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国争光的家风代代相传》里认识李隼
(国乒女队主教练、原铁道兵体工队乒乓球运动员——李隼)
老叶在出国前,把儿子李隼送到“铁道兵乒乓球队”当小兵。在全军运动会上,他和施之皓等战友拿下了全军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立了功,提了干。
—— 李世铭(李隼之父)
上世纪70年代时,我们一家四口,有两年曾经历了个“三国四方”时代。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受国家体委委派到科威特援外。在这个最高温度在50°C的沙漠里,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带出了阿拉伯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体操冠军索拉哈;与当地的中国教练一起建起了阿拉伯地区的第一座专用体操馆;协助学生组织了第一次警察团体操;协助出版了第一本阿拉伯文的体操专著。我被评为科威特“模范教练”。
与此同时,爱人叶佩琼带领的北京乒乓球女队也在全国第三届运动会上取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前两名的好成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非洲副主席埃封卡亚找到时任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说,非洲也要开展女子乒乓球运动,希望派个女教练来。徐寅生说:“这是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好事,我一定派一个最好的女教练。”这样,叶佩琼也被派往非洲。尼日利亚的运动员不像咱们,打球就是专心打球。他们的运动员先要把一天的“嚼谷”挣出来,第二位才是打球。老叶就在体育馆里支了个“乒乓球摊”,不分男女,谁来了陪谁打。对于已经40多岁的她,这是个强度非常大的“累活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在“第三届全非运动大会”上,她带的尼日利亚乒乓球队,获得了七块乒乓球金牌中的六块。老叶还带了一个女翻译深入非洲腹地办起了乒乓球教练和裁判学习班,把乒乓球的种子播撒在非洲的土地上。埃封卡亚评价她说:“你不顾家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开展乒乓球运动。你是我见到的‘最伟大的女性’。”
当时,我们联系只能靠写信,信件通过一个月一次的外交信使传递。我写的信由信使带回国,再由赴非洲的信使带到尼日利亚,她的回信再顺着信使的邮路带回国,再由西亚信使带给我……一来二去,我们的交流信息老“对不上点儿”,中间总隔着一到两个月。
老叶在出国前,把儿子李隼送到“铁道兵乒乓球队”当小兵。在全军运动会上,他和施之皓等战友拿下了全军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立了功,提了干。赶上大精简后转业回家,几经周折后,成长为国家乒乓球队的“金牌教练”,培养出王楠、张怡宁、李晓霞等大满贯运动员(指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三项冠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他带领的国乒女队获得乒乓女团冠军和女单冠亚军;女儿李隽也从少体校起步,逐步成长为国家乒乓球队的“秘密武器”,打遍全世界只输了两场球。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没有更多的说教,而是以自身的行动做他们的榜样,把他们引上了“为国争光”的道路。
我家建立了一个荣誉墙。有我拿国际冠军和叶佩琼给毛主席打表演的照片;有儿子的体育荣誉奖章;有女儿的世乒赛奖杯……我们定下的标准是取得全国冠军以上的成绩,才可以上榜。在国旗下面有一块空白,是为第三代准备的。我和老伴说这个空白可能我们等不到填满了。没想到,我们的孙女李彌翔在2009年国际奥委会举办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我”征文比赛中,她以对爸爸工作的认识为题撰写的文章获得全世界12岁以上比赛的第一名。我们专门为她举行了“上榜仪式”。
“为国争光”的家风,将在我们家代代相传。
好样的,加油!
李隼带出的乒乓球女运动员个个顶呱呱
(李世铭同志现为北京莲花池军休所军休干部)
美篇制作:李武兵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