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汽车团的故事:永恒的记忆

 



梅梓祥导读:

坚持阅读我公众号“铁道兵故事”,会不知不觉爱上铁道兵。这是一位非“铁道兵籍”的读者在公众号的留言。

铁道兵是一支英勇无比的钢铁部队,是我军唯一番号含“铁”字的队伍。在这个与钢轨、钢钎、推土机、风枪……等“铁”为伴的群体中,却有着风雨同舟、柔情似水的兄弟情义。 蔡桂青 《永恒的记忆》讲述他胃穿孔急送医院枪救、战友争相献血、各级领导关怀、家乡亲人陪护等事儿。多少年后,与当年的排长通电话“热泪横流”……

最是铁道兵情深!
 


 

永恒的记忆

蔡桂青 

 一九七五年七月份我们连奉命进驻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镇驻地,配属铁七师、十师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先头部队由连长粟週奎,排长吕全功,司务长王才元带队,到达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面粉厂墙外自己动手筹建一个临时的营房,暂时住下。

后来由海西州土建工程队建筑一座土坯墙,竹帘子房顶,简陋的矮平营房。来青海除了干部外还有战士们分别是,张宗魁,梁振山,张和智,王运祥,李照,刘学迁,赖先友,康新民,杜安民,李海文,宋学来,王宗法等同志。车辆是拖车全部,克拉斯十三台,连队的南京嘎斯生活用车,还有工程车(内有车钳铆电焊)等设备。连队与周边地方单位关系相处的非常好,真正体现出了军民鱼水情。地方单位有海西州建筑工程队 ,面粉厂,还有管教劳改的公安团。公安团下设四个劳教中队,这几个中队分别负责,种菜,养殖,种田。我连所用的蔬菜肉类主要在这四个中队购买,得到他们很多的关照。    

勤杂班就我自己来的青海,除了平常负责勤杂工作外还开连里的生活用车。    

粟 连长在德令哈主管工作五个月左右,就回家探亲去了,连长走后工作就交给了排长吕全功。军事政治,群众工作,里里外外全由他自己操持。吕排长人很好,又有工作方法,连里的气氛和谐活跃,我们所有的战士在他的带领下日复一日的工作着,完成一项又一项的运输任务。在这期间汽车团组建了两个营,青海一个,新疆一个。粟连长提升为青海这个营的营长,政委由刘文担任。营部设在呼兰县。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要到七六年的元旦佳节了,就在七五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那天,我和排长开着连队的生活车去德令哈的街里买些节日的娱乐和生活用品,给连里改善生活和活跃文化气氛。回到军营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停好车后,我就感觉胃疼得厉害,坚持不住我就回宿舍躺下,还是不缓解,最后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打滚。这时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排长进屋喊我吃饭,看到我的样子就知道我病的不轻,当时二话没说,就放下饭碗,把我搀扶上车,立即拉我到公安团卫生队就诊。公安团的大夫说是胆囊炎(我听成是大脑炎了)。给点止疼药就让我们回连队了,公安团卫生队队长回来后,接诊大夫把我的病情向他做了介绍,队长感到问题严重,马上跑到连队驻地亲自给我做检查,还给我做了抽血化验 结果出来是白血球过高,病情严重。卫生队长建议吕全功排长马上送我去海西州医院就诊,不能耽搁。排长马上把我送到海西州医院,当时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了,接诊的是一位值夜班的女大夫,她经过认真检查,确定是胃穿孔,需要立即做急诊手术。她向州医院的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对解放军战士病人非常重视,立即组成抢救班子,把已下班的普外科专家蒋大夫召回院里,主刀手术。排长毫不忧异在家属同意栏上签了字。据过后排长和战友讲,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开开腹腔后,胃穿孔已使胃液和残留物进到腹腔内,形成了感染,清理消毒非常费时,可幸的是胃穿孔径不大,溃疡面不严重。医疗组研究不做胃切除手术,做胃修补就可以。手术到后程,由于失血和血压过低,不输血可能要出现危险。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排长,立即赶回连队,吹起了紧急集合哨。半夜11点半,睡梦中的战友被哨声惊醒,不到二分钟,全排同志在操场站好,排长向大家说明集合原因,全体同志纷纷要上车去医院献血救我。排长挑选身体好的十人,到医院化验室验血型,我是O型血,战友张宗奎、梁振山和我相配。在他俩手臂上每人抽200CC血,送到手术室给我输上,使我在生命危险中得到战友強有力挽回。

我要感谢吕排长一分钟都不耽搁的送我救治;我要感谢海西州医院的精湛医德医术;我要感谢战友们奋不顾身为我献血。住院期间,排里每天派战友来护理,排长不但给我买营养品,还给我做思想工作,还特意向陕西沣浴口连队的指导员请示,让我父亲和哥哥来部队看望我。董合副团长下部队检查工作,知道我的情况后,特意到医院来看我,嘱咐我安心养病,使我非常感动,切切实实感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我们战友亲如兄弟。

至今,我身上还流淌着战友殷红的鲜血,几十年过去了,我胃再也沒有犯病,身体非常健康,我总想找机会当面向各级首长,战友表示谢谢。今年终于和远在山东青岛的吕排长通了电话,我很激动,我热泪横流。我想向为我输血的战友说一声谢谢,可得知粱振山战友已故去十多年,让我悔恨不已。见到张宗奎战友,我高兴的不得了,终于把我想说的话告诉他。他却笑笑说:在那种情况下,谁还考虑身体吃消吃不消,救人要紧。还有战友沒能献上血,还挺遗憾呢。大家都围过来说"这就是战友"。可对我来讲,这是永恒的记忆。        
  


 

蔡桂青,生于1951年,1978年退役,原为铁道兵独立汽车团十连材料员。他是独立汽车团一九七三年入伍年龄最大的一位,是当年征兵年龄的上限。当得知汽车团战友要出书征稿时,立即打电话给联络员,想把自己在青藏高原驻勤得胃穿孔得到救治的情况撰写出来,把那颗感恩的心回报给老部队和老战友。

当联络员相约到他家取稿时,看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即时拍摄了这张照片。他家没有写字的桌子,没有写字台,更没有电脑。他是用孙女写作业剩下的铅笔头,用他孙女的练习本,趴在炕上一丝不苟地在专心写作的影像。文章是联络员帮他打印出来的。

这篇文章是他用心、用情,用对部队、对战友无限的爱,写出来的有血有肉的老兵心声。

但是他舍得用辛勤劳作的成果分享给战友们。在十连一九七三年兵纪念参军五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他将自己辛辛苦苦酿出来的蜂蜜送给参加聚会的战友们,每人两瓶(大概价值两千多元)。

现在蔡桂青战友生活很幸福,胃病再也没犯过,仍然在大山里养蜂,保质保量,老少无欺,远近闻名,并把养蜂手艺传给儿子,永葆军人本色,对部队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采访联络编辑:吕久胜 周宝理)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