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载铁兵情 战友情谊难忘怀
4月6日上午,江苏省涟水县大剧院内歌声嘹亮、热闹非凡,该县1969年应征入伍参加铁道兵的退役老兵们和应邀出席大会的嘉宾们共238人欢聚一堂,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参军55周年庆祝大会。他们虽然都已年逾七旬、满头银发,但唱起《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耳熟能详的兵歌时,他们仍然是那样的精神焕发,歌声仍然是那样的铿锵有力,许多老兵唱着唱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军营,回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筑路工地,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1969年4月,涟水县共有1560名青年应征入伍参加铁道兵。当时他们正值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离别家乡来到铁道兵部队后,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铁路建设南征北战、流血流汗,有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在施工中负伤致残,有23人在部队提干,有5200多人次因工作突出,受师团营连的嘉奖和表彰。
老兵们退役回乡后,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保持军人本色,积极投身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有的成为地方领导干部和各界名人。例如:战友施长泰离开铁道兵后,先后在第七军医大学任办公室主任、广州南方医院任副院长;战友王永茂从部队转业到南京市税务局任党委书记;战友陈巨明兵改工后任中铁第十八局任局长助理;战友刘泽元退役后任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据不完全统计,有128人分别担任地方县科级干部,有96人次受到省厅市级表彰。
曾服役于铁道兵四十团一营一连的周德林老兵,先后参加过成昆线、襄渝线、沙通线等国家重大铁路隧道施工,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由于长期从事隧道施工染上矽肺病,被评为三级伤残军人。1976年退役回到家乡后,他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初心使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多年前,周德林在担任村组干部期间,他所在的村组有一条1200米长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弄得行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村民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当时要想将这段路铺成水泥路,至少需要资金15万元。周老兵二话没说,带头拿出自己5000元伤残抚恤金,又一家一户上门征求意见,动员大家克服困难。在他的带动下,很快自筹资金4.7万元。在此基础上,周老兵又向上多方争取扶贫资金11万余元,终于将这条泥土路改造成了崭新的水泥路。
后来,周老兵还通过多种渠道向上争取资金15万元,为所在村组新建翻灌拦水坝一座,修建农田涵洞23个,使2000余亩农田旱时灌得上、涝时排得出,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2019年2月,涟水县军人事务局成立后,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前来咨询和办理评残、调残和申请解决因病住院治疗费用、生活困难补助等问题的优抚对象,工作面广量大。周德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主动前来协助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共同做好优抚工作。5年多来,据不完全统计,经他参与协调化解的矛盾多达300余起(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由于成绩突出,周德林老兵先后多次受到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和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表彰奖励。
庆祝大会期间,陈巨明战友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铁道兵的光辉历程和兵改后的辉煌业绩。大会主持人郭军秘书长宣读了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2023年度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双百”先进典型的文件。
涟水县老年大学业余演出队和北京铁道兵战友、著名戏剧演员应邀为与会人员进行文艺表演。涟水县商界精英、超市电器董事长李超军无偿赞助2万多元的家用电器产品,作为大会结束前抽奖活动的奖品,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庆祝参军55周年的大会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中午12点30分结束,取得了圆满成功。大会结束后,有许多参会的老兵们仍意犹未尽,当他们走出大剧院时,仍在谈笑风生,三三俩俩地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津津有味地叙说着当年那些终生难忘的军营趣事和战友之情,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如何过好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