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秋 十 月 上 井 冈(原创)
——我的井冈山朝圣之旅
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胜利的起点,成功的圣地!她博大而深邃,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堪称“天下第一山”!在这里,英雄伟业与秀美山水交相辉映,传统教育与休闲旅游共冶身心。作为一个曾经的铁道兵,多年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意愿——到江西井冈山“朝圣”! 2010年10月15日,“全国铁道兵老战士、学兵井冈山军歌会”终于给了我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来到了江西,登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这是此前我对井冈山仅有的一点笼统的认识,从井冈山机场经高速公路乘车前往茨坪,沿途只见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感谢江西省战友会,在组织好本次军歌会活动且办得有声有色外,还组织了数辆豪华大巴,旅行社的导游陪同近300名铁道兵老战士游览了井冈山。从导游口中得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有八大景区,目前只不同程度地开发建设了茨坪、黄洋界、龙潭等四大景区。导游还告诉我们,井冈山旅游最大特色是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近30处,其中不少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博物馆位于茨坪红军南路中段,依山面水。馆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是朱德元帅亲题。建筑古朴、庄严,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还有毛泽东、朱德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重上井冈山的照片、题词、题诗等陈列。馆内采用图、文、物、声、光、电综合陈列表现手法,并制作了逼真的仿实景物和塑像,全面介绍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的英勇业绩。
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茨坪北山上,整个陵园规划用地400多亩,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四大部分组成。走近陵园大门,便见宋任穷同志题写的园名。登上108级石砌台阶,便是设计新颖、气势庄重的纪念堂,彭真同志手书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烫金大字镶嵌于门额。大厅正面墙上是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死难烈士万岁”六个贴金大字;纪念堂东侧山顶是井冈山雕塑园,系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塑有井冈山斗争时期部分主要领导人和著名人物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潭震林、陈正人、膝代远、何长工、王尔琢、贺子珍(女〕罗荣桓等的雕像19尊,这组分别由青铜、汉白玉、花岗岩塑成的群雕,出自名家之手,神形兼备。纪念堂西侧是井冈山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组成,“井冈山碑林”为书法家舒同题写。碑文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部分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墨迹。其思想内容丰富,书法艺术精湛。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茨坪中心大道北侧的小山岗上,呈正方形,高11米,坐北朝南。塔前的红军烈士墓,正面书写着“革命烈士之墓”,两边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烫金大字。塔、墓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四周松柏常青,瞻谒者不绝。
大井毛泽东旧居位于茨坪西7公里。井冈山有五井,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是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建,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竖碑前面的一个橫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具导游介绍,黄洋界山顶海拔1300多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好象汪洋大海一望无际。但我们的运气似乎不太好,我们到达黄洋界天气不是很好,所拍照片也不尽如人意。
在井冈山还参观了红军造币厂等,但短短二天的井冈山参观游览,只能是走马观花。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原因,此行虽然没有看到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但我已很是知足了。站在黄洋界高山之上,眺望井冈山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松涛阵阵。不由生出“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绿色明珠流光溢彩”的感慨。伟大的实践需要
伟大榜样的鼓舞,需要伟大灵魂的激励,需要伟大精神的指引。昔日星火燎原地今朝旧貌换新颜,艰难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井冈山精神不会过时。井冈山精神是经过革命斗争锤炼与升华的民族精神。在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非典精神中,都能读到她的光芒。
雄伟的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永远的井冈山,写满中国人民的光荣与理想。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