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洞庭湖上的美丽彩虹(4)

 

       大桥局副总工程师兼项目总工贾卫中这几天,也一直在这座老桥上溜达。从湖边打下第一根桩开始,他就想,无论工程多艰难,一定要把这座桥建好。因为他是大桥人,大桥局永远走在桥梁的前面。为了这座大桥,他做足了功课。这里施工环境复杂,常规施工方法可能行不通。为了论证得出施工方案,他想到了这座公路老桥。老一辈桥梁施工专家水平都很高,如何找到他们请教呢?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他要找的人现在就跟他住在一个楼里。
       于是这一天他请教了当初参与老桥的建设者现在老桥的管理者,一位老工程师。老前辈告诉他:难,太难了。桩子没封的时候,就塌完了。重新设计,重新补桩。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搞完基础。你们要建桥的地方,地质更复杂,就如同多米若骨牌一样,动一块石头,就跟着全塌了。
       贾卫中听完这席话,心里咯噔一下子。看来常规施工是行不通的,必须研究对策方案。
       这不大桥施工伊始,受地质、水文、拆迁等各方面影响,许斌立刻感到施工的艰难。从许斌站在公路桥的位置去看他心中那座桥的地方,看上去风平浪静,然而水面之下却是暗流汹涌,导致河床没有覆盖层,水面之下便是岩面,构筑大桥围堰是大桥施工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围堰是修建桥墩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大桥桩基施工在围堰内进行。围堰由壁舱、内支撑、底隔舱、底托板、纠偏系统五大部分组成,直径50多米,重达2000多吨,许斌组织施工人员在岸上整体拼装下水,通过拖轮拖带与顶推的方式将围堰整体浮运到大桥墩位,采用前后定位船和锚碇系统精确定位下放至墩位处。河床预先进行水下爆破作业,使大桥围堰能够平稳安装到位后,展开桩基作业。
       围堰施工难题攻克之后,大桥桩基施工又是一大难题。
       许斌说:“大桥桥址区地层位于大断裂带,岩体破碎,地质构造复杂,规律性较差,钻孔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埋钻、斜钻、漏浆、进尺慢等多重困难。大桥桩基钻孔就像是在碎石堆上钻孔,看上去孔钻得够深,可是钻头一拔出来,孔周围的碎石就垮塌下来,将刚钻好孔堵实。”
       这一天,贾卫中在办公司接到电话:钻头不对劲了,晃动。
贾卫中第一感觉就是:坏了,要塌。快停下,别干了。一个钻头直径是3米,重量达60吨以上,一旦塌了,麻烦可大了。要赶快想对策。
       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施工环境决定了桩基施工难度大、水中施工风险更大。
       中铁大桥人永远都是迎难而进的,这是中铁大桥建设者们代代相传的精神和品质,而这种精神和品质在大桥人身上折射得更加璀璨和耀眼!
       为了主墩基础施工,大桥的工程技术人员捆绑在水中围堰平台上整整一个多礼拜,他们边施工、边摸索、边总结,大胆实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天天琢磨怎么能够顺利地把桩打下去?施工风险该如何避免?工期能否按期完成?就连每天见缝插针,眯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也都是满脑子的方案、数据,面对困难,许斌们没有退缩,而是迅速组织力量对方案进行细致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技术团队通过对岩层破碎、裂隙发育情况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反复比选,最终确定了钻孔之前在桩基四周注浆,将碎石固化成整体,钻孔时采用优质泥浆保护孔壁,同时使用钻杆稳定器的施工工艺,在钻孔过程中根据不同岩层,制定相应的钻压、钻速等工艺参数。第一个桩子先试,越钻越不放心,他们就怕没有效果,这可是18般武器都用上了。有没有效果就看这第一个孔了,还好,经过45天的摸索,终于拿下了第一个桩子。接着第二个用了30天,第三个用了20天。后来越老越成熟,最后几根桩,都用时15天。
       工艺工法上的技术改进,有效地加快了大桥桩基施工进度。当看到3个主塔桥墩仅用一个枯水期就完成施工,桩基检测均为一类桩基,这时的许斌心里充满了自豪。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