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感悟——我所触摸到的铁道兵精神!

  
 

感悟——我所触摸到的铁道兵精神!

  在共和国的辽阔大地上,有一种精神,它比钢铁更坚韧,比磐石更稳固,有一支人民军队序列里的特殊兵种——铁道兵,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部用血肉和汗水书写的英雄史诗。这支从战火中走来的队伍,铸就了永不过时的铁道兵精神,其铸就的铁道兵精神,早已超越时代,成为激励后人攻坚克难的精神火炬;其铸就的铁道兵精神,早已超越了特定的时代与群体,成为镌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密码,这种精神不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奋斗印记,更是当代后人们攻坚克难、继承坚守的精神坐标,即便被岁月洗礼,依然血染般鲜红!

  我是当年的铁道兵。农历甲寅年仲冬季舞象之年(刚刚够18岁),家乡县城一中高中毕业走出校门应征入伍铁道兵部队以后,在这支被共和国元勋朱总司令赞誉为“人民铁军”的铁色军营里亲历亲身体验了铁道兵那异常艰苦危险的每一天。我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奉献青春流血流汗、以常人难以承受的坚强毅力奋战高原“天路”,在海拔3600多米的天峻关角沟二郎洞灯泡展线工程施工中多次受伤并数次与死神万幸擦肩的刻骨难忘经历,使我切身感知触摸到什么是铁道兵精神?也深深领悟到铁道兵这支钢铁之师究竟为何有着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不畏艰险、勇毅直前的奋斗力量!

  愚以为,我切身触摸到的铁道兵精神就是“听党指挥、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业精神。铁道兵用身体丈量悬崖,用生命对抗塌方,逢山开路,累何必惧?遇水架桥,险岂能拦!从大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内蒙草原到金沙江畔,从太行山区到大巴山麓,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铁道兵以“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以“以劳动为荣、以艰苦为荣、以当铁道兵为荣”的“三荣”理念,成为这支部队战无不胜、越战越勇的制胜法宝。解放战争年代屡建奇功,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血肉之躯铸就“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在祖国大地上筑起了一条条钢铁平行线大道,被祖国人民誉为“铁路建设的突击队”!

  我切身触摸到的铁道兵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畏精神。铁道兵们面对悬崖峭壁与惊涛骇浪,没有大型机械,缺乏防护装备,他们以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间铺就钢铁大动脉,将“不可能”改写为“一定能”。这种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钢钎凿进岩石的火花,是汗水浸透工装的盐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绝。钢轨为笔,汗水为墨,枕木压着寒霜,铁锹磨破手掌,铁道兵以“两不怕”的韧劲,在崇山峻岭间铺就铁路,让钢轨在险境绝境中延伸向远方,有近万名官兵为此壮烈牺牲,59000多名干部、战士负伤,和平建设时期,这支部队成了共和国所有军兵种里负伤和牺牲最多的兵种!铁道兵在援越抗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防施工和支援地方建设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这份钢铁般的使命担当,铁道兵们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我切身触摸到的铁道兵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奉献精神;“严谨负责,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5载铁路建设和国防施工历史,先后累计有数百万铁道兵们告别家乡,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哪里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哪里就有铁道兵的帐篷和简陋工棚。穿山越岭, 跨江渡河, 铁道延伸,志在四方。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把青春埋在隧道深处,把家庭牵挂藏进家书里,用“舍小家为大家”的胸怀,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铁道兵用铁肩扛住时代难题,钢轨铺就责任,以精准丈量山河,用创新打通天堑,图纸上的每一笔都较真,工地上的每一步都求新,用忠诚和坚韧、匠心与胆识精心织就成一条条阡陌通途。

  铁道兵,这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兵种,她的历史只有35年,但却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这是一支军魂永存的队伍,今天,《铁道兵志在四方》依然唱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铁道兵的旗帜在人民心中永立不倒。铁道兵魂, 铸就辉煌, 岁月流转, 精神永存!共和国钢铁大道下,有铁道兵铺就的石砟;共和国的宏伟大厦上,有铁道兵添加的砖瓦。铁道兵精神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凝结在每一根枕木、每一段隧道中的具体品格,钢轨延伸到哪里,精神就传递到哪里。当成昆、襄渝铁路的钢轨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当青藏、南疆铁路的列车划破高原戈壁的寂静,铁道兵精神始终镌刻在每一寸铁轨之上,它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旧物,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力量,在不同时代绽放着同样耀眼的光芒。

  铁道兵是产生伟大精神的沃土,这支“人民铁军”不但书写了足以彪炳史册的功勋,而且形成了值得盛世长歌的伟大精神,这是铁道兵的精神图腾,是铁道兵精神的母题。如今祖国大地铁路网已如星河璀璨,而铁道兵就是这璀璨星河中最初的燃灯者。铁道兵精神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力量!听党指挥的忠诚、逢山开路的勇毅、舍家为国的奉献,在钢铁铁轨上永垂。致敬燃灯者,这份精神永远是攻坚克难的精神火炬!当国人出行享受着祖国大江南北铁路网带来的便捷与发展时,更不应忘记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辛付出和牺牲宝贵生命的英雄铁道兵们!

  “铁道兵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正是短短35年艰苦而特殊的铁军军旅,培育了一代代铁道兵战友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精神。铁道兵精神不仅是一种概念、内涵与财富,更是一种力量、追求与资源,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要葆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与为国为民的初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的征程上,继续铺就属于新时代的“钢铁大道”,走向中华民族更加广阔的未来。

  读懂了铁道兵精神,便是读懂了华夏儿女“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密码。铁道兵精神在八一军旗上熠熠生辉,铁道兵精神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人民军队历史上永远的番号!永远的铁道兵!永远的铁兵魂!
       (文章图片源自网络,致谢作者)


       编辑:开门见喜

上一篇:重 阳 随 想
下一篇: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