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滦河之水入津来》
由《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主编,围绕“引滦入津”工程,新华社两位记者采写新闻特写,30多年后的今天,朱海燕从尘封与珍藏中,如获至宝的重新阅读,提纲挈领式,用凝练的笔触,从多角度,不同层面予以解读,质疑过后的惊艳与惊喜,特别是鲜为人知的故事情节,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震撼“表情包”,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娓娓动听。其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层次叠加中溢出。
朱海燕作为曾经的铁道兵,对“引滦入津”工程记忆深刻,对参战铁道兵战友,用辛勤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和生命,筑就建筑史上的丰碑,展现出逆袭成功的巨大潜能,实现从卓而不群到卓越不凡的蜕变,锻造建筑业“主角”光环,大加赞许!铁道兵兵团作战的经典范例,拉满逐梦的征程!主旨是发扬铁道兵精神,对更多读者产生心灵影响。特别是对老铁道兵战友们,重新洗涤灵魂是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再次丰盈!老英雄和伤残战友们,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立过汗马功劳,心中始终如一的装着家国情怀,铁道兵精神永流传,赞美和陪伴永远在路上,精神财富的承载细水长流……

[图片]
/这是在引滦入津工程中铁道兵部队寒夜破冰施工图片/
虽然往事成为故事,但是,记忆的刻度里有大爱,有大舍,一首铁道兵之歌,一篇篇新闻报道,就是迎着阳光拥抱灿烂夕阳红,给健在的老铁道兵送上温暖温馨的慰藉!都说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然而,“引滦入津”官兵的心路历程,兵心兵情和使命担当是例外,朱海燕以特殊形式馈赠!更深一步讲,激励后来者传承铁道兵精神,奉献新时代,畅享幸福美好新生活。
一支富有理想、抱负并担当大任的光荣部队,其顽强拼搏精神和能力特征与所担负的重大使命相匹配,苦干加巧干,创造奇迹般的神话!绚丽多彩的伟岸壮举,可用刚毅、勇敢、虎虎生威,超越自我、超越极限挑战来赞美,诠释家国情怀。以铁道兵第8师担负地下近十公里隧道攻坚,远超想象的巨大付出,让他们肩膀上扛着巨大压力,实现了难以估量的不可能,成为全线飘红的独特而亮丽风景!
花絮:特写中的陈正金、何正贵,文中有误。陈正金时任36团3营营长,1965年从四川入伍,不是连长,予以更正。他那时在部队服役第18个年头,当时部队连级干部多为1973、74、75年入伍的“小字辈”,我当年就在“引滦入津”工程现场,既是参建者又是见证者。按正常管理,营长坐镇指挥或者现场指导检查、督战。恰恰相反,他把床铺搬到隧道洞口,吃住在工地,每天看官兵们进进出出,只要听不到爆破声,出碴轨道斗车摩擦声就睡不着觉,看似天方夜谭,实际上比这还玄乎,他把随军的媳妇也带到工地,每天同战士们一样施工,成为铿锵玫瑰不输男的“娘子军”。她把几个孩子放到基地家里“散养”,她深谙千军万马不如一人疼,大家“笼”不如一人懂,毅然决然的追随丈夫,不离左右,不远离“一丈”,一路风雨兼程,既懂得安慰自己,又心甘情愿吃苦奉献,弱女子坚强而强大的内生力量,没有掌声也独自翱翔,自酿芬芳馥郁而历久弥香!官兵们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她只是淡淡一笑,溢出来的优雅从容,成为编外“外援”沉浸式体验的阅历凝聚,独树一帜。

[图片]
/图为 铁八师施工连队展开夺旗擂台赛/
说到此,还有一位隧道土专家,铁道兵8师38团唐良杰,凭一腔热血的孤勇,真本事,超凡脱俗的能力,自成征服地质灾害的砝码。他把隧道掌子面当作主战场战位,除正常排班带班,短暂休息过后,换上工作服就一头扎进紧张繁忙的工地,把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部投入大会战,铆在施工现场多久,不是做做样子敷衍,而是天天如此的“家常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千里马”,“引滦入津”工程全线模范标杆,战士们的“守护神”,隧道内像水帘洞,机声隆隆,每当到掌子面,他检查后,或者他在现场,战士们就像吃了定心丸,放心大胆施工,如果他不在,都感到心里不踏实。唐良杰,名副其实的一员虎将,荏苒的征程岁月,如蜿蜒于隧道深人的溪流,战友们安全“定盘星”,征战情怀里蕴藏着从军淬火成钢的诗篇。

[图片]
/这是 中央军委授予铁8师“引滦入津 为民造福”锦旗/
孔庆亮,曾任36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兵改工后任中铁十八局一处党委书记、处长,局工会主席。他经常为单位作动员报告:“大家担负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我要讲“好铁要经三回炉。”有一炉终生难忘,“引滦入津”工程,团部从团长、政委到参谋干事,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团的“保险柜”牺牲在527级台阶处,按常理说,总会计师完全可以不到施工现场,那时,全员总动员,责任到人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跟班作业到第现场,哪里最脏最累最危险“没事,有我在。”官兵平等,同吃苦、同流汗、同担风险。想想他们,唯有扎实工作,想实招,干实事,用业绩说话,才能告慰长眠景忠山下的老战友!”
铁军荣耀,源于拼搏奉献出来的辉煌战绩!

[图片]
/原《中国铁道建筑报》社长兼总编朱海燕在青藏线采访/
朱海燕对铁道兵情真意切,这支队伍的老战友们,已经在生命旅程“换乘点”,步入自由支配时间的状态,颐养天年的节奏感,深深的皱纹记录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这是时光赐予他们最为珍贵的礼赞!军旅情怀,朱海燕再添一把火,淬炼夕阳无限好!

[图片]

简介
谢忠国,男,1957年1月12日生,1976年12月应征入伍。
89338部队9连,团宣传股报道组报道员。89208部队天津蓟县基地,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师基地连队班长、文书。
89336部队15连文书,团军务股(兵改工前最后一批提指导员)
兵改工后在铁十八局一处劳资科、宣传部部长、董事会秘书长、兼顾跑经营多年。内退。退休后被北京、沈阳、青岛市黄岛区高新区、上海等多家企业聘为总经理、市场总监。
先后著有:“握住亲子之爱的金钥匙”金盾出版社发行)等17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科普类书籍。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