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谈谈网络作者水平的提高》


  

 

《谈谈网络作者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作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全国网民数是相当可观的。网络新媒体作用无处不在,阅读,就是点击也方便,打开手机就可看到。这一点,是纸媒所无法代替的。那网络作者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一个网络所发作品水平的高低,是会影响这个网络影响力的。那么,网络作者队伍素质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作用水平发挥。我想就网络作者水平提高问题,谈谈看法。

 


 

        一,必须提高理论水平。 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又在实践中证明了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规律性的认识。简单说,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咱们搞写作的人,一定要有些理论水平,这样,你写作的水平才能提高,你的作品才能有深度和广度。要说学点理论知识,也并不复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的方式,就是唯物辩证法。具体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理论指导思想,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为《讲话》。其主要是提出了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要坚持为工农兵服务。其方法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你的作品是为民服务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在创作手法上,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也可以让各种意见去争论,各抒己见。而在新时代,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要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习总书记这里提到的讲好中国故事,不是狹义的文学体裁。而是广义的,包括文学艺术,影视和新闻的。而讲好中国故事,也不一定都是当下发生的事,象铁道兵以往的故事已过去,但其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是需要。如现在中铁建这支队伍,仍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关于加强理论学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关心时事政治,学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定要关心政治。当前党和国家有些什么样的大事发生,特别是党中央又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些什么新精神,我们一定要有所领会。不了解当前时事政治,不知道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那你的写作就一定会与时代脱节。仅管铁道兵文化网,有铁道兵和中铁建的特色,但在网络作品内容的构成上,其主题,也不可能与时代脱钩的。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并不等于让你能去看到什么文件,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或广播电视,各级党报就能做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一定要做到每晚坚持看,在这个节目中,所传达的,都是党中央最新的精神。只要你坚持看了,你的思想就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你笔下作品主题,也必定是为新时代讴歌的。
        二,要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作品,无论是文学创作或者是记实性作品,都必须源于生活。从写作理论上讲,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专业搞写作的人来说,叫深入生活。对业余作者来说,同样也存在着深入生活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写作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我认为铁道兵文化网的作者,应从两个方面去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一是,对铁道兵的历史要深刻了解。在我军历史上,包括铁道兵,基建工程兵,骑兵,防空军等在内,有七个消失的军兵种,其他军兵种我们可以不了解。但对于铁道兵的历史,一定要深入了解。铁道兵是、1948年7月5日诞生的。当时是在炮声隆隆,战火纷飞的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其主要任务,是配合野战军作战需要,抢修铁路运送兵员和作战物资。在此之前,1946年6月,就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到1948年7月5日,组建了铁道纵队。1950年,成立了铁道兵团。1950年10月,铁道兵团参加抗美援朝,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在抗美援朝中,保证铁路畅通,艰苦卓绝。到1953年铁道兵团回国后,中央军委决定改编铁道兵团,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铁道兵走过了35年战斗历程,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铁道兵的历史,作为一名写作者,一定要了解清楚。 