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了解“越南战争”吗?你了解中国“援越抗美”吗?你了解58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32万将士秘密穿过友谊关,在越南国土上浴血奋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史实吗?请听评书《援越抗美》。
上回说,调精兵强将保障越南铁路运输线。今天讲,建新路改旧轨 三轨铁路米轨变准轨。话说:
铁道轨距国际标准为1.435米,称为“准轨”。 越南原有的铁路是19世纪法国统治时期修建的小铁路,最先是两根轨距宽60厘米,后来改建成轨距宽1米,俗称“米”轨。河老线、河友线均是“米”轨。1901年法国人与清王朝签订协议,修筑从我国云南昆明至越南海防的铁路,史称“滇越铁路”, 1910年竣工,越南境内有389公里。另一条米轨河友线1905年修建完成。
越南的铁道“米轨”,路基窄、枕木短,米轨比准轨要节约成本三分之一。米轨铁路标准低、弊端多,弯急坡陡,年久失修。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与两侧的稻田几乎同高,一遇洪水,有些路段常被淹没。山区路段依山傍河,路基多是半挖半填,少挡墙,基不稳,一遇雨水,倒塌滑坡,导致铁轨枕木悬空。由于财力不济,且逢连年战争,修护不善,又超负荷运行,病害严重。尽管如此,这些铁路仍然承载着抗美救国的重任,成为“抗美救国的生命线”。
中越连线的铁轨在我国境内是准轨,准轨大火车进不了越境,只得在我国湘桂铁路终点广西凭祥站接换。援越物资从大火车上卸下转装上米轨小火车上,才能开进越南,如此倒装不但费时费工,而且米轨列车每列只有6至7节车厢,行驶速度慢,运输能力低,不适应现代战争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越方要求,将米轨铁路加宽,加轨改成为米轨准轨共用铁道,大小火车都能行驶。来自中国的大火车就可直接开到越南腹地了。
米轨改造成准轨3根道施工中,机械用不上,全凭人工,而且在改建准轨的同时,还要保障原来米轨上的运输状况不受影响。1965年7月1日,友谊关至克夫97公里及15.7公里站线的改轨工程开始。首先是加宽路基,不能使用机械的路段,靠人工挑土夯实。对线路半径曲线小于150米的路段要加大弧面;坡度大的线段要加宽路基落坡。
第二道工序是抽换枕木。越南铁路“轨小枕木重”,原用枕木材是越南特有的高硬度、放入水中能沉没的铁木所制,每根重达200多公斤。一时加工不出那么多铁木枕木,决定换用从中国东北运来的东北松枕木,越南人很满意,节省了他们国家的资源。抽换枕木时先将原米轨短枕木道钉拔掉,掏空道碴震石,抽出枕木,然后插进中国东北油松准轨长枕木。
第3道工序是铺换标准钢轨,换上我国生产的长25米、重43公斤/每米的优质钢轨,左右各1根轨,中间保留每米重量38公斤的米轨,左轨为大小火车共用,以便大小火车都可跑。最后是校准坡度角度,充填震石,打紧道钉,测校完成。
车站配套设备也一同改造,沿线所有车站都要增加轨道,延长站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扩至450米以上,对通过能力小的车站增建1至3股道;尤其是岔道很复杂,改用混合轨同动变换式岔道,是我国为越南3轨铁道特殊设计制造的43公斤10号混合岔道;对受敌机轰炸破坏严重的站区要进行重建。
为了不影响米轨火车正常运行,改“准”施工中,枕木只能一根一根的抽换,钢轨一根一根的铺设,既烦琐又困难,可想而知那进度怎么快的起来?战士2人一组,每组每天必须完成一对2根钢轨铺设的任务。虽说2人每天只抽换25米长线路上的枕木,不流出几身汗、不出全身力是完不成的。加上敌机频繁袭扰,每天在铁道上必须干15、6个小时。
恶劣的亚热雨林环境,高强度的体力透支,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生活物资因敌机轰炸运输困难不能保证,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不少人患上维生素缺乏症。劳作强度大,出汗多,喝水多,出现病减。吃飯成了问题,分队指导员下达指标:吃1碗“及格”,吃2碗“良”,吃3碗“优”,再多吃表扬,因为能吃就能干活。
1965年12月23日,河友线上友谊关至克夫正线97.27公里、站前15.78公里的改线提前完成。从此,越南出现了世界铁路史上奇路:“越南铁道3个“鬼”(轨),大车小车都能跑”。开天辟地第一条3轨铁道竣工那天,越南交通部在谅山市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越南铁路运输开始了新史章。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