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幸福生活之服装鲜亮

  咏服装鲜亮

  张玉林

  面貌一新衣著鲜,

  文明进步尽欢颜。

  延安窑洞指航向,

  大典开国做主篇。

  褴褛破衫成过去,

  光卓靓丽看今天。

  小康劳碌已实现,

  振作精神又百年。

  幸福系列。今天,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文化生活有了提高,精神面貌一新,衣、食、住、行、乐生活用品充足,城乡差别缩小。劳动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们要说的心里话是:祖国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值此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特作幸福生活系列文章,以示庆祝。

  服装美化。服装指穿在身上遮体御寒并起美化作用的物品。在现代社会衣服成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是象征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准、消费层次和社会地位身份的参考品。日常服装不断改进美化,除此之外,还拥有特色服装。

  汉族服装。汉服,又称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文化为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民族服装。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广场舞服。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包括佳木斯舞步、坝坝舞、水兵舞等。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几十年来,广场舞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扎根于社会群众的生活中了。广场舞服装舒适,时尚。

  秧歌服装。大秧歌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娱乐活动,来源于生产劳动之中。东北大秧歌有旱船、扑蝴蝶、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在服装和道具方面,女舞蹈表演者的服饰颜色亮丽浓艳,给人以醒目的美感。男舞蹈表演者的服饰颜色统一,增强了人物的视觉感。

  皮毛服装。主要有貂皮、狐皮、水獭皮和浣熊皮等。貂皮属小毛细皮,有米色、白色和黑色等多种颜色,皮毛细致柔软,底绒丰厚,质轻而御寒力强,尤以紫貂最为珍贵。高档皮毛的主要特点是皮板丰实、柔软、有弹性,底绒丰厚、细密、毛锋较长,光泽好、质轻,御寒能力强。

编辑:岁月凝思