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吃” 
人生下来就要吃,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吃文化的发展也是逐步形成的。在类人猿的时代,“吃”基本上是原始共产主义。一旦猎取到动物,成果就大家共享。类人猿们用锋利的牙齿,分享食物。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为了寻找食物而东奔西跑。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的吃文化。在吃的问题上,他们也有强者和弱者之分,强者自然多吃多占。弱者食不果腹,甚至饿死在深山老林。


随着人类的进化,钻木取火的发明,祖先们就逐步开始吃熟食了。大家齐心协力,在深山老林中发挥团队精神,团团围住猎物,把它置于死地,然后放在篝火中烤熟,大家分享着这烤得出油的美味。从猿到人,人类经过了漫长时间。


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占山为王,强者为王。强悍者就当上了酋长,他就是统治者,他就可以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吃香的喝辣的。吃文化越来越发展,到了康熙的时代,御厨们搜尽民间吃货精髓 ,居然搞出了“蒙汉全席”,108道菜,现在家里这种吃饭的长条桌要十张才放得下那些菜。天下的山珍海味,民间烹饪工艺,尽在“蒙汉全席”中,据说还申报吃文化遗产。

到了旧社会,吃喝就两级分化,在电影里我们看到:地主、资本家,那些阔太、阔老爷、公子王孙 ,穿着长袍短卦,手里拿着油纸扇,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每顿饭菜由丫鬟小姐送到手上, 喂到口里。相比之下,可怜的穷苦大众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些头发花白,腰弯似弓,一只手拿着一个碗,一只手拿着拐杖,后面还跟着穿着破烂的儿女,他们要挨家挨户去要饭吃。旧中国民不聊生,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没吃没喝,饿死人是常事。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们的红军、新四军、八路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草根,吃树皮,吃皮带,吃战死的战马,好多战士,因为没吃的,就饿死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刚刚解放后的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为了还苏联的债务,主席带头降薪,带头不吃红烧肉。为党和人民作表率。



我们吃得最贵重最营养最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的乳汁。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眼睛还没有睁开,就在母亲怀抱里吃着母亲的乳汁,一吃就是一两年。母亲的脸黄了,人瘦了,我们就长大了。母亲的大恩大德一辈子也还不清。吃母亲乳汁长大的孩子肯定会知恩图报。


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无疑包含着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解放后好长一段时间,定人定量定标准,还印制发行了粮票。毛主席还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真正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得益于小麦、玉米、水稻专家的不懈努力。使其单位产量成倍增加,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学家,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初期,吃喝风盛行,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公款吃喝。但收效甚微,屡禁不止。 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狠刹吃喝风,设曝光台,纪委人员跟踪检查拍摄公款吃喝人员的视频资料,及时公开曝光处理。由于措施得力,收效十分明显,公款吃喝风得以遏制。


吃喝风刮到民间,也就名目繁多,婚宴、寿宴、谢师宴等等,在单位工作的同志几乎天天要送红包去喝酒。久而久之,影响工作。大家也心生反感。把送红包叫红色“罚款单”。特别是媒体有时还曝料什么名家、土豪儿女结婚,动用直升机送鲜花,摆酒席千把桌。我不知道曝料这些东西有何实际意义,用意何在? 吃多了, 吃厌了,脂肪积聚多了,人们肚子圆鼓鼓的,还得减肥。

为了健康,吃粗茶淡饭好,成为共识。吃喝拉撒睡,开门五件事,吃是第一位的。公款吃喝是违反党的八条规定的,绝对不能吃。家家户户,吃好,吃健康,强身健体,昂首挺胸,为实现中国梦撸起袖子干,悠着一点”吃”。
(图片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