可以看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值,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戈戈五東素”。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描绘了当时“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对牡丹的狂热景象,说明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里巷小民,全都沉醉在牡丹花中。



 

  唐代,牡丹花的中心在长安,而到了北宋,牡丹的栽培中心则移到了洛阳,洛阳牡丹堪称天下之冠。北宋真宗赵恒时期,社会稳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帝王将相、士大夫、豪绅以及庶民百姓,都欣赏牡丹,种植牡丹又成为新的风尚。文学家欧阳修到洛阳做西京留守推官三年,饱览了洛阳名胜,遍访了洛阳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对洛阳牡丹赋予了较高的评价。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一书中写道“牡丹出丹州(今陕西宜川东北),延州(今延安东北),东出青州(今山东潍坊、盖都、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等县市),南亦出越州(今浙江浦阳饶、曹娥江流域),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就连欧阳修贬谪夷陵之际,还高唱道:“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意即此生有幸见过洛阳牡丹,他花虽不及赏,也无所憾了。

  张帮基《墨庄漫录》又记牡丹盛时,洛阳太守举办万花会,足见牡丹花会由来已久,洛人养花、赏花、爱花,言牡丹单曰花,其他花则直呼其名,认为惟有牡丹是真花,可见当时人们热爱牡丹的狂热程度。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也有“凡园皆植牡丹,盖无它,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的记载,足见当时牡丹的盛况。



 

  南宋时期,洛阳牡丹传入彭州(今四川彭州市)。大诗人陆游《天彭牡丹谐》亦称:“天彭之花皆不详其所自出。士人云囊时永宁院有僧种花最盛,俗谓之牡丹院,春时赏花者多集于此。”今人考证,永宁院即位于彭县西北三十二里的丹景山。《古今杂记》也说道:“彭门为辅邵典州多,其戚里得之上苑。从京城买回牡丹品种,此彭州门花之始(盛)也。”

  《彭县志》也称:其时彭州花户“人秘园径,家有花谱”,民间竞相争花牟利,有一家种花多至千本者,以致牡丹园苑“连甽相望,莫能得其姓氏。”牛心山下,素多佳品,被称为“花村”,今丽春场“花特盛”,被称为“花街”。城外有“花市”、城内种花台比比皆是。春日花开,游人聚花竟胜,登城眺望,灿若锦堆。“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到花盛处张饮帘幕,车马歌吹相属”,赏花游宴,被称为“勘花节”。送花去成都的快马,“蜡蒂筠篮,傍午于道”,大有“花开时节动京城”、“园林尽日敞朱扉”之慨。时人有歌赞日:“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彭州又日牡丹乡,花月人称小洛阳”。

  元代(公元1271~1368年)牡丹发展处于低潮。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栽培中心又转至安微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夏之臣有《评毫州牡丹》,薛凤翔撰写了《毫州牡丹史》《牡丹八书》,其中《牡丹八书》专门对牡丹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曹州(山东菏泽)牡丹也有了初步发展。据苏毓眉所著《曹南牡丹普》,有:“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之说。



 

  清代(公元164~1911年)牡丹栽培中心逐渐移到曹州。余鹏年《曹州牡丹谱》(公元1792年)记载曹州园户种牡丹之盛,“动以顷计,盖连畴接畛也”。山东人蒲松龄,著《葛巾》,撰《香玉》,“不惟述曹粒丹甲齐鲁”,且写人与牡丹“爱而忘死”之深情。同时,清代的王公府第鲜花四时无缺,俗称“天棚、鱼缸、石榴为夏季三物,而入冬则讲究什么玉棠春,富贵花。”这里所谓的“富贵花”就是指牡丹而言。

  牡丹在当时除故官御花园外,又以清华园、天坛南北廊、永定门张家最盛,除姚黄、魏紫之外,还有夭红、浅绿、金边等各种。清华园街十里以绿蝴蝶为第一,开放时真可谓花海一般。戒台寺内有牡丹院,地所,虽然种的壮丹株数不多,但很负盛名,乾隆皇帝曾在院中宿过。清道光年间,荷泽赵玉田等花农曾把牡丹作为贡品运送进京,慈禧太后曾下令观赏冬季开放的菏泽牡丹,菏泽花农被迫无奈,只好试着用“烧火龙”(即烧火炕)增加温度,用浸过桐油的毛头纸当玻璃进行光照,首次让牡丹隆冬开放,送进京城算交了差。后来,在故宫御花园、顾和园仁寿殿国花台(牡丹台)、白纸坊崇郊寺以及中山公园等处均有牡丹栽培,到了清末牡丹更是艳冠京华。

  由此看,古代中国牡丹栽培的历史,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随着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随之变换,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过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也是中国古代牡丹品种群形成和发展的主线。

  (节选《中国选国花》作者:蓝保卿李战军张培生)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