我本人在铁道兵时期,一直从事专业写作工作。并且转换过几个部队,从第三师创作组到铁道兵新管处宣传股,从第十三师创作班再到第一师主管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所以,对铁道兵的历史发展和军营生活非常了解。如果战友们沒有过这种经历,那你对所在连队,营或团里面发生的一些铁道兵修路中所发生的故事,应当好好地回忆一下。把那些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写出来,这样能展现在铁道兵文化网上,那就有了生命力。既让老铁们回顾了芳华岁月,又使铁二代们能学到父辈的榜样。让社会更加知道铁道兵的丰功伟绩。 二是,对中铁建工作和生活深入挖掘。我们现在的作者们,基本上都是从铁道兵并入到铁道部的中铁建人。铁道兵最多时兵力达40万。从1982年陈再道司令员在兵部传达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撤消铁道兵编制后,消息不径而走,有些人通过各种办法掉离铁道兵。到1984年1月1日向军旗告别后,只有17万人了。这40万兵中,从七十年代后期,铁道兵领导机关,不断压缩了各师编制,有不少官兵也是转业和复员了。大家记住,我曾纠正了纪念馆的说法,叫转业到铁道部,这是错的。叫并入,铁道部按当时的级别,没有铁道兵高。我们是大兵团级的,司令员是上将。那么,对于中铁建的工作和生活,大家都很了解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回顾自己在中铁建岗位上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写作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如何虚构英雄模范事迹,而是如何还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去进行重新构思,按写作的逻辑思维,用文学的或者记实性的笔法,去写出生活。我对铁道兵文化网不太熟悉。网络技术也是国内作家中最低的吧。但写作我还是够国家级的。我看贺腊根写的诗,几乎都是跟铁道兵、中国铁建、铺架工地有关。我是他的上级,也是他的老师。他的这种写法,已经自成一派,这很好。这与他在单位时的工作有关。他是一师三团的,后来叫十一局三处,三公司。他那个单位,主要任务是铁路铺架,他当宣传部长,也在项目上当书记,他对那个生活很熟悉。希望大家都能去写作最熟悉的生活。但是,我们离开中铁建也多年了,对现在中铁建的生活也不熟悉了。现在中铁建已从军队时期粗放性施工,变成了机械化施工,专业化施工。有些工地还进入了智能化施工。那我是怎样了解中铁建的?我一直自费订阅《中国铁道建筑报》,掌握了大量信息。你不订报的,可以向原单位工友们了解情况。我微信朋友很多。从国铁集团到中铁建机关和各局都有。特别是十一局朋友发的视频,我都了解掌握的。
       三,注意提高写作水平, 给各位网络作者们提点建议。我对写作,是觉得自已是铁道兵出身的作家,诗人和新闻人,那么,为铁道兵文化网提供作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虽然不懂网络,但写作的共同点是一致的。作为网络作者,一定要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要加強对写作知识的学习。多读点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做点笔记。你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专业能力強了,那么,你的作品也容易被编辑和编审选中,或者上外网。要多读多看别人的好作品,学会借用他山之石。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就算是你的作品上了网,也不要高兴太早,自已多看一看,能够给自已作品找出毛病的人,才是写作高手。其次,在写作中,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把自已的感情带进去。如果这件事确实感动了你,有一种不说出来,就要憋住的感觉时,你的灵感就有了。这时的创作冲动非常強,那下笔就有神了。我在铁道兵文化网上出现的每一首诗,那都是我眼泪流出来的。我写《清明节的追思》,想起逝去的战友,痛哭在写。写《洒泪想妈妈》时,我的泪水用纸巾止不住。最后,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有章法。要讲究体裁和题材。体裁,就是用什么文体,是散文还是通讯,是一般说明性记叙文还是宣传公文?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这些概念一定要清楚。在题材上,是选择写施工方面的还是情感方面的?是选择写人文景观还是写英模人物?我不展开讲了。总之,文学乃人学,写作,写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点要切记。

 


       作者简介:
       
作者:白帆,曾任铁道兵三师创作员,铁道兵第四新管处正连职新闻干亊,铁道兵十三师创作班创作员,铁道兵第一师副营职新闻干亊,中铁十一局宣传部新闻科长,局政研会秘书长。共发表新闻、文学、理论等作品二百多万字。出版或参与写作的文学类书籍七部。为山东省作协会员。获得全国大奖作品,有报告文学金奖,诗词创作银奖,编导的电视专题片全国优秀奖,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台播出。新闻通讯获湖北省好新闻评比一等奖。并被诸多国家级大报聘为特约记者。其新闻作品多见于《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铁道兵》报曾在第一版为其开辟专栏。其写作的长篇通讯《军魂铸三峡》在军内各报刋登,主人公王同义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英雄称号。现为儒商,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硕士生导师。

       
       图片说明:
       1、第一、二张图片来自网络
       2、第三张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